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0262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解放战争1章节(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是1955年美国 时代周刊封面,人 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 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 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 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 失望?,第17课 解放战争,海安县立发中学,美 国,蒋介石,共产党,中国人民,扶蒋,坚持独裁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思考: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如何?,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2、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思考: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和平舆论的压力,二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一是尽量争取和平,二是揭露美蒋“假和平 真内战”阴谋,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重庆谈判,原因:,结果:,影响:,政协会议,依据:,结果:,(45.8-10),(46.1),国民党共产党,双十协定、“未达成协议”,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双十协定内容,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合作探究,有人认为如果1945年“双十协定”真正实行,当时 中国就实现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

3、确,内战独裁是蒋介石国民党既定方针 “双十协定”的签定是由于内战工作尚未就绪,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假和平 真内战,磨好刀再杀,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1946.61949.10),内战爆发:,战略防御,46.6国民党军队进攻 中原解放区,(46.6-47.6),“蒋介石总是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 右手也拿着。我们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 毛泽东。,思考,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简表,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事力量,经济力量,陆海空总兵力430万 得到美国先进的武器 装备,人民军队120万 小米加步枪,控制大部分省区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占据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 得

4、到美国政府的贷款和物资援助59亿美元,解放区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解放区经过多年战争经济遭严重破坏。 无任何外援,如果你是当时中共领导人,这个仗该怎么打?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方针?,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1946.61949.10),内战爆发:,解放军作战方针:,结果:,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战略防御,46.6国民党军队进攻 中原解放区,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46.6-47.6),“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100万人,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

5、兵力变化示意图,195万人,373万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国统区,解放区,思考: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 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 么?内线又指什么?,?,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1946.61949.10),战略反攻:,战略反攻和 战略决战,时间、标志,(47.6-49.1),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迁移应用,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 (指陕北和山

6、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 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 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 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A,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人,365万人,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1946.61949.10),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战略反攻和 战略决战,时间、标志,概况、意义,(4

7、7.6-49.1),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长 春,沈阳,营口,锦州,关门打狗,战略,决战,(1948.11 - 1949.1),华东解放军,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战略,决战,(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后取中间 先打两头,三大战役概况,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

8、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和谈?,提示: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1946.61949.10),北平谈判:,背景、结果(破裂),最后胜利,(49.1-49.10),迁移应用,1、北平谈判和重庆谈判相比,不同的特点 在于 A、蒋介石首先提出 B、国民党为了实现缓兵之计 C、国民党没有和平诚意 D、国民党已不占有军事优势,D,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

9、1946.61949.10),北平谈判:,渡江战役:,背景、结果,意义,最后胜利,(49.1-49.10),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迁移应用,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的寓意是_ 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 “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 此的政权:_,渡江战役或占领南京,鼓足勇气,乘胜追击,把革命进行到底,太

10、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04年上海 高考题,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1946.61949.10),北平谈判:,渡江战役:,追歼残敌:,背景、结果,意义,最后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基本胜利,(49.1-49.10),合作探究,共产党在抗战时根据地不到中国的半壁江山, 并且主要在农村,但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 三年时间,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这是为何呢?,中共领导(核心) 理论指导(灵魂) 革命道路(方向) 革命军队(中坚) 统一战线(保障) 群众支持(基础),从共产党方面说 (主要原因),从国民党方面说,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贪官横行,统治

11、腐败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革命胜利的意义,1、革命胜利的原因,1949年前,1949年后,屈辱,独立(自主),专制,民主,分裂(割据),(基本)统一,两半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革命胜利的意义,1、革命胜利的原因,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思想意义:,意义,课堂小结,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重庆谈判,政协会议,2、战争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和 战略决战,最后胜利,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胜利的意义,1、胜利的原因,解放战争,单元小结,侵略史:1840 19世纪末 1937 鸦片 甲午中日

12、战 日本侵华 战争 八国侵华,1840 19世纪末 1919 1921 1949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抗争史:,第四单元,检测反馈,D,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需要和平建设 B、中共有相当强大的力量 C、国内外舆论要求和平 D、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2、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 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 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C,检测反馈,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

13、军攻克南京,标志着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4.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 序幕的是 A、刘伯承 陈赓 B、刘伯承 邓小平 C、陈毅 粟裕 D、刘少奇 邓小平,B,B,检测反馈,5.双十协定和国共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都是国共谈判的结果 都因国民党拒绝签字而落空 协定内容都没有执行 协定都有利于国内和平、民主的进程 A、 B、 C、 D、,B,检测反馈,6.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蒋介石下台 B.南京解放 C.蒋介石逃往台湾 D.全国大陆的解放,C,7.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 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