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5787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数学教材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天台县福溪街道石塘徐小学 许穆飞人教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学实验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具有直观性、现实性、趣味性等,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观地展现知识,再现情景,有助于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知识。插图呈现方式各不相同,这需要教师去用心体会,挖掘插图中蕴藏的丰富内容,发挥其功能。一、插图的类别及特点人教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学实验教科书中编排了约950幅插图,均为彩图,占了第一学段数学教材的一半以上的页面。这些插图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事物性插图;一类是情景性插图;一类是拓展性插图。主要几种插图占总

2、数的比例事物性情景性拓展性.插图的特点:.直观性:是具体的事物图片,是沿着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逐渐向抽象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利用插图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现实性:以学生的生活场景为主,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趣味性:有些描述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场景;有些展示的是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或童话人物形象。这些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丰富了学习数学的情感。.可操作性:来自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教师和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演绎图画中的场景。为教师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

3、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景提供了方便。二、插图的主要功能:1.铺设学习情境、进入新课的桥梁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熟悉的情境中,他们就能够自觉地、顺利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会看图,但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插图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教学中,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3. 开启学生的数学素养弄清算理是数学学习的重点,是学生今后正确思考数学问题,掌握合理学习方法,形成良好数学素养的关键。算理的探索过程又是数学学习的难点,它往往是以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贯穿整个过程的,

4、而逻辑思维的顺利进行又是以形象思维做为铺垫的。因此,凭借插图的直观形象性,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从而使知识进一步深化,以至完全内化,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数学概念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大都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和直观图形的观察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例如:“0”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单凭语言讲解很难使小学生建立起“0”的概念。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组插图的观察比较进行教学:插图中第一盘有个桃子,就用数“2”表示;第二盘有个桃子,就用数“1”表示;第三盘一个桃子也没有,就用“0”表示。虽然不要求学生说出“0”是空

5、集的基数,但通过对插图的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到“0”这一概念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促进练习活动的动态生成许多例题、练习的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信息的干扰,学生说的答案,对图义的理解不是教师预料中的结果,此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的错误,但要引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其中的道理,使教学达到最佳状态。建构完整的课堂生活情节很多插图提供的情景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教师无论在导入、新授、反馈练习、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围绕插图进行教学。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一课时,我们可以用课本中的情境图为原型,设计成学校开运动会的情境引入新课:师:学校要开运动会了,

6、小朋友们知道运动会是怎么回事吗?生:就是比赛跑步、跳高、跳远师出示情境图:现在我们就到运动场去看看,你们看图中都有什么运动?每项运动中各有几个人?(根据学生回答,师圈出每项运动并在旁边标上数据。)师:运动场上也有好多数学问题哦。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生:跳远和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师:算式怎么列?9+8生:跑步和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9+6新授:9加几算理的探究,我们就可以再次运用情境图,化静为动,创造性地使用它。在探索“跳远与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时,算式是9+8。当学生叙述算理把8个人里面拿出一个人和9凑成10,10加剩下来的7个等于17。可以用课件来演示,把两部分人数进行特

7、写放大(生讲解,师演示给其余学生看).反馈、巩固:让学生算一算“跑步和跳远一共有多少人?”回顾、总结:学生有可以对着插图说出自己这节课的所获。充分挖掘插图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课本中的插图,除了其数学知识教育功能外,编者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插图的形式,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插图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小学第一学段数学课本中的插图,有很多具有相当生动、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时机,有机联系,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但注意不要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三、插图的使用策略教师是插图的设计者,面对

8、教材提供的静止的画面,怎样有效的使用这一资源来辅助教学呢?在实践中用得较多的方式为以下几种:1问题引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当他们面对色彩鲜艳的情景图画面时,吸引他们的往往是图形的外表,卡通的形象,童话故事的内容,事件的本身。因此,要让他们从图中抽象出隐藏着的数学问题,就需要教师有目的的指导观察。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情景图反映的是北京申奥成功的喜庆场面,图中间是北京、多伦多等四个申办城市所得票数的统计表。教学时,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情景图,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观察画面:你知道图中说的是什么事情吗?根据给你的数据,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去解决你提出的问题?你知道谁赢了?怎

9、么看出来的?又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主题图画着六条由6个组成的金鱼图,放大该图,于投影中出示。让学生带以下问题观察图:图中画着什么?你看出什么奥妙吗?你想到什么数学问题?根据你的观察填写下表(表见教材)能根据表格反应的信息编出乘法口诀吗?(小组讨论)教师有计划,有目标的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图,使图中的数学问题逐渐明朗,学生的思路也显得非常清晰,有条理,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学生看图识数学的敏感性,感觉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觉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2.变图为玩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10、重要方式。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做一做、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感知,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例如一年级上册107页的“用数学”中,教材只提供给学生一组兔子图,教师可以将这组信息作为练习内容,重新创设新的资源。用电脑绘制6种不同颜色的小动物打印出来,并配有六组精美的彩色背景图。教学时以小客人来做客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从信封中请出小动物,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粘到背景图中,这样不仅留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机会,且能出现多种信息,课受学生喜欢。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和求知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

11、交流、展示汇报的形式,根据自己设计粘贴的图意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问题。以“小马图”为例,学生根据自己贴的画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然后他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小组按群来分,列出了“3+4”和“4+3”两个算式,有的小组按颜色来分,列出的是“5+2”;有的小组按大小来分列出“4+6”和“6+1”。同是一幅图,都是为了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学生却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可见这种设计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3.变静为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

12、辅助教学已悄然走进课堂,这无疑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多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功能,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习者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提交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等。因此运用CAI课件,把静止的图逼真的演绎出来,将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完整。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书中的情景是一个小朋友一天的作息时间,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可把四幅图用课件动画展示设计为“小明的一天”,屏幕播放小明早上起床,角落有时钟显示6:00,然后播放小明到校时间7:00,中午放学11:00,下午上学1:30,下午放学4:0

13、0,学生看完小明的一天的录像后,师问:你知道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就是起床,到校,中午放学,下午上学,下午放学的时间各是多少?你会看哪个就先说哪个?(了解学生的起点)根据学生选择,把前面的每个片断分开重现,并把角落中的钟放大。4.化图为实活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活动中,孩子们能放松心情,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具体活动情境中获得表象,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插图的图意,把它设计成让学生参与构建的实践活动,必将使课堂充满生机,促进动态生成。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P99的“数学广角”时,其图是3个小朋友握手,每两人握一次手,三

14、人一共握几次手?教师可把整节课设计为学生春游的情境,这幅图作为课堂的结尾,同学们春游结束握手告别。师:三个小朋友握手,每两人握一次手,你能猜猜共握几次吗?生猜答案:2次、3次、4次、6次。师:你能说说你的猜测的理由吗?(生解释的理由不尽人意)师:你们都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出来,怎么办呢?生:我们握握看。师:现在3人小组握一握,看谁的答案最准确。(生通过握手后发现是3次。)师:请几组同学上台演示,发现握手的规律?(师延伸)如果4个人每两人握一次,一共握几次呢?生:已经私下握开了,发现答案是6次。师:说说怎么知道的?生:我们握过手了。师:你是怎么握的?强调有规律握手。还有别的方法吗?生:不握手,是把每

15、个小朋友用表示,然后看出次数。 可见把情景图转化为实践活动的策略不仅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出新知的规律,而且还能在动态活动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成,为我们的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也为教师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化整为零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观察图,大体把握图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或一项什么活动?如:二年级上册第92页就应当引导学生围绕“四个小朋友为准备野营活动分食品”为主题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对于比较复杂的图,或者信息比较多的图,要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梳理、整理,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详细观察图,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提出问题。不要将利用图上成看图说话或故事会,要把重点放在及时把握其中的数学要素。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这一教材资源,用心体会,挖掘插图中蕴藏的丰富内容。适当的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领学生打开数学的大门,走向数学的深渊。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