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9851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水站岗位操作规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吉林市博大生化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循环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生产技术部编制目 次1 目的和范围.32 作用.33 岗位管理的任务及范围34 生产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35 原材料规格、产品质量标准及公用工程条件56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57 正常开车步骤58 正常操作79 停车步骤1010 安全操作要点1111 异常现象及处理1212 特殊操作16171 目的和范围 为提高循环水站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加强工艺技术管理,防止各类工艺事故的发生,保证循环水站正常进行。使用范围:适用于空压站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过程进行控制和评审。2 作用 本岗位任务是掌握循环水的工艺流程、原料及产品规格及公用工程条件、

2、开车前的准备工作、正常操作、停车步骤、安全操作要点、异常现象及处理、特殊操作等。为生产系统提供合格的冷却水。3 岗位管理的任务及范围3.1 岗位管理任务3.1.1 负责将换热后温度升高的循环冷却水经冷却塔降温,由循环水泵加压后,达到工艺指标,再送至各工艺装置循环使用。3.1.2 负责循环水系统的补水、排污等运行操作及管理。3.1.3 负责循环水系统水质稳定处理及水质监测管理。3.1.4 负责循环水系统的巡检及各种记录的填写。3.2 岗位管理范围3.2.1 负责循环水岗位4台冷却塔、9台双吸离心泵、3台消防泵、1台污水排污泵、1台电动葫芦等设备的运行和管理。3.2.2 负责岗位内泵房、辅助间、冷

3、却塔、吸水池等建构筑物的维护和管理。3.2.3 负责岗位内及工艺外管各种管线、阀门、仪表等的使用和管理。3.2.4 负责操作室及现场操作箱等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管理。3.2.5 负责原材料、维修工具、消防器材、电讯器材的使用和管理。3.2.6 负责全厂其他装置划归本岗位管辖范围的各项操作及管理。4 生产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4.1.1 循环水冷却 本装置采用逆流式机械通风玻璃钢冷却塔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循环给水经换热设备后温度升高,利用余压进入冷却塔上部,经布水系统均匀喷洒到下部淋水填料内,以水滴或水膜的形式向下移动。 冷却空气由顶部风机吸抽,从下部吸风口进入填料,由风桶排出。在塔内,热水与空气逆流接触

4、,靠蒸发传热(潜热,约占传热量的75%80%)和接触传热(显热,约占传热量的20%25%)使水温降低,达到工艺要求,再循环使用。4.1.2 循环水输送 本装置采用单级双心离心泵进行循环水输送。离心泵依靠告诉旋转的叶轮,将原动电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水,使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水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同时,叶轮进口处阴水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水经大气压和位差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叶轮不停地旋转,连续不断的吸入和排出水,实现水的输送。4.1.3 补水及排污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蒸发,系统中的水会愈来愈少,而水中各种

5、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会愈来愈高。为了维持系统水量,并控制水中含盐量不超过一定的浓度,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补充一定量的新鲜水补水,排出一定量的浓缩水排污,控制浓缩倍数在适当范围内。4.1.4 水质稳定处理 循环冷却水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严重的浓积物附着、设备腐蚀和菌藻微生物的大量滋生等问题。采取水置换的方法进行处理。4.1.4.1 清洗 采用水冲洗和化学清洗的方法,将系统管线、设备内的泥砂、水垢、铁锈、油污等用水和化学清洗剂洗掉,使管线、设备内表面洁净,为下一步预膜创造一个活化表面。4.1.4.2 缓蚀阻垢 在正常运行中,向水中投加缓蚀阻垢剂,维护和修补已形成的保护膜,分散系统中的成垢物质,

6、从而起到延缓腐蚀、阻止结垢的作用。4.2 工艺流程 吸水池中低于22(夏季28)的冷却水由离心泵15抽送并吸出,调节泵出口压力0.450.55Mpa、流量9000m3/h ,经DN700和给水总管分别送往各用水装置。经热交换后,水温升至约38,压力降至约0.25Mpa,经DN700回水总管进入冷却塔14上部,经布水系统均匀喷洒到淋水填料内,跌入集水池。塔顶风机取给水水温信号自动变频调节风量,控制出塔水温降至22(夏季28)以下。再循环使用。 补充水由车间一次水回水管线引出DN500支线,进入循环水回水管线后,流入凉水塔循环使用。5 原材料规格、产品质量标准及公用工程条件5.1 产品质量标准5.

7、1.1 产品名称 循环冷却水5.1.2 产品质量标准序 号名 称指 标备 注1给水温度28夏季(其他季节22)2回水温度383给水压力0.450.55Mpa4回水压力0.2 Mpa5Ph值6.59.26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6.1 开车所需水、电、确保稳定供应。6.2 各级开车组织已经建立,开车方案已经批准。6.3 开车方案中规定的工艺指标、报警及联锁整定值已确认下达。6.4 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已具备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保证体系。6.5 检查并确认各设备、管路、阀门、仪表、电气等设施完好、可靠。6.6 装置区的建、构筑物、设备及道路、地面的卫生已打扫干净。6.7 与公司生产运行部、机动部、检测中心及

8、各用户联系,具备开车条件。7 正常开车步骤7.1 循环水检修后开车 检修后开车前需对系统进行充水、水冲洗、试漏、再转入正常运行。7.1.1 吸水池和集水池充水7.1.1.1 全开吸水池手动补水阀,集水池注水。7.1.1.2 至塔底集水池刚好溢流时关闭补水阀。7.1.2 外管网充水7.1.2.1 派出外网人员,对全开系统所有外网支、干线阀门、外网连通阀、回水上塔阀。7.1.2.2 关闭各用户装置内给、回水总阀,打开各用户装置内给、回水串联阀。7.1.2.3 打开外网充水阀(此过程要注意防止水锤的发生,方法是:观察阀位指针,用5分钟匀速开启至25度停止),缓慢向管网内注水。7.1.2.4 直至回水

9、上塔旁路管见水且不在排气后,依次关闭连通阀,回水上塔阀及外网充水阀,系统注水完毕。7.1.3 外管网水冲洗7.1.3.1 全开手动补水阀,开启1台循环水泵。7.1.3.2 泵启动同时,缓慢打开外网泄水阀,适当调整泵出口闸阀及外网泄水阀开度,保持集水池少量溢流,且排出量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增大循环量和泄水量,对系统外管网进行置换冲洗(如泵因流量太小而不稳定,可略开回水上塔阀,增大流量,调节系统平衡)。7.1.3.3 直至目测各泄水点出水均清亮时,全开所有回水上塔阀,关闭外网泄水阀。7.1.3.4 再开启5台循环水泵,打开并适当调整集水池泄水阀开度,保持集水池少量溢流且排出量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增大循

10、环量和泄水量,对外管网边循环冲洗边置换排放。7.1.3.5 直至目测各泄水点的出水均清亮时,外管网水冲洗完毕。7.1.4 全系统水冲洗7.1.4.1 缓慢打开回水上塔阀,运行冷却塔。7.1.4.2 缓慢打开各用户装置内给、回水总阀及各换热设备进、出口阀和排气阀,使水流通过换热设备。7.1.4.3 缓慢关闭各用户装置内给、回水串联阀,各换热设备排气阀待见水后关闭。7.1.4.4 打开并适当泵出口闸阀和回水上塔阀,在保持集水池少量溢流且排出量足够的情况下,保持泵出口压力0.45Mpa,回水压力0.25Mpa,尽量增大循环量,对全系统边循环冲洗边置换排放。7.1.4.5 直至目测各泄水点的出水均清亮

11、时,关闭手动补水阀及集水池泄水阀,全系统水冲洗完毕。7.1.5 系统试漏7.1.5.1 将上述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漏点进行检修合格。7.1.5.2 吸水池液位稳定后,记录吸水池初始液位高度,循环运行1小时后,观察并记录吸水池液位高度。7.1.5.3 用蒸发损失模拟装置计算蒸发损失量。7.1.5.4 根据蒸发损失量,再根据吸水池液位降低幅度计算泄漏量,如超过规范标准1.75L/(minkm),立即查找漏点并检修合格。7.1.5.5 检修后再次进行试漏,直至达到规范标准,系统试漏合格。7.2 循环水首次开车7.2.1 首次开车系统充水、水冲洗、试漏已在试车过程中完成,需对系统进行试漏后,再转入正常运行

12、。7.2.2 做好首次开车。8 正常操作8.1 循环水泵运行8.1.1 开车前的检查及准备8.1.1.1 检查地脚螺栓、安全罩、静电接地线及各连接件应完整紧固。8.1.1.2 检查压力表、电流表应灵敏好用,油位必须在油标刻度线上35mm。8.1.1.3 检查泵、阀门及其连接管的密封应完好。8.1.1.4 检查电机转向应符合水泵要求。8.1.1.5 手动盘车23圈,转动应灵活。8.1.1.6 开泵前先将吸水池注满水。8.1.2 开车操作8.1.2.1 关闭泵出口闸阀及压力表旋塞,全开出口手动蝶阀。8.1.2.2 打开泵体排气阀,缓慢打开泵入口手动蝶阀,水自动灌入泵,待排气阀见水后立即关闭排气阀。

13、8.1.2.3 现场按动电钮启动水泵,打开压力表旋塞。8.1.2.4 当泵达到正常转速、压力表指示上升到0.50.6Mpa时,打开出口闸阀,维持出口管网压力0.450.55Mpa并逐渐开大阀门,根据生产需要最终调节到所需负荷。(此过程注意观察电机电流和出口管网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I37.04A,P0.55Mpa)。8.1.2.5 泵启动后,检查泵运行正常后方可离开。8.1.3 运行中的检查及操作8.1.3.1 经常检查泵、电机的轴承温度(滚动轴承允许最高温度为70,温升50;滑动轴承允许最高温度65,温升45),如不正常,停止运行,查明原因并检修。8.1.3.2 经常检查压力表、电流表的指示值

14、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且保持稳定,如不合格,适当调整泵出口闸阀到规定值。8.1.3.3 泵轴承体内的润滑油必须保持在油标刻度线上35mm,发现油变质应及时更换。8.1.3.4 经常检查泵、阀门及其连接管的密封应完好。8.1.3.5 经常检查泵盘根及排水管是否畅通,泵盘根漏水要适量(12滴/min)。8.1.3.6 经常检查机组各部位无杂音,无震动现象。8.1.3.7 经常检查电机的运行情况及各部分温度,如有异常,停止运行,查明原因并检修。8.1.4 停车操作8.1.4.1 缓慢关闭泵出口闸阀8.1.4.2 关严后,现场按动停车电钮,停止水泵运行。8.1.4.3 关闭泵入口手动蝶阀8.1.5 循环水泵倒换操作8.1.5.1 其它泵发生故障、泵的运行周期到达或接到调度的指令,方可进行倒泵操作。8.1.5.2 按8.1.1步骤对备用泵进行检查。8.1.5.3 按8.1.2步骤启动备用泵,缓慢打开其出口闸阀,同时,缓慢关闭原运行泵出口闸阀,注意控制泵出口管网压力、流量的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调整到规定负荷。8.1.5.4 待备用泵运转正常后,按动原运行泵停车按钮,关闭其入口手动蝶阀。8.2 冷却塔及风机运行8.2.1 开车前的检查及准备8.2.1.1 清除冷却塔周围的纸屑、塑料袋、尘土等杂物。8.2.1.2 检查塔内布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