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4264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欧洲17世纪美术读书笔记陆亦青 1718世纪的欧洲美术是美术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它上承文艺复兴,下启欧洲的19世纪。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影响了后来的罗可可艺术,影响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以至20世纪的野兽派和表现派 ;17世纪的学院派古典主义影响了后来的新古典主义和立体派美术等;17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倾向,对后来的18世纪市民艺术、19世纪的现实主义也都有着明显的影响。17世纪的美术是多元化的,即各种风格流派并存,并互有影响。在这本书中把17世纪的欧洲国家分为三种类型,而在这三种类型的国家中基本流行着三种艺术风格。第一种是天主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意大利

2、、西班牙等国家,在这些国家,受到宗教势力支持的巴洛克风格占上风;第二种类型是君主专制和王权至上的国家,如法国,在这里占上风的是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第三种类型是以商人和市民为主的国家,如荷兰,在这里,封建王权、教会均不占主要地位,流行的是现实主义的市民艺术和卡拉瓦乔主义。在上述三种类型的国家里,都流行着不同程度的卡拉瓦乔主义。卡拉瓦乔主义就是17世纪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倾向和思潮,曾在欧洲各国获得普遍承认和流行。它具有鲜明的 时代气息和民族、民主思想的特色,带有质朴的非官方的特征。卡拉瓦乔主义在17世纪的欧洲影响颇大,只有充分地承认它的存在,才能全面理解17世纪的艺术和17世纪艺术领域的对立和斗争。

3、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17世纪的欧洲美术首先是出现了许多新的民族画派,强调打破和谐,主张真实的自然美。卡拉瓦乔的艺术就是这样。同时,17世纪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多具有鲜明的社会特色和时代风貌。有时带有明显的社会批判色彩,这和17世纪动荡不安 电动势带有关。进入17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宗教气息更加淡薄。在这一时期,艺术家的队伍开始两极分化,有的成为教会或宫廷的座上客;有的走向基层变为平民,甚至成为贫民窟的破产者,不可避免地促成了艺术思想上的对立,加剧了流派之间的斗争。17世纪美术的体裁和题材大大地丰富和扩大了。17世纪艺术家由于重视观察自然,加深了对描绘形象的研究,更加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段,特别是对光的

4、运用。总之,17世纪各派杰出的艺术家都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各有千秋。卡拉瓦乔主义艺术、巴洛克艺术和古典主义艺术构成了17世纪艺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三个流派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既有区别,也有相互交流与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才造成了17世纪欧洲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美术的起源读书笔记陆亦青 我国的古代的美术教育,在普通学校的教育中始终没能占一席之地。宫廷画家和在野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习画大都临摹入手,选择优秀的临本进行临摹,掌握笔法、墨法、并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北宋设立画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在招收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已趋于完善,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5、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版画得到空前发展,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大量出现,成为我国古代习画的教材。在近代美术教育中,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户肇始于清朝末年。在近现代的历史发展中,虽然,我国的教育经历了战火、天灾、人祸,经历了无数曲折和挫折,但一些美术教育先驱者们,在维护和弘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美术教育经验,把西方美术中的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设色、明暗等画法;以及设计、工艺制作中的一些新的理念引进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之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美术教育体系,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普及了美术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推行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政策,短短的20多年间,大陆的经济

6、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令世界瞠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陆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经历了恢复与建设、发展与提高这样两个时期。一、 管理系统的健全与完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立的一些组织和机构,形成了信息传播和反馈的完整系统。环环相连的各级艺术教育组织,在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反映基层艺术教育情况、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 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教育部曾在1956年5月颁发中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一个图画教学大纲。1976年6月,国家教育部又颁发了建国

7、后的第二个美术教学大纲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5年,国家教委又一次组织人员起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大纲(初审稿)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目的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三、 美术教材的编写在教材编写方面有所突破:(1)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2)在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方面有所突破;(3)在目标层次和课程多样性方面有所

8、突破;(4)在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5)在研究成果向实验现实的转换方面有所突破。一、 高中设立了美术欣赏课,艺术教学体系逐步建立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学校普遍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中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为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 学校艺术课开课率大幅度提高,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思想的进一步端正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学校艺术教育逐步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想像力,培养

9、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美术课加大了工艺设计教学课的比例,加强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课程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和艺术兴趣的培养,淡化了单纯知识传播和技能训练,充实了艺术文化教育的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通过这些改革,使艺术课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艺术教育科研有了一定的发展。三、 加强美术师资的培养和建设20世纪90年代后,各级政府和学校把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当作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很快,艺术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在20世

10、纪对美术教育的挑战一、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美术学科目标表述不够明确、内容领域划分标准不统一、教学方法尚欠多样,教学缺少衔接二、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中外比较与分析、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学习领域如何划分、引导与传授如何协调三、 拓展视野新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展望,美术教育思想的确立,对外开放与保持中国文化特点,可持续发展的美术教育,综合艺术与综合艺术课程,大众参与艺术活动的趋势一、 美术教育途径的拓展,学校美术教育倍受重视,社会美术教育前景文明,家庭美术教育丰富多样 读了这本书,感悟很深,对美术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对认识美术的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对美术教学有了非常好的作用。外国美术史读

11、书笔记陆亦青 一、 达;芬奇(意大利画家)1、他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2、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3、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凹凸感。”4、他使用圆球体受光变化的原理,首创明暗转移法(也称明暗渐近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像烟雾一般,没有截然的分界。蒙娜丽莎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 很奇怪,达;芬奇画中的女人长得都很相似。二、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1、毕加索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吸取艺术营养。2、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困潦倒的友人题材

12、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3、1904年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便是他的“粉红色时期”。4、尔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为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5、32岁以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

13、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6、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7、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能像毕加索一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三、 保罗;塞尚(法国画

14、家)1、塞尚16岁入埃克斯中学结识了后来成为大作家的左拉,3年后升入大学法律系,他坚持要学艺术而赴巴黎入苏伊塞学院学画与毕加罗交往。2、他是南方省份的人,装束简陋,外表难看,满嘴难听的土话,人们认为他没有学画的天才,因此始终未能考上巴黎高等美术学校。3、他23岁时又重返巴黎苏伊塞学校,在以后的3年里几乎年年送画到官方沙龙,但年年落选。后来在毕沙罗的劝说下参加了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他却遭到了比其他印象派画家更多的嘲笑与攻击,说他是个走错路的画家,是一个村愚、低能儿、一只用蠢驴的尾巴作画的人,这一次的失败又使他回到故乡埃克斯。 塞尚有一幅画,名字叫大浴女,我记得铁凝有一部小说也叫这个名字。

15、 另有一幅画,名字叫那不勒斯的下午。一对赤身男女斜卧在床上,均是背影。女人金发披肩,男人黑发。女人将脸触在男人肩上,左手轻扶着男人的脸。正在这时,一个黑人侍者手托茶点掀帘而入。 塞尚被尊为现代绘画之父。首次将静物看作有生命的生灵。四、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1、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2、他创造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3、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4、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5、在罗伦佐的官邸里,设有一个“柏拉图学院”,学者们聚在一起研究学问,他们在罗伦佐的支持下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就是要把世界归还给人,把人归还给他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