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587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及策略研究课题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 夏艳燕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国际背景:西方的语言教学早就概括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语文教学把说话训练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法国明确规定:根据儿童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培养他们清楚、流畅的口头表述、书面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德国,除了语文教科书以外,还有专门的辅助说话训练的教材说话教育。在美国,从小学到初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发达国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2国内背景:翻

2、开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孔子设立“言语”一科,墨子.尚书篇中对“能言善辩”的提出,到近代王森然、阮真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地提出“说话能力”,发展到新中国成立,1950年公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说话教学占语文教学总课时的15%左右。再到2000年新大纲明确提出“口语交际”,再次把听说能力置于一个重要地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杰出人才,正是靠着自己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国为民立下丰功伟绩。从“唐睢不辱使命”,到“触龙说赵太后”,从“墨翟止楚攻宋”,到“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与百万之师。”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更需要每个人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它更经

3、常的担负起每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甚至成败的重任。为此,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际”,目的就是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3学校背景:我校是一个以语言

4、为重点抓手的双语小学,而低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常会出现用词不当、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由此可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二)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口语交际处于单向活动,缺乏交互性 当前的口语交际课有很浓的说话训练课的色彩。特别是说动物的口语交际课,其操作程序基本分如下三个阶段:(1)录像导入,形象感知。(2)回忆图像,口语表达。(3)选择几种动物,创编故事。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双向的交流,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人说一句,那人说一句等,由于没有

5、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都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口语交际就丧失了它的本质属性。 2口语交际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 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在口语交际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传统教学长期偏重书面语言培养,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很多学生说话不规范,或根本就不会说话。(2)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不敢说。(3)教师的调控技巧不够,让部分学口语交际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让部分学生牵着走,有些学生一连发言好几次,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参与的全体性,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6、 3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 随着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不断形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作为言语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已被广为认同。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也比比皆是。可是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忽视了其在课堂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课堂缺乏纵深延伸,出现散而乱的现象,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纵观小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口语交际教学显示出自身跌宕起伏的命运,从春秋战国时期说学盛极一时至两汉以后说学的消声匿迹,从辛亥革命以后会话、演讲、诵习及辩论的重新崛起到文化大革命的重归沉寂,直至 1986年以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为目的

7、的听说教学才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确立了稳固的位置。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倾向根深蒂固,听说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与同期轰轰烈烈,众多流派百家争鸣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研究相比,口语交际研究还是一个薄弱弱环节,很难找到指导成功实践的成熟理论。在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中首次出现的口语交际教学,作为对听说教学的深化和发展,让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学突破自身樊篱,实现与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也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及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紧迫性。近几年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有很多的学校、课题研究组都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与之

8、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与其他课题研究一样都致力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在研究中关注学生、教师及相关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最终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区别: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口语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改倡导对话式教学,对话教学中包含三方面的因素,教师、学生、资源(包括文本资源、环境资源等),三者之间呈主体式的对话,是新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倡导下的学习方式的一种结构模式。传统的教学只注重借助资源

9、为中介的单向师生互动交流,这种互动进程明显存在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动的局面。打破传统线性单一的互动模式,倡导交互式的互动模式是教学主体化对话的策略。交互式互动模式:从对象来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资源在自主选择中构建认知结构,从方式来说,可以是多向的合作交流。2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口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3交互式理论个体的心智具有独特的个性,个体与个

10、体之间的互动是个性与个性创造性的扬弃,在扬弃中互动发展、创造,这种交互式的互动是推动认识、情感、逻辑发展的动态的模式。它具有多元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多元性体现在交互对象的多元,交互方式的多元,交互情境的多元。选择性体现交互主体的吸收与同化,将信息进行“我化”的吸收,“他化”的同化。本理论对课题的指导意义在于,口语交际的主体在交互多元,对象中、方式中、情境中为自我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可取性信息,并得到同化与发展。4以史为鉴烛之武说秦公元前630年,因为郑国倾向于楚国,对晋国无理,晋侯联合秦国军队包围了郑国。郑国突然情势危急。郑国国君采纳佚之孤伐交之谋,派大夫烛之武至秦国军营,以利害说秦穆公。烛之武说,

11、秦国在晋国的西边,郑国在晋国的东面,秦国越过晋国攻打郑国,这是帮助别人扩张领土。如果郑国在联军的攻击下灭亡了,那么晋国就更加强大,对秦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且晋的兼并野心无止境,今天东攻郑,明天必西攻秦。这番话打动了秦穆公,秦、晋两国的军事联盟由此被拆散。秦国撤退了围郑的军队,还留下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守卫。晋军见失去盟军,不得不解围而去。正是烛之武出色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使郑国转危为安,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四 课题界定1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利用苏教版一至四册练习中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在教学中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努力营造教师、学生、环境

12、、事件以及学生内部的需要等各因素间互动、合作、整体、和谐的良好状态,形成一个有序有效的“生活空间”。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体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3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构建的策略研究是指教师针对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遵循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提出一系列构建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的策略进行研究,使口语交际具有互动性、整体性、前瞻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 研究目标1探索构建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的策略,初步建构小学互动交际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开展交际性练习,

13、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六 研究内容进行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场的策略研究,就是要解决交际内容、交际主体与交际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我们首先预设了以下几个策略进行研究,也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 互动是口语交际的特点,进行口语交际一定要在互动上下功夫,才能体现交际。1增强人际互动的内容设计我们在口语交际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仅仅以成人的眼光来选择,而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选择学生学习、生活交际中共同熟悉,急需又有趣的内容教学,才能使学生想说,敢说。同时交际的内容还要具有可交流性,避免

14、内容单一、确定的“看图说话”式或简单是非关系的内容,才能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思考与表达,体现出交流的价值,激发起交流的兴趣。2增强人际互动的教学方法(1)成功导入互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交流,弘扬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达到训练的目的奠定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借鉴运用教学书的基础上,多发挥自己的才智,大胆创新,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特点的导入法。给学生营造交际氛围,激发学生敢于敞开心扉来表达自己的见解。(2)创设互动情境“情以物适”,口语交际要淡化课堂气氛,强化生活气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自由表达的氛

15、围,让学生在情境中交流。只有在课堂的整个环节创设情境,才能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3)多种互动交际方式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训练的特点,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的人际互动方式主要表现在:生生互动: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师生互动:主要是教师转换角度,与学生融为一体,做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开展平等交流,让学生成为真正主人。群体互动:主要是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式的集体讨论,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人景互动:主要是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等之间的互动。(4)良好交际习惯在口语交际中,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之后,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作出应答,同时注意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3增强人际互动的评价口语交际提倡互动,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针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等进行精当指导,重视评价。并可以让学生作评价主体,再次形成互动,培养更高要求的互动。七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八 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6/52007/2搜索资料,选准研究角度,撰写研究方案。申报。2实施阶段:2007/32009/10按计划实施研究;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