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2970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项目历史模块五作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业作业作者信息姓 名联系电话所教学科历史所教学段高中电子邮件单位名称本课程的结业作业要求您选择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项目学习要素探究内容的单元,为这个单元设计评价计划。最终完成的作品要提交到平台上供学友们互评。单元主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元概述: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原单元概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必修一第一单元,包括四课时,第1课时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时秦朝的政治制度,第3课时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时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其主线是从夏至明清政治制度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对本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学习,可以

2、更好的学习理解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史和必修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可以更好的对比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差异,汲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本单元学习过程中5-7人组成一个小组,利用两周的时间完成。在本单元中,我把它分为三个专题,第一个专题为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掌握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并分组讨论早期制度对现实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专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通过采取设计表格和课堂讨论把握其演变历程和趋势,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第三个专题为研究性学习探究秦朝前后政治制度的差异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该专题形成PPT

3、和小论文,学生分组展示,培养学生媒体素养与交流和合作能力。描述您当前在这个单元中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的:(注:请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使用时间等进行概述,而不需要直接陈列所有的评价内容)1、思维导图:古代政治制度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2、历史小论文论述血缘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研究性学习秦朝前后政治制度的差异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21世纪技能这个单元将重点培养哪种或哪些21世纪技能: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交流和合作、创造和创新。三、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模块4第1节后完成)请明确单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来自于现行课标)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与课程标准相联系,并体现21世纪

4、技能。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封制、宗法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秦、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政治制度的沿革及其发展趋势?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评价;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自评和互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构建出思维导图,通过检查表

5、和量规自评和互评;合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写出主题报告;小组合作编演情景剧,通过展示量规进行评价;学习结束后写出反思日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历史对当今社会的启迪与警示作用;体验小组合作交流和各种自评、互评、日记、博客等活动所带来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理解历史真相的还原是科学求真思维的结果,历史的艺术是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四、评价时间线(模块4第2节后完成)为您的单元创建一个评价时间线,记住要在整个项目中满足以下所有五个评价目标:评估学生需求、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监控学习进展、检查理解与鼓励元认知、展示理解程度。评价时间线项目开始前

6、项目进行中项目结束后问卷、讨论检查表 日记 讨论会作品 成果展示思维导图档案 评价量规量规五、评价方法与目标(模块4第2节后完成)为了完成您的评价计划,您需要开发一个评价策略表。表格中涉及的评价应与评价时间线一一对应。每一项都能针对单元主题,清晰地描述评价目标、何时、何人、如何评、如何使用采集到的评价数据改善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过程和目标日记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做研究记录和回答思考问题。教师在讨论会上浏览学生日记并提供反馈、澄清误解或提供必要的额外辅导。教师也需要在学习单元结束时阅读学生的日记,了解学生的内容认知、分析以及综合技能。小组讨论会教师通过与小组或个别学生的讨论确保学生学到了他们应该学习

7、的东西,解答学生的提问以及评估个别学生的学习进度。会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和澄清信息。个案记录在进行专题三研究性活动的时教师在对个体学生和小组进行观察和交流时做出相关记录,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记录来给出最终评价。这些记录也可用于监控进度、提供反馈和调整教学。提问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提问策略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检查学生理解程度和启发学生进行高级思维的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或个人学习时进行提问,也可以在讨论中进行提问。讨论情况自查表学生使用讨论情况自查表可以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目标并积极参与讨论。研究性学习展示量规我的学生使用量规来确保他们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并帮助他们创作高品质的作品。学生还用量规

8、为同伴的作品展示提供反馈。我使用量规来评价资料收集、研究、展示、交流和合作技能。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在小组里,利用这个量规,帮助学生写作高质量的历史小论文论血缘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可反馈问题,便于学生今后的写作。六、评价工具(模块4第3节后完成)您已经完成了评价计划,现在您需要根据这个评价计划,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评价工具的名称应与评价时间线和评价策略表的名称相对应。请在下面逐一列出这些评价工具的名称和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过多,可采用附件的形式添加到本文档的后面。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的评价工具请用链接的方式提供,并将工具内容同时附在这里。1、讨论情况自查表自评指标完全达到尚可完全达不到我总是很积极

9、地参加讨论。我的发言通过使用详细的实例或对比,反映出了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我在讨论时将所学内容与课堂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在讨论时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其背后的教学问题与教学理念相联系。我愿意在讨论中真诚地分享我的困惑和疑虑。在和其他学友讨论时,我愿意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也通过提问、阐述、释义等方式使我们的讨论更聚焦,更有现实意义。我的发言很容易理解。我礼貌而又有耐心,和学友一起创建积极的、有成效的讨论环境。2、小论文评价量规评价项目4321主题主题明确,围绕本专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有理可依,有洞察力,多有独立的原创观点。有潜质,但与本专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关系稍微有些不清晰,或是缺乏深度和

10、原创性。与本专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系不够紧密;极少数地方有新意;文章不严谨。主题脱离本专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缺乏原创性。结构明显易懂,贴近主题。上下文过渡流畅,段落有主题句引导。大体上清晰,贴切。但偶尔有松散的情况,或者有些过渡不够流畅,一些段落没有突出的主题句。总体上不清晰,松散。缺乏必要的过渡句,许多段落缺乏主题句。不清晰,没有过渡句,很少有主题句。论据每个论点都至少有一个论据做支持。论据选择恰当。引用的材料很好地与句子整合于一起。论据能支持大多数论点。但一些论据还不足以说明论点,或是不恰当。引用的材料较好地与句子整合于一起。论据能支持一部分论点。但大多数论点缺乏论据或是论据用得不恰当。

11、引用的材料没能与句子整合于一起。论据很少,或是说服力不强。引用的材料没能与句子整合于一起。论证作者清楚地把论据与主题句联系起来。清新、生动。尽管连接或许还不是很清晰,但大多数情况下,论据能与主题句联系起来。不经分析地使用引证或分析单调。没有把论据与论点结合起来。或许没有明确的论点,或许找不到论据。逻辑与论点文章有逻辑,论点明确、合理。作者能预想到并成功地化解对立的论点。文章论点清晰,总体上有逻辑性。尽管或许没有点明,但一些论据已驳倒对立的论点。逻辑性不强,或文章论点总体上不清楚。或许没有阐明对立论点,也没有联系实际。内容不流畅,通常是由于没有可支持的论点。观点太单一,根本没有尝试去抓住可能的其

12、他视角。语法无语法错误。有1个语法错误。有2-3个语法错误。有4个以上的语法错误。3、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4321 学习态度能刻苦钻研,积极主动交流、思考回答问题,努力争取最出色的完成任务。能认真听讲,参与交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能认真听讲,在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不能认真听讲,完成任务不好。 合作情况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成员显示出了极好的倾听能力和组织能力,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共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至少一半的学生参与小组活动,为小组活动献计献策。小组成员显示出了一定的交互能力;他们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观点,显示出了一定的讨论和选择能力。少有参与活动,较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13、。参与了讨论、工作,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评价,对评价过程只是旁观。很少参与活动,很少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创新情况有创新意识,成果有前瞻性、独特性、价值性。有一定创新意识,成果有独特性。学习中能体现培养创新意识。学习中没能体现培养创新意识,没有成果。 自主探究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提出许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能在遇到问题时独立寻找解决办法,不放弃。能够提出与主题相关问题,希望找到答案。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进行探究或与同伴讨论寻求解决途径。能提出问题,但有时偏离主题或不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究,但缺乏毅力,喜欢依赖同伴。不能提出问题,偏离主题或不思考。不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

14、一些探究。七、总结请您用不少于200字来描述一下,您是如何使评价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在您的评价设计中,您认为哪些方面是最值得和同行分享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做研究记录和回答思考问题。教师在讨论会上浏览学生日记并提供反馈、澄清误解或提供必要的额外辅导。教师也需要在学习单元结束时阅读学生的日记,了解学生的内容认知、分析以及综合技能。鼓励他们元认知;在讨论时,我会提出开放性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使用讨论检查表、小论文评价量规,评价他们21世纪技能的运用和发展;通过研究性学习的作品作品展示量规,促进了学生思考,以及他们自主选择内容,个性化表达的能力。需要注重的是让同学们认识高中学习,并逐步形成高中注重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高度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