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9909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20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及考前指导精品课件19份2012高考专题复习专题6实验、实习与研究性课题(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脉考情 实验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命题的热点。高考生物实验的考查,一是重视回归教材:从内容上看,既可对教材实验内容直接考查,也可对教材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拓展考查;从形式上看,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通过创设新的实验情境,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分析、理解和提取新信息的能力。二是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既有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试题,又有以检验已知的事实、概念为主的验证性试题,作为相对成熟的考查模式,探究性实验仍然是2011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题型以简答题为主。,复习方略 (1)教材实验识记、理解和拓展。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方法、 步骤、器材、注意事项等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

2、首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分类归纳,举一反三。然后对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并总结实验方法。对于根据教材实验内容进行拓展创新的试题,要给予加倍关注。,(2)实验设计和分析。从近几年出现的高考题来看,实验设计 和分析是热点。实验分析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某个实验的原理、能否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灵活运用教材中实验知识的能力及在不同情境下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特别是对题中一些具体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表达、描述和作图等更是高考的热点。实验设计要剖析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包括经典实验,特别是理解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论上的

3、区别,如验证性实验所要验证的结论是已知的、唯一的,而探究性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的结论需要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推测出来,结论可能有一种,也可能有几种。,(3)研究性学习。重点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列表法、 算术平均值法、图像法等。在复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 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如可重温(再经历)科学家成功 探索自然的经典实验及重要发现,重点放在对科学研究 方法的探索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 证等能力。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进行大 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科学探究能力。,1(2010新课标全国卷)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 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

4、择的一组是 (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解析 观察质壁分离时细胞一定要是活的,且细胞的细胞液中有一定的色素,便于观察液泡的颜色变化和大小变化,而水稻胚乳细胞是死细胞不能做质壁分离的材料;天竺葵叶片绿色较深,会干扰观察质壁分离;水稻胚乳中主要含淀粉,而脂肪含量少,不便于观察脂肪的存在。,答案 C,1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特别提示 (1)叶绿体的运动使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改变方向,在强 光下,以其侧面朝向光源,避免被强光灼伤;在弱光下,以其正面朝向光源,以接受充足的光照。 (2)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水状态。,3观察植物细胞的丝分裂

5、 (1)取材: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如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2)操作流程,3观察类实验材料的选取遵循的主要原则 (1)科学性:即符合实验要求 在颜色反应类实验中,所选材料应为无色。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宜选用苹果、梨等作材料。 选取的实验材料要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优越性在于其分裂旺盛、染色体数目较少,易于观察。,(2)简便性 即取材较容易且易于操作。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而 不选择白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这样不 必染色,而又可排除叶绿

6、体的干扰,便于观察。,2用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 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 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解析 碘液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染液用于检验脂肪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分析图表可知,甲种子中主要含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在脂肪的鉴定中

7、需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答案 A,生物学实验常用及实验条件的控制 熟悉常用器材和药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不仅有助于 一些常规实验的完成,而且往往能依据实验所提供的 器材、药品等发现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甚至具体 的实验步骤。现总结如下:,(1)染色试剂 亚甲基蓝:用于活体染色或检测污水的细菌含量(菌 可以使之褪色)。 碘液:检测淀粉。 斐林试剂:可溶性还原糖检测。 苏丹、:脂肪的检测。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的检测。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 二苯胺试剂:鉴定DNA。,(2)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入或放入绿色植物。 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

8、或用凉开水。 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 除去叶片中原有叶绿素:酒精加热。,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实验室控制温度的方法 a还原糖检测:沸水浴加热; b促反应:水浴保温; c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 dDNA的鉴定:水浴煮沸加温。,3.(2010安徽高考)面对去冬今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旱 情,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霉菌 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 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 接种摩

9、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 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 灭菌处理的田园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1),大小一致的 花盆,方法步骤: (1)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 kg,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 (2)A组各花盆中_,B组各花盆中_。 (3)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_条件下培养。 (4)6周后,_处理10 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_。 结果预测与分析:_。,解析 要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需要以是否接种摩西球囊霉菌作为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对实验植物进行干旱处理,以实验组与对照组紫花苜蓿的死亡率作为观察指标

10、,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由于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有两种情况(抗干旱和不抗干旱)。为排除土壤中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对栽培土进行灭菌处理。,答案 (2)接种等量的摩西球囊霉菌菌种 不接种(或接种与A组等量的经灭菌处理的摩西球囊霉菌菌种) (3)相同且适宜 (4)干旱(或停止浇灌) 紫花苜蓿死亡率(或存活率,或存活天数) 结果预测与分析: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或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等于或高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不能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实验设计题解题

11、思路与技巧 1实验设计常用语言模式汇总 (1)取材及材料的初步处理、分组和编号 取材要符合实验的要求。取材要有利于实验的成功并容易获得,如DNA的提取就不能使用猪血(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还原糖的鉴定就不能使用西瓜瓤(为红色)等。估计实验的偶然误差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取样数量,在实验结果分析时取相应的平均值。常用的关键词有:,植物: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 动物:体重(体长)、年龄,生长趋势或健康状况相同,有时甚至要“性别”相同。 试剂选择: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要注意“等浓度”“等体积” “适量且等量”“一定量的”;实验时间和条件上用“一段

12、时间”“适宜的温度、pH”等语言。,实验器具选择 a容器应使用大小相同的。 b如果使用滴管滴加不同溶液,应选用不同的滴管。 取样分组要体现随机性、均衡性或者合理的梯度性。常用的关键词:“随机(或平均)分为若干组”。,(2)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模式:“甲组施加实验变量,乙组不施加实验变量(或不作处理)作对照”。常用的关键词:“甲乙两组均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甲组加入适量的,乙组加入等量的(如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等)”;“相同的时间”“置于相同的温度下”;“甲乙两组均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或饲养)”等。.,(3)观察和记录 因变量可能有多种具体的指标,因此观察

13、和记录因变量时应选择其中合适的一种,要求能较好地反映与实验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易于观察和测定。常用的关键词:“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做好记录(并计算出平均值)”等。,2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3.对照实验的设置 (1)对照的类型,(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确认 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下,把改变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处于正常状态的一组(没有改变实验变量)称为对照组。,4(2009江苏高考)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 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

14、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解析 糖尿病是由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方式不确定;艾滋病是传染病,而非遗传病;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能随机抽样,可以通过调查患者家系的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然后推测其遗传方式。,答案 B,关于调查类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内容,了解相关要求确定调查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制定记录表格实施调查研究(避免随机性,获得足够的调查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汇总、统计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2)常用方法 询问

15、法、问卷调查法、取样调查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野外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用询问法或问卷调查法;调查土壤中螨虫的种群密度用取样器取样法。,(3)合理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 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人类该病患者人数,而不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调查人类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展开调查。 (4)科学制定记录表格 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表格中,应该分别列出男患者人数、女患者人数、男性总数、女性总数、男性发病率、女性发病率。因为此是伴性遗传病,男女性发病率不同。,特别提示 进行调查研究时,所选择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要 满足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以减小误差;实验材料在数 量上要尽可能多地选取,记录数据时取其平均值以减小实 验误差。,例1 (2010四川高考)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 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 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 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 待检组织样液中,解析 纸层析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