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327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统计学课件chap4章节(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社会教育统计,回顾: 第三章 社会生活统计,第一节 居民收入统计 居民收入总额、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统计 第二节 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统计 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结构统计 第三节 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评价 代表性指标说明法、综合指标值法、图表集法、购买力平价法、汇率法与购买力平价法的比较、国际比较项目,第四章 社会教育统计,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2005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 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 第三节 教育结构统计 第四节教育经济效益统计,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育统计范围 三、教育机构

2、数目统计 四、教职工数量与水平统计 五、学生人数统计 六、教育事业支出统计,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 提,教育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来自社会人才支持 “软件”:教师 2来自社会“物质”支持 “硬件”:教学及配套设施 3来自社会的资金支持 对软件与硬件的支持,1是促进不同子系统所累积和创新的产品、制度、知识、观念进行社会传播,为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必要的准备条件和社会环境。 2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通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互

3、促进、共同发展 1社会对教育的适应性 2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二、教育统计范围,1、狭义教育 人的一生:孩提期、教育期、就业期、退休期 狭义教育将“教育”仅仅限定在人生全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教育的客体:青少年 教育的主体:正规的学校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 教育内容:一般文化知识和某方面的专业技能 教育目的:“传道、授业、解惑” 教育方式:以学校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二、教育统计范围,2、广义教育 广义教育是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生涯教育。又称终生教育。,教育的客体:全体社会成员 教育的主体:正规的学校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

4、非正式教育机构以及具有教育职能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部门 教育内容:一般文化知识和某方面的专业技能 教育目的:培养人才 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讨论、自学、辅导、函授等,终生教育:学前、就业前、就业、离业教育期,学前教育期 即婴幼儿教育,指对尚未进入小学的婴幼儿施行的教育。受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影响。 城市:托儿所;农村:家庭教育 就业前教育期 即普通学校教育,也称学历教育 初等普通学校教育:小学 中等普通学校教育: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或技校 高等普通学校教育:大专、大本、大学研究生院 就业教育期 即成人教育 一般成人教育:指对尚未取得中等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员或无业成年人所施行的教育。 分学

5、历教育(电大、自考、函授)和非学历教育(技能) 继续教育:各国有不同理解,我国: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人员。如会计师、经济师 离业教育期 即老年教育,又称“银发教育”, 指离开就业岗位、享受养老金待遇的离退休老年人施行的教育 非正规教育、丰富生活。如:书法美术、花卉园艺,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二、教育统计范围,3、从教育事业的主办单位来看 教育部门办教育 其他部门办教育(国有厂矿企业、事业单位) 集体办教育(如由乡、村、街道集体单位) 合作办教育(社会机构、团体、产业界与学校) 个体办教育(如私立学校) 4、从教育的规范程度来看 正规教育:由学校主办、有完整课程体系的教

6、育。 如:小学、中学、大学 非正规教育:由学校以外的单位主办、没有完整课程体 系的教育。如:婴幼儿英语学习班、器乐学习班。 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三、教育机构数目统计,1、学前期教育机构 指对尚未进入小学的婴幼儿实行教育的机构。 托儿所: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以保育为主。 幼儿园:三至六周岁的儿童,学前教育。 2、初等普通教育机构 指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学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 3、农业、职业中学 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小学或初中毕业生、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进行的学校。 包括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4、中等普

7、通教育机构 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招收小学或初中毕业生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 包括 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高中、中专、技校、师范、职高) 完全中学:指高、初中合设的普通中学 一贯制中学:中小学一贯制 重点中学:重点 5、中等专业教育机构 经批准,招收初中毕业生(或部分高中)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实施中 等专业教育的学校。 中等技术学校:工、农、林、医、财经、政法、体、艺专业学校 中等师范学校:普通、民族、艺术体育、外语、幼、特殊师范学校,三、教育机构数目统计,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6、普通高等教育机构 分为:综合大学、理工大学、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

8、、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短期职业大学 7、培养研究生的单位 8、成人教育机构 包括成人高等、中等、初等学校 9、其他教育机构 工读学校:由教育部门、公安部门联合设立,对因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而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受教育的青少年进行的一种半工半读式的特殊教育机构。 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三、教育机构数目统计,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四、教职工数量与水平统计,1、反映教师数量的主要指标: 教职工数:在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固定教职工人数,不含临时工和代课教师。 专任教师数: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不含兼职和代课 行政人员:从事行政和教学业务管理的工作人员。 2、反

9、映教师水平的指标 专任教师职务构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专任教师学位(或学历)构成:博士、硕士、学士 3、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性别差异分析(课本158页:1997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女教职工),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五、学生人数统计,1.毕业生数:取得毕业证的学生数,不包括结业生和肄业生数。 2.招生数:按国家计划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不包括留级生和复读学生数。 3.在校生数:具有学籍的 反映在校生规模 下学年在校生数 =本学年在校生数-本学年毕业生数+下学年招生数,第一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六、教育事业支出统计,1.教育事业经费:一般性经常指出 如:工资、福利、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等

10、2.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 3.一个相关问题:教育费用,“子女教育费用需求已成家庭理财的第一需求” 2005年2月http:/ 居民储蓄目的依次是: 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预防意外,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教育事业基本情况(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 一、从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看教育发展水平 二、从教育普及程度看教育发展水平 三、从教育投资水平看教育发展水平 四、教育发展水平变动统计 五、女性人口受教育机会均等性分析,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一、从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看教育发展水平,1.平均受教育程度 概念: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域范围内特定人口总体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一

11、、从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看教育发展水平,2.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概念:指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或12)岁及以上人口总体的百分比。 文盲和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包括中专)、 大学(包括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国人口的文盲率到2000年的“五普”时,已经降低到了7%左右。但各不同地区的文盲率却有显著的差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文盲率较低,绝大多数省份都在5%以下,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文盲率却较高,西藏的文盲率甚至于在32.50%左右。其他如青海、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安徽的文盲率都在10%以上。,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一、从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看教育发展水平,3、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 平均每万

12、人口在校学生数和大中小学学生构成(中国统计年鉴2004)21-17 http:/ 人口年龄构成 历史 (造成大规模低文化水平人群),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二、从教育普及程度看教育发展水平,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概念:指调查范围内已入小学学习的学龄儿童占校内外学龄儿童总数(包括弱智,不包括盲聋哑儿童)的比重。 公式: 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21-16 http:/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二、从教育普及程度看教育发展水平,2.学生巩固率 概念:某一学年内,自始至终读完一个学年的学生数与学年初开始时在校学生数的比率。 公式:,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二、从教育普及程度看

13、教育发展水平,3.各级毕业生升学率 概念:高一级学校招生人数占该级毕业生人数之比。(有可能大于100%) 公式: 我国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2004中国统计年鉴):21-16 http:/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三、从教育投资水平反映教育发展水平,1.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获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反映教育事业的地位及受重视程度 2.教育投资增长速度 概念:教育事业费用增加额占基期教育事业费用比重。 教育发展超前性: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有利 教育发展落后性: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不利 3.人均教育事业经费 概念:教育事业经费与年平均总人口或年平均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反映:教育

14、事业的发展状况和经费充裕程度。 一般情况下,人均教育事业经费越高越好;但过高也不好(可能是教育投资利用率低下,或教育投资去向不合理)。,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四、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从动态上揭示教育发展方向及变化规律 (包括绝对数与相对数) 平均受教育年限变动幅度(比率) 报告期 基期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变动幅度(比率) 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变动幅度(比率),第二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五、女性人口受教育机会均等性分析,阅读提示: 从性别角度看女性受教育机会 从地区角度看女性受教育机会 从城乡角度看女性受教育机会 不同教育水平女性的择业机会,第三节 教育结构统计,一、教育结构分类 二、宏观纵向教育结

15、构统计 三、中观教育结构统计 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延长就业前教育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第三节 教育结构统计,一、教育结构分类,第三节 教育结构统计,二、宏观纵向教育结构统计,宏观教育结构中,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递进的教育程度级别 他们达到的水平以及配置比例,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结构的优化程度, 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三节 教育结构统计,二、宏观纵向教育结构统计,1.宏观纵向教育结构统计指标 (1)初等教育程度、中等教育程度、高等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全国人民的学历构成(累积结果)。其中总人口是6岁(或12岁或25岁)以上人口 (2)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和大学入学率 反映现实条件下各级教育的普及程度。 (3)每万人口中三级(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三级(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比重 反映正在接受教育的人口数 (4)小学、中学或大学在校生人数的构成 反映在校生中各级受教育人口的比重,第三节 教育结构统计,二、宏观纵向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