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509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摘要】在当今信息多元化、学生思想多样化、择业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发展、稳定和人才培养都紧密围绕学生工作展开,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就高校学生工作应该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展开论述,寻找解决办法。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我们相信,通过全体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落实高校中的“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关键词】学生工作 高校 体现 以人为本高校的发展、稳定和人才培养都紧密围绕学生工作展开,在当今学生思想多样化、择业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注重

2、知识的传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代高校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为高校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1.“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必须准确把握好“人”这个概念。在社会学上,以人为本是与以官为本、以群为本相对的。首先,以人为本提出要把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执政和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在群体中的特殊性,强调以人为本是以每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为本,是先通过实现每个人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体的发展。 2.“以人为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存

3、在的缺陷“以人为本”在高校中就是以学生为本,目前高校在落实以学生为本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而所有的问题最终的直接受害者就是学生。2.1学生工作中管理理念陈旧以学生为本未得到充分落实。目前高校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教师、学生工作中的管理者仍然以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学生时代经历总结得出的想法来安排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此类问题在新成立的高校中表现尤为突出,新成立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大多经验匮乏且多是刚从高校毕业走出的硕士研究生。管理者和学生之间仍然是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授课教师也存在凭借自己经验授课的思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只能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不利于

4、学生个体的发展。 2.2学生工作中管理体制僵化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管理体制僵化,不适应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管理者和学生之间距离被拉长;同时,学生工作机构较臃肿,造成办事效率低下,透明度不够高,学生需求及意见建议不能及时上传下达。学生无法快速的亲身参与到学校的学生工作中。 2.3学生工作中学生评价体制单一目前,各大高校基本都建立有一套类似的学生评价体制。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虽然很多高校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已经采取综合测评的评价体系,但还仅流于表面化,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在综合测评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重,而高

5、校的很多评优评奖都取决于综合测评的排名,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培养,还应加强德育教育。 2.4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未得到充分重视目前,为顺应很多省份建立大学城的号召,很多高校由于地处偏僻等原因,校内教职工和学生生活区、体育设施等未完善,不便于学习和生活,由此也造成很多的高校教职工仅是上班时间在学校,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难以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精神文化交流的氛围。 3. 高校学生工作如何全面深入地落实“以人为本” 3.1 强化高校学生工作服务意识 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必需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设施和包括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服务。高校

6、教师和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导。 3.2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体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机体制,加大学生工作的透明度,使学生的诉求能及时传达到管理者处,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实行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体制。例如在本科阶段推行“导师制”是高校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体制的有效形式。 3.3 塑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要形成

7、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首先,必须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园广播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基础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投入到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中。3.4 建立和完善以学生需求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思想受外界影响不断加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从学生需求出发的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例如:不应像中学管理要求那样强制要求全体学生上晚自习,这是从学生需求出发的科学管理制度的体现。此外,高校学生工作重点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管理,保障以学

8、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得以贯彻落实。首先应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省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学生工作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教学学院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可以聘请班主任、辅导员、班(团)干部、寝室长作为“心理健康”联络员,随时关注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引导和纠正。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我们相信,通过全体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落实高校中的“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参考文献:1戴润丁.论人本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湖湘论坛.2002(3)2李 明.浅谈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2011(4)3许春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