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敲*** 文档编号:91111696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19课《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民族民间故事则课文精讲主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幽默( ) 捍卫( ) 寒噤( ) 困难( ) 确切( )谎话( ) 臃肿( )( ) 勒紧( ) 袖筒( ) 暖和( ) 碰撞( )2、根据拼音写汉字。z_牙 png_击 狗zi_ pi_笑 饱g_ zhu_骂 d_意 cng_明 3、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丰富多_ _日当空 威风_ _ _气十足 张口_舌 嘴歪眼_ 大吉大_ 扬善_恶 4、解释下列词语。臃肿:寒噤:毫不气馁: 夜以继日: 恍然大悟:达官贵人:5、巴拉根仓、阿一旦利用了王爷、木老爷什么弱点达到目的的?点击思维1、“噤”不要读作“jn”;“撞”不要读成了“chung

2、”;“难”“勒”“和”都是多音字,查字典整理一下,看看在文中分别读哪个音?2、“龇牙”不要写为“呲牙”;“赔笑”不要误写为“培笑”。3、注意“丰富多彩”“嘴歪眼斜”“大吉大利”“扬善惩恶”中的“彩”“斜”“利”“惩”不要错误地写成“采”“邪”“力”“成”。4、“臃肿”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过度肥胖,转动不灵;二是比喻机构庞大,调度不灵。在文中应该怎么解释呢? 5、通读两篇文章,理解主人公表面上尊重他们,暗地里让他们中了圈套,反受其辱,又不能发作的机智做法。 理清结构 语言特色 这三则民间故事在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活泼风趣、爱憎分明、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特点。例如课文让王爷下轿写王爷、巴拉根仓斗智

3、的言辞神态十分传神。王爷开始“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下轿后“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上了轿“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而巴拉根仓机智、潇洒,而又有修养。老是“笑着说”,言辞幽默而又犀利:“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 “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根本不把王爷放在眼里。把握重点 一、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在藏语中,阿古是“叔叔”,顿巴是“导师”,意译为“导师叔叔”。它是藏族人民精心塑造的一个机智、幽默、正直、乐观、善于斗争、乐于助人的农奴形象。关于阿古顿巴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短小精悍

4、、情节动人,集中体现了藏族劳动人民的才能智慧和高贵品质。在阿古顿巴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斗不败的敌人,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他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二、关于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机智人物故事。主人公巴拉根仓是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同情人民疾苦,到处替被侮辱被损害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把斗争矛头指向凶残暴戾、腐朽没落的僧俗统治者及其意识形态宗教迷信和封建伦理道德。官僚、牧主和上层喇嘛给他加上“流氓”“骗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地斗败。在穷苦人民中间,巴拉根仓到处受到欢迎和称赞。“风能刮到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巴拉根仓的名字。巴拉根仓走到哪里,哪里

5、就是他的家,哪里就有许多朋友”,他是一个群众基础十分深厚的人物。 三、关于阿一旦的故事 纳西族机智人物故事。清末以来流传于纳西族民间,是一组反映现实生活的口头作品,它记述阿一旦同以土司木老爷为代表的的统治阶级斗智的趣事。故事既各自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短小精悍,展示出封建社会严峻的阶级对立,赞美了阿一旦机智聪慧的性格和敢于嘲弄权贵的无畏精神,无情地鞭挞了统治者的无耻和愚蠢可笑。攻克难点 准确理解阿古顿巴的宝物一文蕴含的哲理是学习难点,要结合故事内容认真把握。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找宝挖宝得宝”。穷哥们儿“生活困难的很”,找阿古顿巴想办法。阿古顿巴叫大伙去找宝物,挖埋在土地里的他的宝物。这些人在地

6、里一直挖出水来了,还没找到宝物。此时阿古顿巴就“悄悄地把一块石头埋在地当中”。其实,本来并没有能改变穷哥儿们贫穷的宝物,阿古顿巴是设计引导。他想叫这些人干什么呢?故事后半部分是“种地丰收觉悟”。原来,阿古顿巴叫这些人劳动,种地浇水。有劳动就有收获。到了秋天,“大家得到了许多粮食,生活不愁了”。这时,穷哥儿们觉悟了:“顿巴叔叔的意思是叫大家劳动,种地。”故事最后,交代了西藏农民的风俗习惯之一:“农民每逢耕过地,总要拿几块石头放在田地当中”,这就看出大家多么尊重阿古顿巴的教导。阿古顿巴的宝物是块石头,这块石头隐含着阿古顿巴的教导,这个教导就是劳动创造财富。质询疑点 公喜?母喜?中阿一旦是怎样设计惩

7、治木老爷的? 大冬天,阿一旦冻得直打寒颤。木老爷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长工阿一旦在妻子生娃当天做了“头客”,迫使他喝下一大瓢凉水。于是阿一旦设计报复木老爷。寒冬腊月,阿一旦故意不去木老爷那里做长工。木老爷找上门去,叫阿一旦干活儿。一进门,阿一旦也利用纳西族的“规矩”,让木老爷当上“头客”,艰难地喝了一大瓢凉水。木老爷喝完凉水,阿一旦才告诉他,自己家母狗生了一窝崽,把他当狗看待。主干知识1、yu hn jn nn qu hung yng zhng li xi huo zhung 2、龇 抨 崽 赔 嗝 咒 得 聪 3、彩 烈 凛 凛 神 结 斜 利 惩 4、臃肿:文中指因过度肥胖,眼部肌肉多。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毫不气馁:一点儿也不会失掉勇气.夜以继日:目夜不停。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明白过来。达官贵人:旧时指职位高的官吏,显贵的人。5、王爷、木老爷都想迫害、欺侮主人公。他们狂妄自大,求胜心切,头脑简单又死要面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