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礼仪课程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628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小礼仪课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小礼仪课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小礼仪课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小礼仪课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小礼仪课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小礼仪课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礼仪课程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礼仪课程方案发布时间: 2004年12月22日 人气: 580 责任编辑: admin 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一、学校特点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经过20年的成长,形成了“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的校园文化,树立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风格,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华师大普教研究基地,上海市师资自培基地,上海市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学校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人人成功,个个发展”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求实 创新 和谐 卓越”是我们的校训;“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入教育”是我们的实践;“自信、谦逊、好学”是我们的座右铭,“圆孩子一个欢乐的梦”是我们的承诺。学校重视

2、“家庭、社会、学校”和谐、合力研究,许多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教委和市区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在新的时代强音催进下,我们经过三年的实践摸索,又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小学生礼仪及其文明素养培育的研究,期望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生活中必需的礼仪知识,引导他们的文明行为,做一个“可爱的宝山人”、 “可爱的上海人”、 “可爱的中国人”、 “可爱的世界人”。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更是为一中心提供了施展的舞台,不断扩大的优质资源,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不断成熟的校园文化,必将让一中心不断地飞跃。二、课程目标课程总目标认知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礼仪文化,包括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以及部分国际礼仪文化,懂得文明有礼的好处。2、学会

3、日常交往礼仪并能正确使用。态度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悦纳他人,关爱他人的健康情感,不断提升学生文明有礼的文明素养。实践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实践性、体验性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提高交往能力,形成文明有礼的好习惯。课程目标的设计小小礼仪的课程目标确定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1、“随心所欲”阶段这里的“随心所欲”,并非是指无章无法的操作,而是在回顾过往时,发现在礼仪教育初创时的不够成熟,这是每一个新生事物产生时的必经过程,没有当时宝贵的经验积累,也没有小小礼仪日趋成熟的今天。三年前,针对学生日常行规教育中的不足部分,我们以“实用”为目的,开始在全校进行礼仪教育,作为对行为规范

4、教育的补充。同时也根据年级特点编排了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日常礼仪规范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果认真追究起来,那么“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可以算是小小礼仪最初的“课程目标”了。在实践这一目标时,侧重对礼仪知识、礼仪规范的了解,而且作为兴趣活动,不做评价,没有考查。2、“博采众长”阶段随着市级课题小学生礼仪及其文明素养培育的研究的申报进程,本课程的目标确定也“一波三折”。在这一时期的伊始,我们参考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制定了以下目标: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和造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学习并实践中华传统美德,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并学习国

5、际礼仪。学会交往,悦纳他人,在交往活动中能表现出一中心学生“有礼有节”的文明素养。能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言谈举止。不难看出,此时的课程目标是“德育教育”和“礼仪教育”兼而有之,礼仪教育的特点突现不足,并且其中有些目标的确定拔得太高,在具体操作时是很难检测和评价的。3、“有章可循”阶段根据礼仪教育的实际情况,并参照了符合课改精神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对小小礼仪的课程目标做了以下修改:指导学生学会日常交往礼仪,掌握部分国际礼仪,了解其他民族的礼仪风俗。培养民族精神,实践中华传统美德,能悦纳他人,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一中心学生

6、“有礼有节”的文明素养。通过礼仪课、礼仪社团、礼仪游戏、礼仪争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养成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 这时的课程目标突出了礼仪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也具有相当的“一中心特色”,但在目标的表述上还不够科学和严谨。为此,在听取了进修学院德育室梅元钧老师的意见后,将小小礼仪的课程总目标最终确定如下:了解我国礼仪文化,包括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以及部分国际礼仪文化,懂得文明有礼的好处。学会日常交往礼仪并能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悦纳他人,关爱他人的健康情感,不断提升学生文明有礼的文明素养。通过多种实践性、体验性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提高交往能力,形成文明有礼的好习惯。其中(1)

7、和(2)为认知技能目标,(3)为态度情感目标,(4)为实践能力目标。在具体到劳动礼仪、交往礼仪、交通礼仪不同内容的分级目标时,也遵循“认知技能,态度情感,实践能力”这三方面:劳动礼仪交往礼仪交通礼仪认知技能目 标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性劳动的知识,并能正确运用。知道日常交往的有关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了解行走以及搭乘交通工具时的礼仪知识,掌握正确的礼仪规范。态度情感目 标热爱劳动,有愿意参加各种劳动的愿望。能尊重他人,悦纳他人,关爱他人。能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的秩序,在公共场所能自律。实践能力目 标能在不同的劳动中遵守相应的礼仪要求。能根据具体情境正确运用交往礼仪,遵守礼仪规范 。形成自觉的行为习

8、惯。三、课程内容(一)选择依据中华文化究其渊源是一种“礼文化”。到了今天,全球文化的交流不亚于经济的交流,作为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未来的建设者必须更多地了解全球各国、各民族的礼仪,培育和城市精神建设、城市文明相符的文明素养和民族精神,做“可爱的宝山人”、“可爱的上海人”的基础上,做“可爱的中国人”,做“可爱的世界人”。进入WTO以后,在我们走出国门开阔眼界,迎来国际合作伙伴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国人在文明素养上的种种缺憾。这与我们礼仪之邦的悠久传统格格不入,需亟待改变。在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学校教育在更多地重视学生张扬个性,注重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为

9、数不少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也存在着重知轻礼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出现,不少学生既不知如何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知自己在家庭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对于师长缺乏应有的尊重。礼仪和文明素养既是一种行为,也具有知识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的,而行为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养成的,而我们的礼仪教育,正是期望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生活中必需的礼仪知识,引导他们的文明行为。(二)课程内容举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必修内容劳动礼仪自我劳动会洗手帕、领巾 能自己整理书包、课桌、房间家务劳动会洗餐具 打扫自己的家 公益性劳动认真值日 主动参加社区、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交往礼仪说话礼仪能主动打招

10、呼 会用礼貌用语 会打电话 说话态度随和、不插嘴、不喧哗 学会倾听,能用言语劝慰他人 会用客套语称呼交际礼仪握手礼 做客时的禁忌 借东西应及时归还 聚会上的礼节餐桌礼仪餐前准备 文明就餐 培养好的吃相 餐后礼仪 西餐礼仪交通礼仪行走礼仪文明步行 文明问路 上下楼梯的礼仪搭乘交通工具礼仪乘公共汽车的礼仪,乘电梯,乘地铁,乘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文明乘机,文明乘船选修部分节日礼仪15年级“六一”儿童节 “三八”妇女节 “十一”国庆节 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校园礼仪一年级校园一日礼仪仪式礼仪二年级做文明小观众仪表礼仪三年级认识我的头发,头发的保养,头发的美化馈赠礼仪四年级送礼艺术,花语

11、花意购物礼仪五年级走进超市,购物礼仪须知四、课程实施礼仪课程的实施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基础,采用不同的形式。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所以实施的形式也不同。实施的主要形式为: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争章活动、礼仪游戏等。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学习礼仪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在游戏中学习,在表演中体验,在搜集信息、调查中深究,在观察中感受。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问题也可采用不同的体验方式。学习的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绘画、图片、照片、文字、录象、演讲、游戏、礼仪知识展览、舞台表演等。低年级学生可

12、多采用绘画、图片、照片、游戏等贴近他们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的形式加以表达。高年级的学生则可采用演讲、文字、录象、表演等形式展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各种礼仪,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形成知书达礼的品行,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发展。五、课程评价小小礼仪的评价内容以目标为依据,引进学生评价主体,引发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感,特别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与“过程化”这两大主题。1、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纬度:评价主体多元(评价者可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分别对孩子在校、在家、在社区的劳动礼仪、交往礼仪、交通礼仪作出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可以采用调查、访问、报告、情景模拟、编导表演

13、等对学生礼仪的修养进行亮分)评价内容多元(覆盖知、情、意、行四方面;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思维的创新性、成果展示方式的独到性等方面)2、注重“过程化”评价为每个孩子建立一份“学习档案”即“学习成长记录包” 学习过程档案不仅是一种持续的、自然的评价形式,而且他也可以鼓励学生成为一个能意识自己学习与个人发展的主动学习者。通过承担对学习结果的责任和对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激发学生改变自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而不只是迫于外在的酬赏与压力。教师用于评价学习过程档案的标准可以包括“量化的分数”(是指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搜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据模型或数学方法,作出定量结论的方法。如运用

14、教育统计学或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特征或状态用数字进行描述。)与“质性的评论”(指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采用定性的方法作出价值判断。如运用哲学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搜集、处理评价资料,作出判断,进行定性描述。)从理想的角度看,应该有与被评价学生对应的参照标准。如:其他同年级的学生、学生过去的表现、在礼仪方面具备表率作用的社区人士的期望等。小小礼仪评价方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在班级进行观察轶事的自我评价轶事报告(对孩子在家中的礼仪行为通过一件特别的事例记录下来。)访谈自我反思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具有特殊标准的多媒体作业评价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专题设计检查专题设计的录像带通过“孩子式观察”做心理笔记兴趣问卷正式与非正式的会议测验量表同伴评价参加班级或全校的会议教师自编测验对教师的评价方案调查相关的测验成品自我反思电话联系学期成绩单课程评价书面的评论建立“评价日程表”。这是一种分阶段的评价日程表。通过增强学生自我评价在个人与学业两方面的责任,强调个人智能在评价中的重要性。起点访谈(学期开始)专题设计评价学生访谈和反应学生对成人反馈的反应全校范围的评价程序礼仪学习的成绩单(学期结束)六、课程管理(一)组织管理建立课程管理组织网络,明确工作职责。(二)师资管理教师配备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德育课堂”的阵地之一。任教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