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981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课复习教案综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美术课复习教案课时:1课时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学会观察记忆的良好方法,了解基本的绘画技法,喜欢绘画。讲解彩泥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印象。复习重点:绘画的技法。(人物脸形特征的观察及其表现方法。)复习难点:学会观察记忆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二、导入新课1、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点鼻子”的游戏。2、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给同学画张像。(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几位同学的脸形、五官。2、 请学生欣赏课本提供的学生作品,看看同龄人是怎样画人物像的。请学生说一说。3、 教师给一位同学画像做示范,请学生

2、观察教师是怎样画人像的。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脸形特征一边说一边画,这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四、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1、 学生用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给同学画一幅像。可以在画的背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把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表现出来,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大胆地作画。五、小结。请学生互相欣赏,猜一猜,看一看哪幅作品画的是谁。二年级美术课复习教案课时:1课时复习目标:1、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学会并掌握绘画的基本步骤。2、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复习重点:绘画,并用图案装饰。复习难点:合适的图案和色彩。教学过程:一、引导认知1、教师展示小鸟的图片。小鸟什么地方最

3、美,你能说一说吗?(从外形或色彩考虑)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鸟的羽毛、形状、色彩)小组交流。 2、教师小结二、探究学习1、 教师示范一种装饰画法。引导学生根据羽毛的特点用添加和概括的方法大胆地进行装饰。色彩设计可根据图片或想象设计。2、 学生说一说设计的“鸟的乐园”有什么新颖的东西。小组交流。3、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画一只小鸟,看谁画得好又快。(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画出小鸟的动态与神情。)三、展示评价学生作品组成“鸟的乐园”,学生走走看看,观察、欣赏绘画,评一评,谁设计的鸟儿最有趣,谁给鸟儿披的彩衣最美丽。三年级美术课教案复习目标:复习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重点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知识,懂得

4、用两种原色调出间色,并学会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主题创作。复习重点: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复习难点:正确运用三原色、三间色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学具:水溶性颜料、一次性塑料杯、小棒、画笔、画纸。教学设计: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 创设情景探究:欣赏课本中的图片,思考: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我们经常看到哪种颜色?教师:红、橙、黄、蓝、绿、紫是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它们都很漂亮,这六种颜色中有三种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和的,而另外三种是用这三种颜色中的两种调各而成的。试试看,你能区分出来吗?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边讨论边动手调“饮料”颜色。三、 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5、。三间色:橙、绿、紫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师生共同动手作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课本 上的三色间隔重叠图例,分析三原色两两相加会变化出哪几种颜色。巩固新知识,做“击鼓传色”游戏。四、 课堂练习:用三原色、三间色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五、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六、 评一评,议一议。四年级美术课两课时复习目的: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重点复习手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复习难点、重点: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 游戏比赛活动。教具准备:范作、彩泥、彩色笔等。学具准备:彩色橡皮泥、彩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知1、组织教学。 2、欣赏老师的制作的登山图,请个别同学上台和老

6、师一起玩一玩。3、揭示课题:登山游戏二、探索新知1、观察书本的图例,说说他们做的和老师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忆,班级以前组织秋游登山活动,所走过的线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过的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4、组织各小组讨论,怎样把登山线路图绘制成一张登山地图,制作初稿。5、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6、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提出几点意见和看法。7、师按照个别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共同在黑板上绘制一张登山游戏图,稍做示范。三、综合实践1、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同时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2、要求:路线清晰、构图完整。四、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制作。五、总结:1、汇报游戏:学

7、生以小组为主进行登山游戏玩一玩。2、 展示作品,交流心得。3、 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并要求同学整理好教室,做好保结工作。六年级美术课复习教案一、复习目的: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绘画知识、欣赏知识、造型知识,重点复习学生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二、复习重难点:重点:了解乐器难点:设计乐器 三、教具准备:教师:课件( 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

8、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 :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二)、 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2、教

9、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六、交流与评价: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2、师生交流评价。3、布置下节课工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3、学生展示乐器 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

10、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教师评价,小结。4、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

11、引人注目前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它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钟架是铜木结构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经声学

12、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出土后经过试验性演奏,表明它们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但音乐性能仍然很好,它的发音准确,音色优美,音域可跨五个八度之多,变化音比较完备,因此,古典的和现代的乐曲都能演奏,用来伴唱效果也很好。曾侯乙编钟用料是铜、锡、铝合金,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见,远在2400多

13、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课题:六年级美术知识梳理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加强对本册教材的系统掌握。技能目标:通过系列整理的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情意目标:在回顾全册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系统整理全册知识能力目标。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全册知识要点。作业要求:根据本学期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重点及能力目标,较为系统地进行归纳整理,以手绘报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学准备:教师:教材、课件。学生:教材、铅笔、彩笔等。教学过程:教 学

14、活 动教 学 意 图教 师学 生一、导入: 直接入课05分钟做好上课准备稳定情绪、集中精神二、梳理知识: 20分钟1.十一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按照“线条、色彩、设计、国画、泥塑、版画、欣赏、综合探索”等几大知识体系将本册教材各课分类。2.系列知识要点:利用幻灯片依次对各系列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总结。3. 六年级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幻灯片呈现结合教材内容按照各知识体系将所学各课分类整理。学生根据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以线条、色彩、设计、国画系列为重点)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并欣赏年级优秀作业。进一步明确本学期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及能力目标。通过按各知识体系将所学各课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分析

15、能力。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梳理与总结;在集体交流中进一步明确知识点及能力目标。三、归纳整理: 18分钟1实践内容:根据本学期美术学科应掌握的知识重点及能力目标,较为系统地进行归纳整理,以手绘报的形式呈现出来。2提出要求:(1)内容精练、准确;(2)图文并茂、构图合理;(3)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观赏性。3指导学生进行手绘报的设计与制作。观看、聆听,明确实践活动要求。通过绘制小报的形式,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总结与归纳,加强理解与掌握。四、课堂小结 1.5分钟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2回家继续完成完善作业欣赏作品,重点为内容精练、准确;图文并茂、构图合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观赏性。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欣赏作品,促进思维扩展,并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