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91115825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9.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培训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状公园规划设计,带状公园的特征: 1空间形态呈线性带状 2具有较高的连续性 3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4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带状公园的类型: 生态保护型 休闲游憩型 历史文化型 带状公园的功能: 生态功能 社会功能 经济功能,带状公园,Linear Park,带状公园,Linear Park,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轴线带状公园: 城市轴线带状公园,对于轴线带状公园而言,无论是自然式还是规则式的布局,都必须留出完整的视线通廊,视廊形式可以是轴线大道或者是开阔的自然空间,因此,其空间序列是围绕视廊空间或位于其两侧而徐徐展开。 滨水带状公园: 滨水带状公园应该

2、以通透性的要素组合把河景、江景引入城市,同时应该以绿化空间为主,特别是临水区域。 路侧带状公园: 路侧带状公园路侧绿地是构成城市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遮阴、防尘、降噪功能之外,还能使廊道与廊道、廊道与斑块、斑块与斑块之间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在生态学上,它为动植物的迁移和传播提供有效的通道。,保护带状公园: 城垣等保护带状公园为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城墙或墙基,沿城墙一侧或两侧划出一定宽度的范围,建设带状公园,设置园路和休憩设施,结合历史文化因素点缀一些景观小品,达到保护古迹、为人们提供一个抚今追昔且环境优美的场所。 环城带状公园: 环城带状公园的思想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很早就颁布了第一部关于

3、沿城墙周围必须植树的法律,虽然目的并不是为了控制城市蔓延,但它对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古代的这种植树和建设护城河的思想,给我国的许多城市留下了优越的公共开敞空间。,4,带状公园,Linear Park,皇城根遗址公园连通 长安街与平安大街,全长28公里,宽29米,整个75公顷的区域内独具匠心地依次构建成“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四季景观。从公园南口延伸向北,完整地展示了北京皇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一)概念 滨水绿地就是在城市中临河流、湖沼、海岸等水体的地方建设而成的具有较强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形式,具有生态效应

4、和美化功能。 滨水绿地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多呈带状分布,形成城市的滨水绿带。,(二)分布位置 滨水绿地一般均位于城市中河流、湖沼、海岸等水体的周围。 (三)特点 滨水绿地毗邻自然环境,其一侧临水,空间开阔,环境优美,是城市居民休息游憩的地方,吸引着大量的游人,特别是夏日和傍晚,其作用不亚于风景区和公园绿地。,某城市滨水绿地,滨水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美化市容,形成景色。 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防浪、固堤、护坡,避免水土流失。,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1、保持基址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2、遵从基址的生态环境特征,减少人为地干扰 与破坏 3、生态、景观、防洪等多功能兼顾 4、以绿

5、为主,生态优先 5、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滨水景观绿地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一)滨水绿地的景观风格的定位 在进行滨水绿地设计时首先应正确定位景观的风格。滨水绿地景观的风格的选择,关键在于与城市或区域的整体风格的协调。 主要包括古典景观风格和现代景观风格,1、古典景观风格的滨水绿地,这类绿地往往以仿古、复古的形式,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征,通过对历史古迹的恢复和城市代表性文化的再现来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该种风格通常适用于一些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保护区域。,古典景观风格的滨水绿地,扬州市古运河滨河风光带,夜景,2、现代景观风格的滨水绿地,这类绿地常用于一些新兴的城市或区

6、域。 例如:上海黄浦江陆家嘴一带的滨水绿地和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边的滨湖绿地。 通过现代风格的景观建筑、小品体现城市的特征和发展轨迹。,现代景观风格的滨水绿地,(二)滨水空间的处理与竖向设计,滨水空间的处理 作为“水路边际”的滨水绿地,多为开放性空间,其空间的设计往往兼顾外部街道空间景观和水面景观,人的站点及观赏位置处理有多种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外围空间(街道)观赏 2、绿地内部空间(道路、广场)观赏、游览、停憩 3、临水观赏 4、水面观赏、游乐 5、水域对岸观赏,为了取得多层次的立体景观效果,一般在纵向上,沿水岸设置带状空间,串联各景观节点(一般每隔300500m设置一处景观

7、节点),构成纵向景观序列。,串联各景观节点构成的纵向景观序列,滨水绿地的竖向设计,滨水绿地的竖向设计应考虑带状景观序列的高低起伏变化,利用地形堆叠和植被配置的变化,在景观上构成优美多变的林冠线和天际线,形成纵向的节奏与韵律。 在横向上,需要在不同的高程安排临水、亲水空间,滨水空间的断面处理要综合考虑水位、水流、潮汛、交通、景观和生态等多方面要求,所以要采取一种多层复式的断面结构。,临水空间可以采用 以下几种断面形式进行处理:,1、自然缓坡型 2、台地型 3、挑出型 4、引入型,1、自然缓坡型,适用于较宽阔的滨水空间,水路之间通过自然缓坡地形,弱化水陆的高差感,形成自然的空间过渡。 临水可设置游

8、览步道,结合植物的栽植构成自然弯曲的水岸。,2、台地型,适用于水陆高差较大,绿地空间又不是很开阔的区域。 将总的高差通过多层台地化解,每层台地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平台、铺地或者栽植空间,台地之间通过台阶沟通上下层交通,结合种植设计遮挡硬质挡土墙砌体,形成内向型临水空间。,台地型的临水空间,3、挑出型,对于开阔的水面,可采用该种处理形式。 通过设计临水或水上平台、栈道满足人们亲水、远眺观赏的要求。 临水平台、栈道地表标高一般参照水体的常水位设计,通常根据水体的状况,高出常水位0.51.0m,若风浪较大,可适当抬高,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贴近水面为宜。,4、引入型,该种类型是指将水体引入绿地内部,结合地

9、势高差关系组织动态水景,构成景观节点。 其原理是利用水体的流动个性,以水泵为动力,将下层河、湖中的水泵到上层绿地,通过瀑布、溪流、跌水等水景形式再流回下层水体,形成水的自我循环。 但由于造价和维护等原因,只适用于局部景观节点,不宜大面积使用。,(三)滨水景观建筑、小品的设计,常用的景观建筑类型包括亭、廊、花架、水榭、茶室、码头、牌坊、塔等。 常用的景观小品包括雕塑、假山、置石、坐凳、栏杆、指示牌等。 滨水绿地中建筑、小品的类型与风格选择主要根据绿地的景观风格的定位来决定。 建筑小品的设置应该体量小巧、布局分散,将建筑小品融于绿地大环境之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有生命力的作品来。,(四)

10、滨水绿地植物生态群落的设计,1、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 植物品种的选择要根据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要求,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利用不同地段自然条件的差异,配置各具特色的人工群落。 常用的临水、耐水植物包括垂柳、水杉、池杉、云南黄馨、连翘、芦苇、菖蒲、香蒲、荷花、菱角、泽泻、水葱、茭白、睡莲、千屈菜、萍蓬草等。,2、城市滨水绿地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化设计,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的结构 植被的搭配:地被、花草、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特征。 在滨水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林地,在河口和河流分合处创建湿地,转变

11、养护方式培育自然草地,以及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等。,(五)驳岸的设计,目前多推广使用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目前的生态驳岸有以下几种形式:,1、自然原型驳岸,主要采用植物保护堤岸,以保持自然堤岸的特性,如临水种植垂柳、水杉、白杨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2、自然型驳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

12、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3、人工自然型驳岸,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在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圆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并向其中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 邻水侧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六)道路系统的处理,1、提供人车分流、和谐共处的道路系统,串联各出入口、活动广场、景观节点等内部开放空间和绿地周边街道空间 2、提供舒适、方便、吸引人的游览路径,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3、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设施和多样的亲水步道,增进人际交往与地域感 4、配置美观的道路装饰小品和灯光照明,滨水景观绿地中的步行道,滨水景观绿地 中的步行道,秦皇岛汤河公园(带状公园),案例介绍,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滨海旅游城市,汤河位于秦皇岛市区西部,因其上游有汤泉而得名。 本项目位于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北起北环路海阳桥、南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该段长约1公里左右,设计范围总面积约20公顷。 2008年秦皇岛市汤河公园“红飘带”入选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康德纳特斯旅行家4月号评出的“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成为和英国温布利大球场等著名生态建筑齐名的国际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节能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