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2802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电建路桥集团江门市南山路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过水箱涵施工方案江门市南山路(江海路五邑路)工程过水箱涵施工方案中电建路桥集团江门市南山路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2015年11月21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2三、地质概况2(一)、地形地貌特征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3(二)、水文条件4(三)、气候条件4四、施工准备4(一)、临时便道布置4(二)、用水布置5(三)、用电布置5五、施工工艺5(一)、施工导流5(二)、测量放样6(三)、护坡施工、基坑开挖6(四)、地基承载力检测6(五)、箱涵底板施工6(六)、墙身及顶板施工6(七)、沉降缝处理7(八)、进出口一字墙(C20砼)7(九)、台背回填及涵顶填土

2、8(十)、进出口渠底、锥坡(C20砼)8(十一)、检查验收8六、施工进度保证措施8七、劳动力、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9(一)、劳力配备计划表9(二)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10八、质量保证措施10九、安全保证措施12十、文明施工措施15十一、应急预案16江门市南山路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一、编制依据 1、江门市南山路(江海路五邑路)工程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2、现场考察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 3、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现行的国家、交通部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公路行业建设、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及规程。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5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DG D30-2004)。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C D60-2004)。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0-2007)。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2、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4、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所累积的相关经验及管理能力。15、本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

4、施工和管理经验。 本次编制主要为金溪一路跨线桥过水箱涵施工。二、工程概况 南山路(江海路-五邑路)北起江海路与江北路交叉口,向南穿过白水带风景区,止于五邑路与南山路交叉口。道路长度约为2.93km。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主线设计时速60km/h,双向6 车道,控制红线宽度约60m,部分路段宽度为80m,辅道设计时速40km/h,双向4 车道,道路设置两座跨线桥,一座穿山隧道,一座过水箱涵和一座通道涵。 南山路K1+273.946处主线与现状河涌相交,东、西侧辅道处河涌采用箱涵结构通过,箱涵之间采用明渠链接,明渠河堤采用重力式挡墙。箱涵规格为1-4x2.0m,顶底板厚度为0.5m,侧墙厚度为0.

5、4m,箱涵全长80.22m。为了满足排水要求,箱涵纵向设置0.3%的纵坡。箱涵基础采用0.2m厚C20素混凝土和0.5m厚碎石垫层,基础襟边为0.5m。箱涵进出口处通过一字墙现状河涌结算。明渠河堤重力式挡墙采用M7.5浆砌片石,墙顶宽1.6m,墙趾和墙踵厚0.8m,强底埋深不小于1.0m,基础采用0.5m厚碎石垫层。箱涵和挡墙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三、地质概况(一)、地形地貌特征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钻孔揭露的岩性,上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淤泥质土层、冲积相砂层及粉质粘土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寒武系混合花岗岩()风化岩层,现将各岩土分层的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6、1、 人工填土层(Qml) 主要由素填土组成,呈灰色、黄色、灰黄色等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砂土、砂质粘性土、块石及碎石等组成,欠稍压实。本次勘察桥址范围内大部分分布,厚度一般3. 00-3. 90m,平均层厚3. 45m,埋深0. 00m,顶板标高为6.927. 17m。 2、淤泥质土层(Qmc) 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含有机质及腐殖质,零星分布贝壳或朽木,腥臭味,呈深灰色、灰黑色,流塑状。厚度一般1. 803. 40m,平均层厚2. 60m,埋深2. 703. 90m,顶板标高为0. 933. 02m。 3. 冲积层(Qal) (1)冲积可塑粉质粘土、粘土层:灰黄色、灰色等,组成物主要为粘粒、

7、粉粒,局部含粉细砂,呈可塑状,层厚3. 50m,埋深5. 70m,顶板标高为1.22m。 (2)中砂层:线灰色、黄色,组成物主要为中砂,次为粘粒及粉细砂,级配差,饱和,松散状。厚度2. 70m,埋深0. 00m,顶板标高为3. 63m。 4. 残积上层(Qel) 硬塑状残积士层:褐黄色、紫红色、褐灰色等,土性为砂质粘性土或粘性土,为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呈硬塑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厚2. 706.50m,平均厚度 4. 60m,埋深3. 007. 00m,顶板标高为-3. 374. 17m。 5、基岩 线路沿线揭露基岩为党武系混合花岗岩层()。根据其风化程度和揭露深度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

8、风化带、微风化带。 (1)岩石全风化带:呈黄褐色、褐红色、褐灰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己风化破坏,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揭露层厚2.207.50m,平均厚度4.85m,埋深5. 7013. 50m,顶板标高为-9 871.47m。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300350KPa。 (2)岩石强风化带:呈黄褐色、褐红色、褐灰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己风化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士状或碎石夹土状,岩质软。揭露层厚12023. 30m,平均层厚11. 30m,埋深7. 9032. 50m,顶板标高为-25. 58 -0. 73m。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500kPa (半岩半士状) 或600 kPa

9、(碎石夹土状)。 本层于QZ01号揭露一球状风化物 (孤石),层厚0. 90m,桩基施工予以注意。 (3)岩石中风化带: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呈灰黄色,花岗变晶结构,中厚层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节理裂隙发育,岩质稍硬。揭露层厚4. 1011. 30m,揭露平均层厚7. 27m,埋深19. 1033. 70m,顶板标高为-26. 87 -11. 93m。本层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2000kPa。 (4)岩石微风化带: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岩,呈灰色,花岗变晶结构,中厚层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岩质坚硬。揭露层厚5. 205. 80m,揭露平均层厚5. 50m,埋深25. 5934. 60m,顶板标

10、高为-30.97 -18.80m。 本层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6000kPa。(二)、水文条件 沿线地表水体均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大多以径流形式汇入丘间沟谷,部分以潜流形式补给地基下部岩土层的孔隙水或裂隙水;另外,道路沿线无河流通过,地表零星分布的鱼塘,储水量不大,对工程施工无大的影响。(三)、气候条件 本项目所属地区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 本区年平均气温21.2-22.6,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13.314.1,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8.328.5;3、4月份升温快,6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高温期,平均气温27以上;极端最低气

11、温为0.1(1963年1月26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2(1994年7月11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726小时;全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其中49月为雨季,降雨量据多年统计为1130.2-2829.3mm,平均年降雨量为1750.4mm;79月为台风多发月份,目前通道涵施工正处江门市雨水少的季节。四、施工准备(一)、临时便道布置 施工用路采用金溪一路现状路,就近修一条4m宽,15%纵向放坡的施工便道至沟底,在道路两侧采用彩钢板围挡,路面采用3%横坡单向排水,坡脚设置2mx2mx1m集水坑,污水经处理后就近接入附近排水沟渠。(二)、用水布置 本次工程施工用水采用当地附近市政供水,施工用水由当地市政供

12、水点接入,现场设置8m3水箱1个,采用潜水泵将水抽至水箱内提供现场作业施工。(三)、用电布置 目前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提供现场供电需求。计划采购两台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 现场用电设备分析:高压注浆泵1台,潜水泵5.5KW(2台),电焊机12-24V 3.5KW PSW-0005(2台),插入式振捣棒4个6KW,碘钨灯1.5KW(2盏),2盏1KW草地灯、5盏0.5KW高压自镇流汞灯,合计25.5KW,采用一台35KW(YC4D60-D21)柴油发电机可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施工用电、用水设备数量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潜水泵BQS15-45-5.5/N台21台备用2电焊机12-24V

13、3.5KW PSW-0005台23插入式振捣器1.5KW个44碘钨灯0.5KW盏35水箱8m3个1钢板制作6高压钢丝编制胶管44100m150735kw柴油发电机YC4D60-D21台21台备用五、施工工艺 根据本过水箱涵设计要求及工程现场情况,箱涵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导流测量放样护坡施工基坑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石屑换填及砼垫层箱涵底板施工墙身及顶板施工沉降缝处理及涵身防水层施工台背一字墙回填检查验收。(一)、施工导流 经现场勘察,在进行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时需对原排水渠进行施工导流,保证箱涵开挖后原排水渠水对箱涵施工的影响。施工导流方式为:在过水箱涵进水口后8m,对原水沟进行截流,开挖一个1.5m

14、X1.5mX1.5m的集水坑,再用一台BQS15-45-5.5/N水泵抽出,排往过水箱涵出口。(二)、测量放样 在基础开挖之前,按照图纸所示坐标及尺寸,放出箱涵中心线及基础开挖边线,并设临时水准点,作为箱涵施工过程高程控制依据,箱涵中心线应引至两端木桩上,以便随时进行中心线检查。测量放线成果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三)、护坡施工、基坑开挖 渠道两侧均为1:1护坡,坡面采用C20混凝土厚40cm。基础土方开挖:本过水箱涵基础土方采用2台1.20m3翻铲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反铲在开挖过程中,采用水准仪随时进行观测控制,为不扰动基底土,反铲在开挖时,应预留20cm厚的土进行人工清理。基槽内按两侧设置排水沟,并在顺坡一侧设置集水井,用潜水泵不间断地抽除基坑渗水。(四)水泥搅拌桩施工 过水箱涵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50cm,搅拌桩应穿过软土层及粉细沙层,并进入沙层或粘土层0.5m以上,桩长不小于12m,施工要求采用四搅二喷法施工,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配浆水灰比0.5,要求水泥用量不小于60kg/m,搅拌轴提升速度为0.5m/min0.8m/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