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439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2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十三章生物膜法(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第一节 生物滤池,第二节 生物转盘,第三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第四节 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法的流程,第一节 生 物 滤 池,建设中的生物滤池,典型的生物滤池的构造,滤床由滤料组成。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述特性:,(1)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面积;,(2)使污水以液膜状态流过生物膜;,(3)有足够的空隙率,保证通风(即保证氧的供给)和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出滤池;,(4)不被微生物分解, 也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较好的化学性能;,(5)有一定的机械强度;,(6)价格低廉。,滤料粒径并非越小越好,会造成堵塞,影响通风。早期主要以拳

2、状碎石为滤料,其直径在38cm左右,空隙率在4550左右,比表面积(可附着面积)在65100m2/m3之间。,滤 床,两种常见的塑料滤料,滤料比表面积在98340m2/m3之间,孔隙率为9395,滤料比表面积在81195m2/m3之间,孔隙率为9395,国内目前采用的玻璃钢蜂窝状块状滤料,孔心间距在20mm左右,孔隙率95左右,比表面积在200m2/m3左右。,塑料滤料每立方米质量仅为100kg左右,孔隙率高达9395,滤床高度不但可以提高,而且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构造。,国外一般采用双层滤床,高7m左右;国内常采用多层的“塔式”结构,高度在10m以上。,滤床四周一般设池壁,池壁起围护滤料、减少

3、污水的飞溅的作用。常用砖、石或混凝土块砌筑。,石质拳状滤料组成的滤床高度一般在12.5m之间。一方面是由于孔隙率低,滤床过高会影响通风;另一方面由于太重, 过高会影响排水系统和滤池基础结构。,设置目的,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分为两类,固定式喷嘴 布水系统,回转式布水器的中央是一根空心的立柱,底端与设在池底下面的进水管衔接。其所需水头在0.61.5m左右。,固定式布水系统是由虹吸装置、馈水池、布水管道和喷嘴组成。这类布水系统需要较大的水头,约在2m左右。,布 水 设 备,脉冲式生物滤池配水系统,作 用,排 水 系 统,池底,排水假底,集水沟,排水假底是用特制砌块或栅板铺成,滤料堆在假底上面。假底空隙

4、率不小于滤池面积5 8,高于池底0.40.6m。,池底除支撑滤料外,还要排泄滤床上的来水,池底中心轴线上设有集水沟,两侧底面向集水沟倾斜,池底和集水沟的坡度约12。 集水沟要有充分的高度,并在任何时候不会漫流,确保空气能在水面上畅通无阻,使滤池中空隙充满空气。,低负荷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 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 BOD5可下降到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 缺点:占地面积大,灰蝇很多,影响环境卫生。,生物滤池法的流程,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的流程,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比并联流程负荷率可提高两三倍。,运行时,滤池是串联工作的,污

5、水经初步沉淀后进入一级生物滤池,出水经相应的中间沉淀池去除残膜后用泵送入二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的出水经过沉淀后排出污水厂。,工作一段时间后,一级生物滤池因表面生物膜累积,即将出现堵塞,改作二级生物滤池,而原来的二级生物滤池则改作一级生物滤池。,回流式二级生物滤池法的流程,国外的运行经验表明,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回流式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大致如下:,生物滤池的一个主要优点是运行简单,因此,适用于小城镇和边远地区。,单级滤池法 当滤池负荷率在1.7kg (BOD5)/(m3d)(滤料)以下时,出水的BOD5约为滤池进水的 BOD5的1/3。,二级滤池法 二沉池的出水的BOD5为二级池进水BOD5的

6、1/2;如果一级滤池的进水不经沉淀直接流向二级滤池,则一级滤池出水的BOD5为进水BOD5的1/2。,小于或等于某处理效率的污水厂占所有污水厂的比例/%(活性污泥法),小于或等于某处理效率的污水厂占所有污水厂的比例/%(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的工作情况,污水通过布水设备连续地、均匀地喷洒到滤床表面上,在重力作用下,污水以水滴的形式向下渗沥,或以波状薄膜的形式向下渗流。最后,污水到达排水系统,流出滤池。 污水流过滤床时,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滤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滤料表面大量繁殖,不久,形成一层充满微生物的黏膜,称为生物膜。这个起始阶段称为挂膜,是生物滤池的成熟期。,挂 膜,污水流过成熟

7、滤床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 生物膜表层生长的是好氧和兼性微生物,其厚度约2mm。在这里,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好氧代谢而降解,终点产物是H2O、CO2、NH3等。 由于氧在生物膜表层已耗尽, 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处于厌氧状态。在这里, 进行的是有机物的厌氧代谢, 终点产物是有机酸, 乙醇、醛和H2S等。 由于微生物的不断繁殖,生物膜不断加厚,超过一定厚度后,吸附有机物在传递到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以前,已被代谢掉。此时,内层微生物因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进入内源代谢,失去其黏附在滤料上的性质,脱落下来随水流出滤池,滤料表面再重新长出新的生物膜。,生物滤池的工作情况

8、,有机物转化深度,生物膜脱落原因,真菌,藻类,原生 动物,后生 动物,一些肉眼可见的蠕虫、昆虫的幼虫,高负荷滤池:水力冲刷使生物膜不断脱落,生物膜厚度与滤率大小有关。,高负荷滤池:只有在负荷率较低时,出水才含有较低的硝酸盐,残膜易腐化。,生物膜的组成,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滤池高度,负 荷 率,回 流,供 氧,有机物在污水和生物膜中的传质过程,氧在污水和生物膜中的传质过程,生物膜的生长和脱落等过程,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滤池高度,滤床的上层和下层相比, 生物膜量、微生物种类和去除有机物的速率均不相同。,滤床中的这一递变现象,类似污染河流在自净过程中的生物递变。,当滤床各层的进水水质互

9、不相同时,各层生物膜的微生物就不相同,处理污水的功能也随之不同。,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滤池高度,有机负荷率:以BOD5为准,kg(BOD5或特定污染物质)/m3d。,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负 荷 率,生物滤池的负荷率有三种表达形式:,表面水力负荷率:m3(水)/(m2d),又称平均滤率, m/d 。,水力负荷率:以流量为准,m3(水)/m3(滤料) d 。,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负 荷 率,在低负荷条件下,随着滤率的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传质速率加快,生物膜量增多,滤床特别是它的表面很容易堵塞。,在高负荷条件下,随着滤率的提高,污水在生物滤床中停留的时间缩短,出水水质将相应下降。,

10、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回 流,回流利用污水厂的出水或生物滤池出水稀释进水的做法称回流,回流水量与进水量之比叫回流比。,回流对生物滤池性能的影响:,(1)回流可提高生物滤池的滤率,它是使生物滤池负荷率由低变高的方法之一;,(2)提高滤率有利于防止产生灰蝇和减少恶臭;,(3)当进水缺氧、腐化、缺少营养元素或含有有害物质时,回流可改善进水的腐化状况、提供营养元素和降低毒物质浓度;,(4)进水的质和量有波动时,回流有调节和稳定进水的作用。,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供 氧,温度差越大,通风条件越好; 当水温较低,滤池内的温度低于水温时(夏季),池内气流向下流动; 当水温较高,池内温度高于气温时(冬

11、季),气流向上流动; 若池内外无温度差,则停止通风; 正常运行的生物滤池,自然通风可以提供生物降解所需的氧量,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时,应考虑强制通风。,生物滤池中,微生物所需的氧一般直接来自大气,靠自然通风供给。,生物滤池的计算计算公式,图示表明:污水流过滤池时,污染物浓度的下降率单位滤床高度(h)去除的污染物的量(以浓度s计)与该污染物的浓度成正比,即,生物滤池的设计,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利用试验成果进行,没有条件进行试验时,可借助于经验公式进行。,式中:ds /dh污染物浓度的下降率; s0滤池进水污染物的浓度,mg/L ; s床深为h处水中的污染物浓度,mg/L ; h离滤床表面的深度,m;

12、K反映滤池处理效率的系数,它同污水性质、滤池的特性(包括滤料的材料、形状、表面积、孔隙率、堆砌方式和生物膜性质)以及滤率有关,布水方式(如均匀程度、进水周期等)也对其有影响。,式中:qv滤池进水流量,m3/d; A滤床的面积,m2; K系数,它与进水水质、滤率有关; m与进水水质有关的系数; n 与滤池特性、滤率有关的系数。,K可用下式求得:,当采用回流滤池时,应考虑回流的影响,按图建立物料衡算式:,上式可以直接用于无回流滤池的计算,解得:,生化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可以用下式校正:,解此式得:,考虑回流的影响,滤池进水流量为(1r)qv,得:,式中:si为滤池入流污水的污染浓度(mg/L)。,

13、左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各除以qv,并以回流比r代替qvr/qv得:,生物滤池的计算系数的确定,进行生物滤池设计,应先确定K 、m和n三个常数,通常是通过生物滤池模型试验用图解法求得。,生物滤池的计算系数的确定,生物滤池系统的功能设计,滤池类型和流程选择,滤池个数和滤床尺寸的确定,二次沉淀池的形式、个数和工艺尺寸的确定,布水设备的计算,滤 池 类 型 的 选 择,低负荷生物滤池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常用,仅在污水量小、地区比较偏僻、石料不贵的场合尚有可能使用。,大多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两种类型,回流式,塔式(多层式),滤池类型的选择,只有通过方案的比较,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占地面积,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

14、的比较,常起关键作用。,流 程 的 选 择,确定流程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否设初次沉淀池,采用几级滤池,是否采用回流,回流方式和回流比的确定,当废水含悬浮物较多,采用拳状滤料时,须有初次沉淀池,以避免生物滤池阻塞。处理城市污水时,一般都设置初次沉淀池。,下述三种情况应考虑用二次沉淀池出水回流: 入流有机物浓度较高,可能引起供氧不足时; 水量很小,无法维持水力负荷率在最小经验值以下时; 污水中某种污染物在高浓度时,可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情况下。,滤 池 个 数 和 滤 床 尺 寸 的 确 定,滤床总体积(V),式中:V滤床总体积,m3; s0污水进滤池前的BOD5平均值,mg/L; qv污水日平均流量

15、,m3/d,采用回流式生物滤池时,此项应为qv(1+r),回流比r可根据经验确定; N有机负荷率, kg BOD5/(m3d)。,滤 池 个 数 和 滤 床 尺 寸 的 确 定,根据计算结合经验确定。 在滤床的总体积和高度确定后,滤床的总面积可以算出。当总面积不大时,可采用2个滤池。 目前生物滤池的最大直径为60m,通常是在35m以下。 最后应该核算滤速,看它是否合理。回流生物滤池池深浅,滤速一般不超过30m/d,其滤率的确定与进水BOD5有关,如下表所示。,滤 池 个 数 和 滤 床 尺 寸 的 确 定,(2)滤床高度的确定,已知某城镇人口80000人,排水量定额为100L/(人d),BOD5为 20g/(人 d)。设有一座工厂,污水量为2000m3/d,其BOD5为2200mg/L。拟混合采用回流式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的BOD5要求达到30mg/L。 基本设计参数计量(设在此不考虑初次沉淀池的计算)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水量: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的BOD5浓度: 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BOD5浓度较高,应考虑回流,设回流稀释后滤池进水BOD5为300mg/L,回流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