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第十四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124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第十四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处理第十四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处理第十四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处理第十四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处理第十四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处理第十四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第十四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讲 厌氧生物处理,2,主要内容,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要求 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处理,3,14.1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14.1.1 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水解,产酸发酵,产甲烷,水解,产酸发酵,产氢产乙酸,产甲烷,三阶段理论,四阶段理论,4,14.1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复杂有机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简单有机化合物 (单糖、氨基酸、肽等),水解,产酸发酵,挥发性脂肪酸和醇 (丙酸、丁酸、戊酸、乙醇等),产氢产乙酸,乙酸,H2+CO2,同型产乙酸,CH4+CO2,产甲烷,20%,5%,35%,10%,17%,13%,5,14.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与

2、控制要求,甲烷发酵阶段是厌氧消化反应的控制阶段,因此厌氧反应的各项影响因素也以对甲烷菌的影响因素为准。 pH值 由于pH的变化引起微生物体表面的电荷变化,进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同时影响酶的活性。 一般认为最适宜的pH值为:6.57.5; pH6时产甲烷菌受抑制而死亡。 氧化还原电位 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可用ORP表示氧浓度。 产甲烷菌:ORP不能高于-330mV(2.36x1056L水中含有1mol氧) 非产甲烷菌:ORP可在+100mV-250mV,6,温度因素,14.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要求,7,搅拌和混合,14.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要求,搅拌:提高传质速率; 产甲

3、烷菌:需要相对较稳定的生长环境。,污泥浓度,可达到3050g/L。,碱度,中和酸能力的指标,在产酸发酵中,足够的碱度保证系统的缓冲能力,避免pH值的降低而抑制厌氧菌。,8,营养、C/N比,14.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要求,适宜的COD:N:P为500:5:1。 氨氮对厌氧消化过程有较强的毒性或抑制性;增加氨氮浓度导致ORP升高,降低甲烷产率。,抑制物和激活剂,挥发性脂肪酸(VFA)是消化原料酸性消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甲烷菌的生长代谢的基质。一定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过高的VFA会抑制甲烷菌的生长,从而破坏消化过程。 有许多化学物质能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命

4、活动,这类物质被称为抑制剂。抑制剂的种类也很多,包括部分气态物质、重金属离子、酸类、醇类、苯、氰化物等。,9,14.3.1 两级厌氧生物处理,14.3 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处理,两级消化:提高生物处理的稳定性。 目的:节省能量(节省污泥加温与搅拌的部分能量) 特点:第一级:加热(3335)、搅拌; 第二级:不加热(2026)、不搅拌(可视为污泥浓缩池用)。,10,14.3.2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两相厌氧消化:根据消化机理设计。 目的:提高产甲烷相反应器中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 特点: 第一相:n=100%;T=1d 处于水解与发酵、产氢产乙酸阶段(即消化的第一、二阶段)。 需加热、搅拌。 第二相:n=(1517)%; 处于产甲烷阶段(即消化的第三阶段)需加热、搅拌。 优点: (1) 总容积小 (2) 加热耗热量少,搅拌能耗少 (3) 运行管理方便,11,实现相分离的方法,物化法: 1、产甲烷菌的选择性抑制剂,(CCl3H、CCl4); 2、产酸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氧; 3、产酸相中pH值控制在5.56.5之间; 4、选择性半透膜,只有末端产物可以进入甲烷相; 动力学法: 产甲烷菌的世代时间比较长,控制产酸相的较小的停留时间。,1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