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9045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8.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课件第四章(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述,一、油气运移概念及证据,油气运移的证据:,二、油气运移的阶段划分,初次运移 : 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 或运载层(输导层)的运移,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储集层或运 载层以后的一切运移,若对整个油气运移来说 ,则是一个几乎同时存在的连续过程,根据时间顺序和介质条件的变化,可将油气运移分成两个阶段:,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三、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渗滤、扩散,四、岩石的润湿性,五、油气运移临界饱和度,地静压力: 由上覆沉积物的基质和孔隙空间流体的总重量所引起的压力,又称静岩压力:s=rgh (s-静岩压力;h-上覆沉积物的厚度;r-上覆沉积物的平均总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 静岩压力

2、实际为由颗粒产生的有效压力()和孔隙流体产生的流体压力(p)之和 s=+p,地静压力梯度:指每增加1米沉积物所增加的压力,pa/m, 约为0. 2 3105Pa/m,六、地静压力、地层压力、静水压力、测压面,第二节 油气初次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页岩类沉积物随深度增加各种物理参数的变化,阿尔及利亚储集层上覆页岩生油层中 烃类,胶质,沥青质含量分布,游离相运移中烃源岩对油气初次运移的色层效应,3、初次运移相态演化,1.压实作用 2.流体热增压作用 3.粘土矿物脱水作用 4.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5.渗析作用,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1.压实作用,砂泥岩互层剖面中压实流体的运移方向,砂泥岩

3、互层剖面:流体的运移方向是由页岩到砂岩。 砂岩压实流体不能进入泥岩,只能在砂岩层中做侧向运移。 碎屑岩沉积盆地:压实流体总是由泥岩向砂岩运移,由深部向浅部、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正常压实流体总体运移特征:,泥质岩类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减小,导致孔隙流体承受了部分上覆沉积负荷,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相应的静水压力的现象称欠压实现象。,1.2 欠压实,正常压实带(NC)和欠压实带(UC)上 伏沉积物负荷压力(S)流体压力(p)及 颗粒支撑的有效应力()关系图,欠压实带中流体的排出方向,剩余压力差驱动孔隙流体向低剩余压力的方向运移; 孔隙

4、压力超过泥岩的承受强度产生微裂缝微裂缝排烃释放超压,恢复正常压力。,欠压实泥岩流体总体运移特征:,混合压实带中流体排出方向(据李明诚,2004),流体沿剩余压力变小的方向运移。,2. 蒙脱石脱水增压作用,蒙脱石脱水与流体异常压力的关系(阴影区:蒙脱石大量转化带),地层压力突变带位于蒙脱石转化带内,准噶尔盆地盆参2井粘土矿物转化与异常高压的关系,3.流体热增压作用,水的压力温度密度(比容)的关系曲线,正常压力带的三个地温梯度情况下,水的比容与深度关系,烃源岩干酪根生烃过程孕育了排烃的动力, 干酪根形成的大量油气和水体积大于原干 酪根体积。这些流体不能及时排出时 Pf增大异常压力排烃作用。 甲烷等

5、气体的形成对Pf和排烃影响最大。 使烃源层Pf,以致产生微裂缝排烃。,4、有机质的生烃作用,关于甲烷等气体的生成,由固态高分子量的Kerogen气态小分子量的:CH4、CO2等,孔隙流体V。 随D、T,气体膨胀系数是油的4倍,是水的20倍,是岩孔的800倍。 埋藏较浅时:大部分气体以分子扩散或者溶于水形成逸散到地表。小部分于储层适当部位聚集起来,排替水,形成气藏。这对Pf影响不大。随Z、T,Kerogen成熟过成熟阶段,此时,产生的CH4及其它气体量大,而孔隙水已被气体饱和,大部分呈游离气。这不但占据孔隙空间,还会阻塞水流通道,使水排不出去。,渗析作用是在渗透压差作用下流体会通过半透膜从盐度低

6、方向向盐度高方向运移,直到浓度差消失为止的过程。含盐量差别越大,产生的渗透压差也越大。,5、渗析作用,6. 其它作用,构造应力作用、 毛细管压力、 扩散作用、 碳酸盐岩胶结和重结晶作用,源岩低成熟-未成熟阶段:孔隙和微层理面; 成熟-过成熟阶段:微裂缝为主。 异常高流体压力导致源岩形成微裂缝。,较大孔隙、微层理面、构造裂缝与断层、微裂缝、缝合线、有机质或干酪根网络。,三、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干酪根生成烃类过程中,微裂缝的形成与烃类的注入 (据Ungerer等,1983),异常高流体压力能导致烃源岩形成微裂缝。当流体压力超过静水压力的1.422.4倍时,岩石就会产生裂隙。这种微裂缝具有周期性开启

7、与闭合特点。,含有有机质粘土加压实验,表示微裂缝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四、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和距离,石油:有机质热演化成熟阶段 天然气:多期,大量生气之后 排烃门限:达到排烃所需的饱和度,1、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排烃有效厚度:烃源岩中的油气能有效排出的厚度。 只有与储集层相接触的一定距离内生油层中的烃类才能排出来。 生油层有效排烃厚度约为28m(上、下距储集层各14m)。 厚层块状泥岩源岩层排烃不利,相当一部分厚度对初次运移排油无效。,2、初次运移的距离,正常压实排烃模式 异常压力排烃模式 扩散模式,五、油气初次运移模式,油气初次运移可以归纳为三个模式:,六、排烃方向和烃源岩有效排烃厚度,控制排烃

8、的因素分析,第三节 油气二次运移,一、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和流动类型,2、二次运移的流动类型,动力:浮力、构造应力、水动力、扩散力 阻力:毛细管力、吸附力、水动力,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阻力,奇尔曼.A.希尔的一个试验的三个连续阶段,说明浮力的作用与油滴数量的关系,盒子长1.83m,厚约10cm,宽约30cm,内装满浸水的砂子: a:将三堆油注入水浸砂中,每堆油大小约10cm,互不连结,浮力不足,油滴停滞不动; b:加入一些油,使三堆油互相连接汇合,其上部有指状油流开始向上浮起,油堆体积增大,浮力随之增大,足以克服阻力,而上浮运移; c:几小时后,整个油堆都上浮运移到盒子的顶部聚集,在下部只残

9、留了很少很小的油滴。,图: 在相同球形颗粒呈菱形堆积的储集层中,油 柱的临界高度与储集层参数之间的关系,纵:油柱临界高度 横:颗粒直径大小:油水密度差 如当为0.2,储层颗粒直径0.2mm时,油柱的临界高度为1.524m(5ft),即油柱高度超过1.524m时,石油将在储集层内向上运移;若储集层颗粒变细,石油向上运移需要油柱高度增大。,运载层中油气在静水条件下的二次运移,水动力,图: 水平地层中油气在水动力推动下的运移,石油二次运移的条件: 水动力 毛细管阻力,水平地层,倾斜储集层,折算压力:测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 相当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A点的折算压力 PP

10、A h1wg(hA h1)wg,流动方向:从折算压力高向折算压力低的方向。,用折算压力确定水流方向,图:一口井中三个含流体的储集层,具有不 同的测压水面高度时,流体流动的方向,B层水压面最高为hb,A层水压面次之为ha,C层水压面最低为hc,即hbhahc。在有通路的情况下,B层的流体将向A层、C层中流动,构造作用力为油气二次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3、构造作用力,构造作用力: 由地壳运动造成的各种地质构造应力。,构造应力促使岩层变形或变位,造成褶皱和断裂,地层发生倾斜,形成裂缝,并驱使地层中的流体发生运移。,三、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与输导体系,1、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横穿断层运移与沿断层面垂向运

11、移示意图 (据R.E.Chapman,1983修改),运载层的组合关系 a储集层间的组合;b储集层与断层的组合;c断层间的组合; d不整合与储集层的遮挡组合;e储集层与不整合的超覆组合;f不整合间的组合,2、油气输导体系,(2)输导体系类型,2)按主要运载层类型分类: 储集层输导体系、断裂输导体系、不整合输导体系、复式输导体系,(3)优势运移通道与有效运移通道,四种油气运移优势通道通道:,油气沿着渗透性最好、阻力最小的路径运移(运移高速公路)。 总方向:盆地中心边缘或中央隆起带, 深层浅层 主要指向:生油凹陷中或邻近地区长期继承性 发育的正向构造带。,四、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方向和距离,1.运移

12、主要方向,松辽盆地下白垩统生油中心与油气富集关系图 1生烃强度等值线,2地温梯度等值线,3油田,4凹陷边界,构造背景与油气二次运移区域指向的关系,图:济阳凹陷下第三系生油中心与油气富集关系(东营凹陷部分) 1地层剥蚀线,2生烃强度等值线,3油田,(1)封盖层的形态和产状对二次运移路径的影响,不同的封盖层形态运移特征不同。,不同的断面形态运移特征不同:凸面主要起汇聚流的作用;凹面主要起发散作用,不利于油气聚集。,(2)断面形态和产状对二次运移路径的影响,(3)不同形状的盆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模式,2、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我国部分含油气盆地油气运移距离,五、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第四节 油气运移的

13、研究方法,一、利用流体势分析研究区域油气运移方向,3、势梯度与流体运移方向,图:静水环境中,作用于单位质量水.油.气三者的力场强度,静水环境:,图: 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作用与单位质量 水油和气上的各种力的向量分布及力场方向,动水环境:,图:单斜输导层中,下倾水流条件下油与水的运移方向,在水动力作用下,油、气、水沿着各自势减小的方向进行流动,水势w= gZ+P/w 地层压力 P =w(wgZ) 将P表达式代入油势: o = gZ+P/o o= gZ+w(wgZ)/o = (w/o)w(wo)/ogZ 因为w = gh w ;o= gho 所以 hog = (w/o)hwg(wo)/ogZ,4、

14、相对流体势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UVZ方法:,hog =(w/o)hwg(wo)/ogZ,同乘以 o / (wo) ,把高程Z独立出来: o/(wo)ho =w/(wo)hwZ 令Uo o/(wo)ho ;Vow/(wo)hw 上式变换为:UoVoZ; Uo是油相对于水的势,Vo是水相对于油的势; 对于天然气而言:UVZ,某背斜构造的U0,V0,Z0平面图实现过程,A:等Z图(构造平面图),等高距为100m、向东南倾伏,某背斜构造的U0,V0,Z0平面图实现过程,B:等水势平面图,并叠加在构造图之上,某背斜构造的U0,V0,Z0平面图实现过程,C: w1、o0.8、 w/(wo)5 的等Vo平面

15、图,某背斜构造的U0,V0,Z0平面图实现过程,D:由UoVoZ得出的Uo平面图,流体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1、油气在地层中的运移还受到毛细管压力的影响; M. K. Hubbert的流体势忽略了毛细管阻力的影响。 2、 M. K. Hubbert的流体势表达式中的压力是实际地层压力。 3、运用流体势分析时,注意要在同一个储集层压力系统中进行。,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气运移 1、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研究石油的初次运移 根据剖面上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确定烃源岩排烃情况,2、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研究油气的二次运移 生物标志化合物、正烷烃、碳同位素、族组分等地化指标,进行油源对比,追索

16、油气来源; 储层中原油的物性变化和储层沥青的分布特征判断石油运移方向。,层析作用:沿着运移方向,石油被矿物选择性吸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规律性变化。 (1)非烃化合物逐渐减少。非烃化合物最易吸附于矿物的表面或溶解于水中。 (2)高分子化合物和芳烃含量减少。高分子化合物易吸附,芳香烃比正烷烃和环烷烃的极性强。,(3)某些生物标记化合物有规律变化。如甾烷的5,14,17异构体比5,14,17运移快, 甾烷/ 甾烷比值由小变大。,(3)13C/12C比值逐渐降低。芳香烃中13C/12C的比值高于烷烃和环烷烃;13C比12C吸附能力强,12C相对运移快,使13C/12C比值减小。 (4)石油密度、粘度降低。,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带油气运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