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9304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7.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四讲细胞细胞周期分裂与死亡(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周期,学习要求,【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与组成,有丝分裂是高等动植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掌握各个时期(前、中、后、末)以及细胞质分裂的特征,减数分裂是高等动植物形成配子时的主要分裂方式,掌握减数I和减数II各个时期的特征以及结果和意义,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 。 【熟悉】 细胞死亡和细胞调亡的区别,第一节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是 生命的基本特征,通过细胞周期来实现。 一个大肠杆菌若按20分钟分裂一次,并保持这一速度,则两天即可超过地球的重量。 细胞增殖调控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保证。,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通过细胞的生 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并且使子细胞获得 和母细胞相同

2、遗传特性的过程。,一、细胞周期时相及类型,细胞周期时相 G1期 (gap1) S期 (synthesis phase) G2期 (gap2) M期又称D期 (mitosis or division),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细胞周期:,间期,分裂期,胞质分裂,核质分裂,细胞周期各时相的主要事件,(一)G1期( DNA合成前期) 指上一次分裂完成到DNA合成之前的一段时间。,(二)S期(DNA合成期) 从DNA合成开始到DNA合成结束的全过程,是细胞增殖 周期的关键阶段。,(三)G2期(DNA合成后期) 从DNA复制完成到分裂开始前的时期,为分裂进行物质条件。,(四)M

3、期(有丝分裂期) 细胞经过分裂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G1期 为DNA合成准备所需要的 RNA、蛋白质、脂类、糖类等 G1早期 细胞的生长 G1晚期 为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G1,返回,DNA聚合酶 胸苷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 钙调蛋白 触发蛋白,M期,限制点(R点):G1期是对一些环境因素的敏感点,可限制正常细胞通过周期,是控制细胞增殖的关键。,M期,G1,返回,S期(DNA合成期) DNA合成(复制) 染色体蛋白的合成:组蛋白、非组蛋白等 中心粒的复制,S期,返回,G2期(DNA合成后期) 有活跃的RNA和蛋白质合成 微管蛋白,促有丝分裂因子(MPF) 中心粒向两极移动,G2,返回

4、,M期(有丝分裂期) DNA、RNA、蛋白质合成停止。 细胞发生一系列形态变化、结构建成。将加倍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M期,返回,不同的细胞周期长度,一些真核生物细胞一个周期的耗时,G1期是决定细胞周期长短的关键,早期胚胎细胞周期最短, 没有 G1 和G2期,TS2+TM+TG2相对恒定,早期青蛙胚胎细胞 酵母细胞 小肠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 人肝脏细胞,从增殖的角度来看,可将高等动物的细胞分为三类: 连续分裂细胞 暂不分裂细胞,称G0期细胞 不分裂细胞,细胞在体内的增殖特性,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可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运转的细胞。 eg. 早期胚胎细胞,植物分生组织细胞,骨髓干细

5、胞等,1.连续分裂细胞(周期性细胞),返回,2. G0期细胞(暂不分裂细胞) 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生长、 分裂,但仍能执行生理功能,在适当 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 eg.肝细胞,淋巴细胞,肾细胞等,返回,3.终端分化细胞(永不增殖细胞) 停止分裂不能再返回细胞周期的细胞。 eg.神经元,肌纤维,红细胞,表皮 细胞等,返回,细胞周期的调控,监测点 checkpoint,二、细胞周期与医学,1. 细胞周期与肿瘤 (1) 肿瘤细胞总量中增殖型细胞的所占的比例为:增殖比率(GF)A/(A+B+C) A:增殖型细胞 B:暂不增殖型细胞 C:不增殖细胞 增殖比率在0.6以上为快速增长的肿瘤

6、。,TGF- P16ink4a表达 G1期向S期转换,(2)肿瘤细胞周期调控中出现诸多异常,P53蛋白有广泛的肿瘤抑制作用,可使细胞滞留G1、G2期,促进DNA损伤后的修复等。,mdm2,(3)根据肿瘤细胞周期特点进行的肿瘤治疗,S期抑制DNA酶或DNA单链模板活性部位药物 (阿糖胞苷、放线菌素D ),G2期放疗。先使细胞同步化再放疗。,M期使纺锤体微管解聚(秋水仙碱),基因治疗P53基因,2.细胞周期与其他医学相关 细胞周期与补偿性再生 使用EGF(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 纤维生长因子用于慢性软组织溃疡的治疗中 细胞周期与艾滋病 T细胞感染艾滋病病毒后,T细胞在G2向M期转化中的一种叫做CD

7、K1的细胞周期蛋白的酪氨酸发生过度磷酸化,丧失激酶活性,细胞停于G2期,最终发生调亡。,细胞分裂,第二节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是细胞增殖周期的重要阶段,即通过分裂的方式,将细胞的遗传物质及其它组分等量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过程。,无丝分裂(直接分裂)(amitosis) (37页),有丝分裂(间接分裂)(mitosis),减数分裂 (meosis)(42页),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1、无丝分裂(直接分裂)(amitosis),(1)过程:核先拉长,后缢裂为二,同时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低等生物中较常见,2 、有丝分裂(

8、间接分裂)(mitosis),是高等真核生物主要的分裂方式 特点: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装置 将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了细胞在遗传上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过程:包括核的分裂、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形成以及 胞质分裂。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是:有丝分裂装置的产生 有丝分裂器。 人为的划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1)间期,核 膜,核 仁,染色质,中心粒,染色质凝缩,分裂极确立与纺锤体开始形成,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前 期,(2)前期,前 期,1、两现:染色体出现、 纺锤体出现,2、两失: 核膜消失、核仁消失,(2)前期,纺锤体有三种微管结构:,动粒微管:由中心体发出,连接在染色

9、体着丝点上,着丝点上具有马达蛋白。 重叠微管:由中心体发出,在纺锤体中部重叠,重叠部位结合有分子马达,负责将两极推开。 星体微管:由中心体向外放射,末端结合有分子马达,负责两极的分离 。,重叠微管:由中心体发出,在纺锤体中部重叠,重叠部位结合有分子马达,负责将两极推开,动粒微管:由中心体发出,连接在染色体着丝点的动粒上,着丝点上具有马达蛋白。,星体微管:由中心体 向外放射,末端结合 有分子马达,负责两 极的分离,-,-,+,+,+,+,+,着丝粒,重,染色体的运动,极体微管,星体微管,动粒微管,分子马达,分子马达,分子马达,中心体,(3)中期 染色体排列到在细胞的赤道面上。,赤道板,中 期,(

10、4)后期 指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后 期,(5)末期,中间小体,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至形成两个新细胞的时期。,两个出现:核膜出现、核仁出现 两个消失:染色体消失、纺锤丝消失,(5)末期 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至形成两个新细胞的时期。 主要标志是子核的形成和胞质分裂。,中间小体,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通过胞质收缩环的收缩实现,收缩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肌动蛋白组成。 用细胞松弛素处理这一时期的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3、减数分裂(Meiosis),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个体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特殊分裂方式(42页)

11、。,特征: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只复制一次。 结果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 (配子:精子或卵子),减数分裂,第一次 减数分裂,第二次 减数分裂,前期:持续时间较长。进行染色体配对和基因重组,合成一定量的蛋白质。,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 胞两极。,末期: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 成两个子细胞。,减数分裂,间期(interphase):间期和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相似,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完成自我复制,每一条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成为两条染色单体互称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前期(prophase I):此期比较复杂,减数分裂许多特有的过

12、程都发生在此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细线期(leptotene stage/leptonema):,a:DNA复制已完成,每一条染色体具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质丝开始凝缩,但光镜下仍呈单线状。,b:细胞核和核仁增大。,偶线期(zygotene stage/zygonema),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指大小形态结构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相同部位上准确地从某一点开始 相互靠拢,相配成对的过程称联会(synapsis)。 在联会的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 了一种蛋白质的复合物,称为联会复合体(syna-

13、 ptonemal complex) 联会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二价体(bivalent),如n对染色体的细胞中形成n个二价体(人形成23个二价体),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结构相似、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上面载有等位基因的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来自父亲的染色质,来自母亲的染色质,联会复合体,侧生组分,中央组分,重组节,粗线期(pachytone stage/pachynema),a 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变短。 此时,每一条染色体可看到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一对二价体由4条染色单体构成,叫四分体(tetra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

14、id),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姐妹染 色单体(non-sister chromatid),b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交换,这种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局部交换称为互换 (crossingover)。,同源染色体I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II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I的着丝点,同源染色体II的着丝点,四分体,染色体重组,四分体,同源 染色体,交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染色单体,着丝粒,同源染色体配对和染色体交叉,造成基因重组,a 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而缩短,b 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复合体解体, 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后出现交叉(c

15、hiasma)。交叉渐移至两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随时间的推移向末端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端化(terminalization),交叉的存在表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的交换,交叉的存在表明该处已互换了片段。,双线期(dipleotene stage/diplonema),终变期(diakinesis stage),c 核仁(nucleolus)、核膜 (nuclear membrane)消失,中心体复制完成,a 染色体变得最短粗 b 同源染色体仅在端部靠交叉结合在一起,减数分裂过程,1 .减数分裂 I,间期,前期I(细线期),前期I(偶线期),1.同源染色体配对 联会,2.二价体形成,同源

16、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结构相似、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上面载有等位基因的,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1和2的染色质,姐妹染色单体 3和4的染色质,联会复合体,侧生组分,中央组分,重组节,前期I(粗线期),1.二价体四分体,2.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叉。,同源染色体I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II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I的着丝点,同源染色体II的着丝点,四分体,前期I(双线期),1.联会复合体消失,2.同源染色体某些部分分离,前期I(终变期),细线期 :染色体开始凝集,细线状,偶线期:出现联会和SC,二价体,四分体,粗线期:出现交换和重组,双线期:交叉。交叉端化。持续时间长。,终变期:,前 期 ,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 同源染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