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4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971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4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心理学4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心理学4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心理学4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心理学4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4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4章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社会角色,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一、角色的定义 科学的角色定义包括三种社会心理学要素: 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 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二、角色的分类 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4、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5、根据角

2、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6、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第二节 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大体有两种取向: 结构角色论的代表是林顿,他认为角色概念是用作构造其关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石。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过程角色论的代表则是特纳,他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 斯特里克则提出了一个较典型的融合方案。,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一、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

3、个方面,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一是学习角色技能。 对于角色学习,可以这样从总体上来理解。首先,角色学习是综合性学习,其次,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最后,角色学习是随着个人的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一)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他的“戏剧理论”。 (二)心理学视角:技术与手段。是指将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

4、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三、角色冲突 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 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有角色规范化、角色合并法和角色层次法。,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四、角色偏差 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角色偏差现象十分复杂,行为偏离社会期望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实质是个人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其所受到的外部对待、评价与角色期望、其内在的自我概念系统、动机机制以及表现于外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

5、都偏离了特定社会身份要求的一般模型。,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一、两性差异 生理差别、心理差异 二、性别角色差异 1、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侵犯行为、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 2、智能方面的差异:智力、语言能力、运动技能、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 3、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三、性别差异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 。 文化人类学理论: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 认知社会化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 性别发展阶段论: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