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9107663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复习回顾:,1. 当代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如何? 2. 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二者有何区别? 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3. 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什么?,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

2、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必修三文化生活 9.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福建福安高级中学,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课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知道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3. 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者和践行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系。 4. 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措施。,初级目标-梳理知识 夯实基础,阅读课本, 根据以下提纲自主学习,勾画、标记、熟读以下问题:,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3、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形成: 2.作用: 3.内涵: 4.措施:,X,X,X,判断分析,X,X,X,中级目标-深化知识 突破核心,X,X,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 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知识回顾:,说一说,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原因?,观点一 “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请饬全国祀孔仍行跪拜礼 观点二 “巨大的文化遗产,已经变成了巨大的文化包袱,巨大的文化优越感变成了巨大的负罪感”“崭新的文明,它不可能再从黄河里流淌出来”。 河殇 观点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4、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毛泽东 (1)上面两种观点属于什么思潮?你是如何看待的? (2)观点三表明了什么?,探究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1)形成和发展: (2)作用:,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5、观看视频,关注视频重点内容,结合教材内容 探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具体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够保证不失本色,保持社会主义性质) 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能够凸显民族本色,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能够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防止出现物质极大丰富,而精神上缺钙的现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1.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

6、文明协调发展。 2.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5.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归纳: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提醒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个很笼统的问题,结合教材其他知识还可以这样补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作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掌握

7、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情感升华 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艺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

8、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过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畅所欲言: 你能否想到哪些属于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例子?,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 )来源:学科网ZXXK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活力 先继承后发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B C D,解析:建

9、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符合题意;先继承后发展观点错误,错误;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不是一切文化,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D,高级目标-典例演练 巩固提升,2星光大道栏目以“百姓自娱自乐”为宗旨,表演形式以唱歌为主,为大众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使大批星光大道的忠实观众们都参与到唱歌的大军队伍里去。这样做( ) 能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发展高雅的文化,反对通俗文化 能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10、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以观点错误;表述错误;均符合要求。 答案:D,B,3. 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 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活力, 树立文化自信 A B C D,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流行乐填上古诗词,古诗词谱上新曲调,由一组经典传唱人献演,而后由专家与音乐人组成的鉴赏团普及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这是新节

11、目的形式。 节目响应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绝大多数歌曲都是原创。总导演田梅说:“节目注重时代性和时尚性,时代性是几千年的古诗词,时尚性就是当下的音乐。我们是在为传统古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不是沿用,更要创造,才更能让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 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掀起了全民“诗词热”,节目中的多首歌曲泪目刷屏。梁俊等演唱(古)清代袁枚、(今)二水创作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那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间走进千家万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华优

12、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依据。,答案: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华文化经典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和人的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使中华文化经典促进新时代的发展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美好人生。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使中华文化经典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