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88859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X 页数:233 大小:50.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233页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2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系统(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血液循环生理 Physiology of Circulation,孙永波,1. 心动周期与心率的关系 2. 心脏泵血血功能及其评价 3.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4. 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静脉血压特点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5. 微循环血流通路及基本功能 6. 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其生理意义 7.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学习要点,第一堂 2学时理论课,教学目标,一、如何描述心动周期与心率的关系? 二、怎样阐明心脏把血液射入压力较高的动脉的? 三、如何解释压力很低的静脉内血液返回心脏? 四、血液在心脏内单一方向的流动是怎样实现的?

2、 五、如何表述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预习诊断与问题解惑要览:,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aon )概述,一、概念 在心脏的动力驱动下,血液在循 环系统中沿一定方向做周而复始地流动, 称为血液循环。,Heart pump,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主动脉,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肺循环,体循环,完整血液循环体系示意图,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泵血,(内分泌),循环,三、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 即通过循环实现了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 2.调节功能; 3.免疫、防御功能。, 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 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分为收缩期 (

3、 systole )和舒张期 ( diastole )。由于推动血液循环的主要力量来自心室的活动,故将心室的收缩期 、舒张期分别称心缩期、心舒期。,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和心率,1. 心动周期 ( cardiac cycle )-重要知识点,子情境一 心脏生理,心动周期时限60秒心率(75次分)0.8秒 时相划分如下:,全心舒张期:心室舒张开始至下一心动周期心房收缩开始止的时限,约占心动周期二分之一的时间。,心房,心室, 心动周期的时限及时相划分,(一)心动周期和心率,a.收缩期短于舒张期; b.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 c.房、室各自收缩、舒张交替进行; d.全心舒张期占心动

4、周期的1/2。,心动周期的特点:,(一)心动周期和心率,生理性变异: 年龄:婴幼儿心率较快,新生儿达130次/分以上,老年人平时心率较慢; 性别:成人女性较男性心率稍快; 生理状况:休息或睡眠时心率较慢,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较快。 体质:强壮者心率较慢;瘦弱者心率较快。,听听我的心跳!,62,85,120,186,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频率)称心率。 正常值:成年人为60 100 次 / min,平均75 次 / min。,2.心 率-知识点,(一)心动周期和心率,3.心率变化对心动周期的影响:,PBL知识点: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及舒张期均缩短,但后者缩短显著;反之,亦然。心率

5、变化主要影响舒张期的时限。,从图示可见:无论心房的心动周期,还是心室的心动周期,都是收缩期短于舒张期,故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期的时限。,(一)心动周期和心率,重要知识点/考点的标注,1 心率及其生理性变异,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心跳频率,简称心率。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60100次/分,平均为75次/分。 婴幼儿心率较快,新生儿可达130次/分以上,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至1516岁时接近成年人水平;老年人平时心率较慢;成人女性较男性心率稍快;同一个体在休息或睡眠时心率较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较快。这些均为心率生理性变异,重要知识点/考点的标注,2 心动周期概念、时相划分及

6、其意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心脏每一心腔的心动周期均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正常心脏的活动是由一连串的心动周期组合而成,故心动周期是心脏机械活动的基本单位,并且在心动周期中左、右心房或左、右心室的活动是一致的,即几乎同时收缩或同时舒张,3 决定心室充盈量的主要因素,心室充盈的70%来自全心舒张期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30%来自房缩作用,1.心缩期与射血过程:以左心室为例,(二)心脏的泵血过程,等容 收缩期 0.06秒,左室泵血过程,2. 心舒期与充盈过程:,左室充盈过程,(二)心脏的泵血过程,等容 舒张期 0.06秒,PBL知识点:心室充盈是指静脉回流经

7、心房入心室的过程。心室充盈量的70%来自全心舒张期心室“抽吸”作用;30%来自房缩作用。,PBL知识点题例反馈,1.心率加快使心动周期缩短最明显的是( ) A.房缩期 B.室缩期 C.室舒期 D.射血期 E.房缩期和室缩期 2.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关闭之前的时期为( ) A.房缩期 B.室缩期 C.室舒期 D.射血期 E.房缩期和室缩期 3.心室射血期,心瓣膜活动是( )A.动脉瓣关闭 ,房室瓣关闭 B.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 D.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开放 E.以上都不是 4.心室充盈主要由于( ) A.房缩挤压 B.血液重力 C.呼吸运动胸内负压抽吸 D.心室舒张,

8、室内压降低的抽吸作用 E.以上都不是 5.心室射血期正确的是( )A.动脉瓣开放 B.房室瓣开放 C.室内压小于房内压 D.室内压小于动脉压 E.室内压下降,搏出量 舒张末期容量 收缩末期容量 (6080ml)(145150ml) (7080ml),(正常约为55%65%),(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输出量-重要知识点,1.每搏输出量( stroke volume )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入大动脉的血量(左、右心搏出量基本一致)。,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 )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称射血分数。,一、心脏的泵血功能,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左、右心输出量基本

9、一致)。,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 搏出量 心率 ( 4.56L/min) ( 70ml ) ( 75次min),2.每分心输出量( minute volume ),(静息)心指数(cardiac index ) 指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出的每分输出量。 正常值: 2.0 4.0 Lmin m2 成人一般约 3.0 3.5 Lmin m2,PBL重要知识点心输出量的生理意义: 在动脉始端至心房建立一个方向不变、逐渐降低的压力梯度。,(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输出量,6.心输出量叙述错在( ) A.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量 B.随机体代谢情况而变化 C.安静时成人约5L D.与心

10、率无关 E.有心力贮备 7.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为( ) A.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输出量 E.射血量 8.心指数等于( ) A.搏出量/体表面积(m2) 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m2) C.体表面积/心输出量 D.搏出量/心输出量 E.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9.下列关于心输出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侧心室收缩一次射出血量为搏出量 B.正常人心输出量与静脉回心血量动态平衡 C.每分输出量为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D.左心室输出量高于右心室 E 左、右心输出量基本相等,PBL知识点题例反馈,心力贮备=,心率贮备,搏出量贮备,收缩期贮备,舒张期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

11、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贮备。,3. 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心力贮备先动用搏出量贮备,后动用心率贮备。,(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输出量, 心率贮备,75180200次/min (22.5倍),舒张期贮备:心室最大舒张,可使心舒末期容积由145 ml 增至160 ml ,依此所增加的射血量:145160 (15 ml), 搏出量贮备,收缩期贮备:心肌最大收缩,可使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由75ml减至20ml,依此所增加的射血量:7520 (55 ml),心力贮备,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重要知识点,心率 搏出量,搏出量调节,心输出量调节,异长的调节,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后负荷动

12、脉血压 心肌收缩能力等长的调节,(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输出量,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量, 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异长自身调节),搏出量的调节,前负荷增加,即心舒末期容积,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反之,亦然。,心输出量的调节,若前负荷过大,即心舒末期容积过大,则心肌收缩无力,搏出量减少。, 后负荷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升高 (后负荷增大),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后负荷减小),搏出量增加,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期相对延长,心输出量的调节,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的内在收缩特性称心肌收 缩力。其受神经、体液因素影响,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搏出量,搏

13、出量,心输出量的调节,a 肾上腺素 心肌收缩能力 b 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能力,c 心衰心肌收缩能力 d 迷走神经 心肌收缩能力,心率对每分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加快:一定范围内,心率( 不180 次分) 搏出量不变 心输出量 。 心率180次min 心舒期缩短显著,心室 充盈不足,搏出量显著 心输出量 心率减慢:一定范围内,心率 不40次分) 搏出量 心输出量不变或 。 心率40次min 搏出量不再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的调节,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不含( ) A.前负荷 B.后负荷 C.心率 D.心收缩力 E.心房舒张初期充盈量 11.心脏前负荷是指( )A.血液重力 B.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14、 C.动脉血压 D.心肌收缩力 E.心室收缩末期压力 12.心肌后负荷指( )A.初长度 B.动脉血压 C.心输出量 D.静脉回心血量 E. 血液重力,PBL知识点题例反馈,5 心脏泵血功能的衡量指标,心脏的重要功能是泵血,其衡量指标是每搏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侧心室收缩一次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健康成年人安静时为5565。 2. 每分心输出量和心指数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亦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通常把空腹和安静状态下,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

15、出量称为心指数。,重要知识点/考点的标注,重要知识点/考点的标注,6 心输出量的生理意义,足够的心输出量,其意义在于足够的心输出量进入大动脉可建立一个从动脉始端至心房方向不变的逐渐降低的压力梯度,在此压力梯度驱动下,使血液于心血管内沿一定方向环流不息。,7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凡能改变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心输出量。 搏出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前负荷)、动脉血压(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 心率明显变化对心输出量也有明显影响。,PBL重要知识点活学活用-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基 本病理生理变化包括以下三点,即前负荷过大、心缩无力和后负荷过大。 辨证施治:可以应用利尿剂减小前负荷;用强心甙加强心肌收缩力,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可以加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后负荷。,心力衰竭,前负荷过大,利尿剂,强心甙,血管扩张剂,小结一:心脏的泵血示意,心动周期各期压力、瓣膜活动、血流方向、室内容积的变化,小结二:,1.心输出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搏出量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静脉回心血量即前负荷)与心室射血能力,后者又与动脉压力(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有关。 2.心输出量的生理意义:在动脉始端至心房建立一个方向不变、逐渐降低的压力梯度。,小结三,1.压力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