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3226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知礼守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知礼守规。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知礼守规,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1正衣冠 重礼仪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3、懂得衣着得体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2、: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学生准备:1、自己搜集有关衣着的诗词、文章资料。 2、水彩笔、小镜子、梳子。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题:观察图片,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生:喜欢衣着整齐的孩子。板书课题:正衣冠 重礼仪二、 诵读感悟。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师范读,生读。2、质疑释义。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三、 绘本启智:1、读故事刘琎束带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生:因为他心中对哥哥敬重,所以很重视礼节。2、出示容止格言: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并进行讨论:面必净

3、:不仅是说脸要洗干净,主要是讲究卫生的习惯。发必理:指头发必须梳理整齐,长了要理,乱了要理。衣必整:指一个人的着装要整齐,着装要得体。钮必结:指一个人穿衣时要系扣子。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指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健康向上的体态形象是美的。气象:勿傲,勿暴,勿怠。指人的气色表象。我们常看到人生气时,气色难看,表象也难看,如果人经常生气,气色表象不好看,人也容易变得丑陋,轻者伤身体,重者危及生命。颜色:宜和,宜静,宜庄。颜色:面容、脸色;宜:适宜、应该;和,和气、和善;静,安静,平静、文静;庄,庄重、端庄。四、 知行合一:师生总结:面洁净,发梳齐。衣穿好,领整平。鞋穿对,带系紧。帽戴好,仪

4、端正。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五、 拓展演练:比一比,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理好衣裤。六、 星星点灯:同学们,从今天学习开始,谁能做到:1、早晚要洗脸。2、扣好衣服扣子。3、系紧鞋带。如果能做到,请把相应的灯涂亮。七、 板书设计: 正衣冠 重仪表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衣着干净整洁,直接影响着自身想象,同时也反映了对他人的尊重。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仪表形象。2步从容 立端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家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3、懂得坐、

5、立、行姿势对我们生活、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礼仪。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答题板。学生准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有关仪态的诗词、文章的资料。 2、水彩笔。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题:教师出示两组照片,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张?为什么?师生小结:标准的坐、立、行姿势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步从容 立端正 (揭示课题)二、 读典明理: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弟子规师范读,生读。2、质疑释义。步:走路。从容:心情舒缓、不慌不忙的样子。立:站立。端正:抬头挺胸。揖:拱手礼,双手抱拳,弯腰行礼。深圆:指弯腰鞠躬的姿势到位。拜:

6、低头行拱手礼,或跪下磕头行跪拜礼。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站立时身体要端正,行礼的时候要真诚恭敬。三、 绘本启智:1、读戴晞被免,同学们受到什么启发?生:一个人再有才华但不注重礼仪,也会一事无成。说明重视仪表的重要性。2、周朝的礼拜形式:课件出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素拜。前三拜也属“吉事之拜”。3、寻找生活中不正确的姿势对身体的危害?近视眼,驼背等。四、 知行合一:1、出示儿歌:坐如钟,头要正。腰板挺,脚放平。行如风,步履轻。头不摇,身不晃。站如松,挺胸膛。昂起头,看前方。坐立行,有精神。讲文明,利健康。2同桌做一做,互相学习纠错。五、 行为演练:1、鞠躬:是向他

7、人表示尊敬的一种无声语言,动作虽然简单,但要求我们在行鞠躬礼时要做到手到、身到、神到、情到。2、鞠躬礼常用的三种度数:十五度鞠躬也叫起身或点头致意,一般用在正式场合长辈对晚辈的礼貌回应。如老师度学生,家长对晚辈。四十五度鞠躬叫半鞠躬或平礼,是地位或辈分相等的人之间的友好问候方式。九十度鞠躬叫大鞠躬或深礼,是代表晚辈对长辈或地位下阶对地位上阶的恭敬或敬仰。六、 星星点灯:七、 板书设计: 步从容 立端正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弟子规八、 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坐姿端正,站立挺直,上下楼梯右行礼让。3 容有度 言有章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

8、流利地朗读原文,朗读时注意节奏韵律,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幼学琼林这部启蒙读物的丰富内涵。3、培养学生养成文明就餐、乘车、观影、待人等方面的礼仪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幼学琼林、孔子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说一说你对幼学琼林的了解。今天,我们学习容有度 言有章。二、 读典明理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2、学生读。3、教师讲解句意:人的仪容举止固然要适宜合度,说话更应有条理、合文法。三、 绘本启智。1、我们讲一个孔子求教的故事。2、讨论一下,孔子在向老师求教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恭恭敬敬向老子行弟子礼;进入大厅再拜后才

9、坐下;离座回答老子问题;孔子说话很谦虚)3、我们也要学习,从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对别人的尊重,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四、 实践延伸、知行合一。分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文明就餐;有序乘车;学生汇报。文明小常识。小学生文明就餐礼仪:1、饭前要洗干净手。2、排队有序不讲话。3、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发出声音。4、桌子上不掉饭粒。5、饭后凳子放归原处。五、 拓展阅读。陈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小儿语释义:待人接物要沉着冷静,说话要平和从容。言行不庄重会被人嘲笑。六、 星星点灯七、 板书设计: 3容有度 言有章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幼学琼林八、 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无论一个

10、人有没有多大的成就,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仪容和言谈举止。因为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能流露出你的修养和品德。4 不学礼 无以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让学生懂得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公共礼仪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看一段裴秀学礼的故事视频,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揭示课题不学礼 无以立。二、读典明理 1、出示句子: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 2、教师读,学生读。 3、理解句意:人不能不学礼。礼的作用就是让自己谦卑,同时还要尊重别人。

11、4、背诵句子。三、实践延伸 碰鼻礼新西兰毛利人至今保存着古老而独特的见面问候方式。这种礼节要求主人与客人见面时必须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或更多次。相碰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说明礼遇越高;反之,礼遇越低。四、知行合一 懂得:互相谦让知礼仪 。热情鼓掌懂礼仪。 右行礼让守礼仪。 待人接物讲礼仪。五、拓展阅读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弟子规 意思:说话时要口齿清晰,吐字时要舒缓顺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更不要说得模糊不清。六、行为训练 行路上,整衣装;守规则,要礼让。 乘公交,守秩序;依次上,不拥挤。 做观众,讲文明;口无声,手无扔。 图书馆,要肃静;声要低,走要轻。 观展品,要谨慎;勿触摸,勿挡

12、人。 去旅游,利人行;礼外宾,展新风。七、星星点灯八、板书设计:4 不学礼 无以立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九、 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明确了:在生活中,只有懂礼仪,行礼仪,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让自己走向幸福的人生。二尊敬师长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尊敬师长。5、让学生懂得尊师敬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教学方法: 朗读法、

13、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5长者问 须辞让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礼记 曲礼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3、让学生懂得做子女的,如果仅是能养父母,却不尊敬他们,更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就不算是真正孝敬的道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有关曾子和敬老礼仪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出示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孩子不是很礼貌地回答爷爷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长者问 须辞让二、 读典明理1、读句子: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2、对照拼音,看谁读得好?(鼓励学生自信的朗读,体会句子的韵律美。)3、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跟长辈商议问题,长辈有所问,如果不推辞谦让就回答,是不合礼仪的。三、 绘本启智师:绘声绘色地朗读曾子避席问:曾子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师总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师:你还知道关于曾子的哪些故事?生交流,师总结。四、 实践延伸自己阅读爱的唠叨,谈谈自己的体会。如从奶奶“唠叨”中体会到了什么?生:奶奶的唠叨充满了对自己的关爱。五、 知行合一从课本中提供的资料袋中任选一个,谈谈自己是如何做的?或者说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