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402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水管理制度全套(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朔州平鲁区XXX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管理制度- 50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01第二章 防治水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02第三章 防治水工作制度03第四章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9第五章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12第六章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3第七章 防治水监控防范制度15第八章 防治水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16第九章 探放水管理制度29第十章 交接班管理制度32第十一章 探掘分离管理制度33第十二章 探放水优先作业制度34第十三章 探放水安全确认签字移交制度37第十四章 探放水安全例会制度38第十五章 探放水设备管理制度41第十六章 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44第十七章 防治水审批制度45第十八章 矿井

2、防治水工作绩效考核制度46第一章 总 则为了规范我矿防治水管理工作中的行为,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山西XX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防治水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特制定XX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管理制度。第二章 防治水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1、防治水管理组织机构为了搞好矿井防治水安全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经公司矿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防治水管理机构,具体如下:(1)防治水领导组组 长: 常务副组长

3、: 副 组 长:、成 员: (2)探放水工作组分管矿领导:分管职能科室:生产技术科组织机构:组 长: 副组长: 技术员: 成 员: (3)探放水队机构队 长:1名副队长:3名技术员:3名电 工:3名维修工:3名钻机操作工:15(按三班人员配备)2、相关部门职责(1)调度室:负责井上、下防治水和水害隐患的全面协调等综合管理工作。(2)生产技术科:负责井上、下防治水和井下探放水工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提供采区、各采掘工作面地测资料;井上、下防治水和水害隐患的排查等工作。(3)安全监察科:负责防治水和井下探放水施工监督及发生水害时人员的安全撤离等工作,负责对职工防治水和井下探放水知识的培训。经朔州市安

4、监局培训中心,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或培训;经平鲁区安监局培训中心,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或培训;经公司内部培训中心,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或培训。培训内容: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煤矿防治水安全规定、煤矿探放水规程、钻机操作规程。(4)通风科:负责对井下采空区、探放水区域的瓦斯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等工作。第三章 防治水工作制度1、防治水领导组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工作管理。2、对矿井地质构造观测、煤(岩)层观测、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采的资料收集、编录工作必须按矿井地质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行。3、完善水害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水害预测预报、水害隐患

5、排查治理等防治水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4、每年初根据采掘计划修定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5、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6、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7、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周边矿井、积水井巷、采空区以及本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积水情况、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等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并定期对矿井充水性图、排水系统图等图纸修改。8、建立井下水文观测站、做好观测台帐,定期进行矿井动态观测,对采掘区域及积水异常情况及时作出水害预报。涌水量的观测,

6、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9、加强地面塌陷治理,对由于开采引起的地表开裂及进封填,以防雨水顺裂隙灌入井下。10、抓好雨季“三防”工作,每年在雨季前必须对井上下排水系统进行彻底排查,对存在的水害隐患,通知各单位相关单位落实责任,限定汛期前完成整改,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应当实施24小时的不间断排查,并及时观测矿井水量变化情况。11、当矿井井口附近或者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时,应当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派专人负责本井田范围内可能波及的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体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12、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时,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

7、,经确认隐患完全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13、受地质构造、水害威胁的区域,应当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煤(岩)柱的留设尺寸和设计经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严禁随意变动煤(岩)柱留设尺寸。14、根据每年的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周、季、年预报。15、采掘过程中,对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16、井下采掘工作面应当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式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由生产技术科水文地质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放水设计,特别在遇到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强等情况下,应当提出水文地质报告和探放水设计,经总工程师组织生产、通风、安全和防治

8、水等相关科室研究分析后,方可进行采掘活动。17、在每年雨季前,应当全面检修一次排水设备,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8、每年雨季前对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及时清理。19、井下排水设施,主要排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管和配电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检修三套水泵。其中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并且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2)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两套水管,其中

9、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3)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的水泵。20、井下主排水设备的管理:(1)排水设备必须定期检修,由机电科定期检查按规定对水泵进行大、中、小修,保证台台水泵完好,台台水泵能正常运转。保证井下发生水害时,备用水泵、检修水泵都能投入运转。(2)定期进行防治水检查,对各井下各排水点排水系统、电气部分、仪表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应。(3)运行中要注意日常维护,要做到“勤、查、精、听、看”。勤:勤看

10、、勤听、勤摸、勤修、勤联系;查:查各部螺栓、查油量油质、查各轴承温度、查安全设备和电气设备、查闸阀和逆止阀好坏;精:精通业务,精力集中;听:听取上班的交接情况、听取别人的反映、听机器运转的声音;看:看水位的高低、看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和有否故障、看油圈甩油状况和润滑是否良好。(4)做好泵体、电机、环形管路、阀门等防腐工作。(5)做好压力表、真空表、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的整定、定期校验工作。(6)要严格执行要害场所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包机制度、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和领导干部上岗查岗制度等。21、每月进行一次防治水质量标准化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限期整改。第四章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每月初由

11、生产技术科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本月回采、掘进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判定出存在水患威胁的地段及水患的威胁程度,并做出分析预报。2、针对排查出的水患问题,下发水情水害预报通知单,要求相关单位作好整改措施;水情水害预报通知单必须由科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下发给调度室、机电科、通风科、安全察监科、施工单位等各相关单位。3、生产技术科指定具体的排查负责人及整改负责人,负责对隐患地点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排查负责人必须认真负责,检查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好、排水能力能否满足最大涌水量要求,是否备有应急设备;对出水点要查清水源、出水位置、水量及水位等。4、每年雨季来临前,生产技术

12、科要做好雨季“三防”工作,对工业广场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沟渠的泄水能力及堵塞情况,洼地及积水坑塘进行调查。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组织人员检查地面防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5月底以前必须准备必要的防洪抢险物资和工具,专库放存,其种类、型号、数量就登记造册。5、井下生产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当采掘工程接近积水区时,在掘进之前,必须编制专项探放水设计,按设计打超前探放水钻孔;打钻时生产技术科水文地质人员必须现场跟班,指导打钻,对出水量进行观测,并对设计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每次打钻前,要检查排水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转,在保证能正

13、常排水的情况下,方可打钻并控制放水量。6、防治水人员应经常下井检查各排水点水泵的数量、排水量、效率、更换情况;检查水仓的淤积情况。7、加强水害预防的措施:(1)加强井下排水系统的管理,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备运行可靠。(2)加强对采空区管理。在接近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探放水设计并组织实施。情况不明时,严禁采掘作业。(3)采掘工作面过钻孔时,必须进行探放,在采掘工作面揭露出钻孔后必须及时进行封堵。(4)每年汛期前的地面“三防”检查,对矿井口周围地表的稳固情况、井口附近防洪沟渠的设置及其是否畅通等均要作系统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地表水形成的矿井灾害。(5)加强职工水害防治的培训教

14、育,使每一个职工都知道作业地点的避灾路线,以及本区域或矿井受水害威胁时应尽的职责。(6)对受采动影响造成的地表裂缝、低洼等要及时封堵和治理。(7)对探放水队全体成员进行探放水技术培训,特别是针对断层、老空、小窑、陷落柱等特殊的探放水的技术方法,加强防治的培训。(8)探放水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在预计可能出现矿井水害的区域,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查明情况,若受水害威胁应及时制订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9)防治水领导组要定期牵头组织有关科室、单位参加矿井防洪设施的检查,检查资料报矿有关领导和部门,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限期整改。第五章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1、生产技术科必须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程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时事故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水文地质预报,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保安责任。2、生产技术科应根据年、季、月采掘生产计划,分析预测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下发年度、季度和月度水文地质预报,年报应于2月10日前签发;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提出预报。在采掘施工过程中,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必须及时发出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