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5130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笔记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章 力 物体 物体一、力 1、定义:力是 物体 对 物体 的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规律: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力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2、 单位:牛顿,简称牛。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符号:用N 表示 形状3、 作用效果(改变): 运动状态。 4、 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控制变量法)5、 示意图:(粗略表示)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的旁边标明力的大小。 异物、等大、共线、反向6、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特点 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二、弹力 1、概

2、念: (1) 形变(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2) 弹性(定义):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3) 塑性(定义):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2.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 (1) 定义: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大 小:与外力大小相等。 (2) 三要素 方 向:始终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且与接触面垂直。 作用点: 接触面上 3、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工具伸长量压缩量拉力压力 (1)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 越大,它的 伸长量 就越长。 外 力 形变量 (

3、翻译)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使用(注意事项) 拉力方向 轴线 量程、 分度值、 指针、 轴线、 读数 看清 认清 是否在零刻度线处 数据+单位 地球三、重力、 施力物体 1、定义:物体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做重力。 2、 单位及符号:牛顿(牛) G3. 大小:(1)现象: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的重力也越大。(2)结论:物理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牛顿(N) 一般:g=9.8N/kg (3)关系: G = m g 重力加速度 粗略:g=10N/kg 质量千克(Kg)(4)变形式:m=G /g4、方向(1)方向:竖直向下(2)应用:重锤线(铅垂线) (目

4、的:检查墙壁是否竖直)(3)竖直向下 垂直向下5、重心(1)位置: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几何中心:球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2)规律: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物体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不倒翁)。利用悬挂法确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第8章 力和运动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3)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控制变量法: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三同目的: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转化法: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长度来实现。2、牛顿第一定律: 确实没有受到力的作

5、用 没有例外 没有受到 一切或总(1)一切 物体在 没有受到 力的作用的时候,总 保持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具有普遍性 物体所受的力:相互抵消 其中之一 (2) 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的。3、 惯性:状态(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静止 惯性是物体自身固有的性质。 (2)规律: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 状态 下都具有惯性。(3)惯性至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都无关。(4)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具有力的作用。 运动:加速、减速、匀速 防止:汽车安全带、气囊(5)惯性现象 利用:跳远助跑、拍打衣服2、 二力平衡 FN 运动状态:匀

6、速直线运动1、受力分析 汽车(对象) 受力情况:牵引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f F牵 水平方向:牵引力摩擦力 平衡力 竖直方向:重力支持力 G 2、 平衡:(1)平衡状态(定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称为平衡状态。(2)平衡力 (定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定义):同物、等大、共线、反向 相互作用力:异物、等大、共线、反向 (特点:同时:产生、变化、消失)3、 应用: (1)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平衡状态)。当

7、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平衡状态 (2)根据运动情况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当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 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非平衡状态当物体处于 非平衡状态 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加速、减速、匀速3、 滑动摩擦力 1、图形分析: FN FN FN F静 F f动 F f动 F相对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G G G 相对运动趋势 2、 对应 V v v 运动标志: a a 运动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3、 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静止:静摩擦力:属于静止状态 受力平衡 与相对运动趋势有关 (2)分类: 滑动摩擦力:属于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与相对运动有关 动: 滚动摩擦力: (3)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 两物体接触 有挤压(弹力)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滑动摩擦力(4) 影响 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 f动 = u FN 正压力 摩擦因数 规律:与正压力的关系: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的关系:正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利用):轮胎花纹、拔河4、 摩擦力 减小(有害):滚动轴承、磁悬浮列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