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 比亚 戏剧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57844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莎士 比亚 戏剧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莎士 比亚 戏剧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莎士 比亚 戏剧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莎士 比亚 戏剧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莎士 比亚 戏剧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莎士 比亚 戏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莎士 比亚 戏剧(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莎士比亚其戏剧,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W.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英国有句谚语:,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故乡,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他与中国的屈原、意大利的但丁、波

2、兰的哥白尼分享“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荣耀,被尊称为“莎翁”。,伦敦国家肖像馆中莎士比亚的画像,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维加相继逝世。西班牙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热爱的文学巨匠,每到4月23日(圣乔治节)这一天,当地妇女就赠给自己的爱人一本书,男人们则回赠一朵玫瑰,这种习俗逐渐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流传开来。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名为“世界读书日”(又名“世界图书日”、“世界书香日”、“世界阅读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会广泛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以此鼓

3、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去发现读书的乐趣。,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一、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创作时期(15901600) 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创作了九部历史剧。在这些剧本中除了约翰王描写的是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争斗外,其他的剧作则构成了两个内容衔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与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部与亨利五世。 在莎士比亚历史剧大受欢迎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十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 维洛那二绅士 、 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温莎的内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其中最后三部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二、悲剧、悲喜剧创作时期

4、 (16011608) 这一时期,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阶段。 1601年创作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它和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除了“四大悲剧”外,在这一时期里莎士比亚还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撰写了尤利乌斯凯撒雅典的泰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等一系列悲剧。以及特洛伊罗斯与克瑞希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三部独特的悲喜剧。,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三、 传奇剧创作时期 (16091613) 晚期的莎士比亚创作呈现出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以幻想来解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风格也为之一变,充满童话式的想象,富于明快的节奏。其作品有泰

5、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一万五千个之上,并善于用比喻、隐喻、双关语,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藻。语言形式则既以无韵诗为主,又杂有古体诗、民谣体、俚谚与轻快滑稽的散文体对话 。,经典台词,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

6、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因为她生的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莎翁悲剧的特点: 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 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 李尔王父权的悲剧 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

7、哈姆莱特 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且是为了整个社会、国家。他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

8、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 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

9、苦沮丧,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父亲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的行动。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杀死一个克劳狄斯,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按照人文主义的理想来改造现实。所以有人称他为延宕的王子。 后用“哈姆莱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奥赛罗取材于意大利小说一个威尼斯的摩尔人。摩尔人奥赛罗是威尼斯大将,与白人贵族小姐苔丝狄蒙娜相爱结婚。这一结合,遭到奥赛罗的旗官伊阿古的忌妒。又因奥赛罗提拔了部属凯西奥做副将,引起伊阿古的更大忌妒和仇恨,便捏造苔丝狄蒙娜与凯西奥有私情,激起奥赛罗的忌妒,杀死妻子。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不已,拔剑自刎。伊阿古受到制

10、裁。,奥赛罗 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伊阿古的忌妒,伊阿古是文艺复兴时代野心家、阴谋家形象,佛面蛇心,专搞阴谋诡计。在他身上突出地表现了忌妒。 伊阿古忌妒奥赛罗的婚姻,是有种族歧视思想。他挑拨苔丝狄蒙娜的父亲说:“一头老黑羊在跟你的白母羊交尾哩。起来,起来!打钟惊醒那些鼾睡的市民,否则魔鬼要让您抱外孙啦。”,奥赛罗,奥赛罗的忌妒,奥赛罗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富有冒险精神。伊阿古的挑拨激起他的忌妒而杀妻。 历来评论家认为奥赛罗的忌妒是因爱而忌妒。别林斯基说:“只有从这样的爱情中才能产生这样的忌妒。” 这种爱是男人爱自己私有财产的爱,因爱而生忌妒的根源是奥赛罗的男权思想,掌控妻子的生杀大权。,李尔王 父权

11、的悲剧,李尔王故事取材古代英国历史传说。刚愎自用的不列颠国王李尔年迈体衰,决定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他根据女儿对他表达的爱来分配每人所得的一份。两个大女儿甜言蜜语博得李尔欢心,他将国土全部分给两个大女儿,剥夺了小女儿的继承权。两个大女儿得到权力后,将父亲赶出自己的家。李尔四处流浪,小女儿考狄利娅率军队讨伐两个姐姐,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而死。,李尔的封建家长父权意识,李尔既是一个封建国王,具有封建君主的王权意识,又是一个宗法制父亲,具有封建家长的父权意识。他以为凭借自己的王权与父权,天下人,包括自己的女儿也是只能绝对服从的。 他对小女儿大声咆哮:“

12、我发誓从现在起,永远和你断绝一切父女之情和血缘亲属的关系,把你当作一个路人看待。”,麦克白,麦克白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战功赫赫,受到国王邓肯的重用。三女巫预言他将做国王,使他的野心蠢蠢欲动。在妻子的怂恿下,他杀死国王,篡夺王位,又派人暗杀了大臣班柯和武将麦克德夫的妻儿老小。 麦克白篡位后,内心充满恐惧,良心受到谴责。麦克白夫人发疯自杀,他也被讨伐的麦克德夫杀死,老王的儿子马尔康做了国王。,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麦克白夫人的作用,麦克白,野心不能怂恿、煽动,只能制止、平息。否则火上加油,越燃越旺,毁灭一个人。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野心起了推波助澜的怂恿、煽动作用,坚定了麦克白动摇的意志。她的怂恿

13、煽动并非是隔岸观火的教唆,而是要假麦克白的手,实现她的野心。因此她是麦克白的同谋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狠毒。,恐惧心理,麦克白,恐惧心理是麦克白最突出成功的心理描写。自谋杀国王后,麦克白夫妇一天都不得安宁。杀死国王,也杀死了自己的睡眠。即使用整个大海的水,也洗不掉手上的血迹。 麦克白说:“这是什么手!嘿!它们要挖出我的眼睛。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恐怕我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无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红呢。”,莎士比亚的悲剧描写人类七情六欲中的各种欲望。悲剧主人公都带有某种偏执狂式的激情,这种激情的燃烧,最终导致主人公的失败与毁灭。 奥赛罗的忌妒、麦克白的野心、李尔王的父爱、哈姆莱特

14、的复仇,在与外力和内心的矛盾冲突中,表现激烈、深刻、震撼人心,反映了人类共有的某些心理特质,引起不同时代的人的共鸣,显示出悲剧的力量。,乐观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写于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具有时代的乐观精神,通常被称为充满青春气息的乐观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罗蜜欧与朱丽叶大约写于1594或1595年,那正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繁盛期。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和蒙太古家的罗蜜欧在舞会上相遇,一见钟情。爱与仇恨谱写的一段爱情由此展开故事至今流传,主人公的名字已成为爱和情人的代名词。,罗密欧与朱丽叶,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

15、密欧,17岁,品学端庄,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可他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他的女孩罗萨兰,当听说罗萨兰会去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后,他觉得潜入宴会场。所以罗密欧为了罗萨兰,而他的朋友为了让罗密欧找一个新的女孩而放弃罗萨兰,他和自己的朋友为了各自的目的戴上面具,混进了宴会场。 于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13岁的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

16、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为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觉得如果这能成也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的一个途径。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和平主义者)觉得罗密欧没面子,于是他的朋友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因此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了。 经过多方协商,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