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5073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第七节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指导 讲述(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 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患者,男,54岁,身高170,体重67,因车祸造成右侧骨盆骨折、躯干皮肤剥脱、右侧下肢毁形伤、左侧踝关节内翻、浮肿,送医院抢救即行“右侧大腿截肢术”。1年后安装假肢,目前生活基本自理。,导学,什么是康复辅助器具?,一、概念,二、范畴,属于康复辅助器具的范畴:助行器、假肢、矫形器,能够有效防止、补偿、替代或 减轻因伤病造成的功能减退丧 失的医疗产品、器械、设备或 技术系统的总称。,即实现康复,亦即: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的机能或潜能,但避免对辅助器具的盲目依赖。,三、目的,暂时使用,永久使用,四、原则,必要原则和最小限度原则,五、分类及使用指导,辅助器具,助行器:杖、

2、步行器、轮椅,假肢:上肢假肢、下肢假肢,轮椅:普通、电动轮椅,(一)助行器(walking aids)是指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 1、杖,手杖:为一只手以助行走的工具,分单足和多足。,前臂杖:常成对使用。适用于握力差、前臂力量弱但又不必用腋杖者。,腋杖:单用、成对用即可。适用于支撑力较差者。,平台杖:亦类风湿拐,有固定带,可将前臂固定与前臂托上。,A.单足手杖 B.多足手杖 C.前臂杖 D.腋杖 E.平台杖,腋拐的结构,腋横把,手把,高度调节孔,防滑垫,腋拐的选择,腋拐的长度测量方法: 1)患者平躺,仰卧,自腋窝前皱皮襞处量到脚跟,再加5cm。 2)患者站立,自腋窝前皱皮襞下

3、5cm量到足底外缘,再加15cm。 3)患者的身高减去41cm,2、步行器(walker) 定义 亦“助行架”(walking frame),周围有金属框架,可将患者保护在其中。步行器可支撑体重,便于站立或步行。 分类 ,A.框式步行器 B.交互式步行器 C.两轮步行器 D.四轮步行器 E.平台式步行器 F.儿童用腋窝支持型步行器,助行架,3、轮椅(wheelchair) 定义:是一种代步工具,常用于使用各种助行器仍不能步行或步行困难者。 基本结构:轮椅架、轮(大车轮 、小脚轮)、刹车装置、椅座和 靠背等。 分类:普通轮椅、电动轮椅,轮椅的结构,把手,挡板,轮胎,手推圈,手刹,前小轮,脚踏板,

4、约束带,坐垫,扶手,靠背,后倾杆,普通轮椅 有两个驱动轮 、两个小脚轮 ,脚踏板高度 可调; 需用手驱动或 他人推动,适 于大多数体弱 病残者。,电动轮椅 电力驱动的轮椅; 适于双上肢均无力 ,不能驱动轮椅者 和高位截瘫的残疾 者。,轮椅的使用,打开 收起,轮椅的使用,自己操纵轮椅:,4、助行器的选用 在选用助行器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助行器的类型,二是助行器尺寸。,(1)手杖的长度: 患者穿上鞋或下肢支具站立。肘关节屈曲2530,腕关节背伸,足小趾前外侧15处至背伸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2)腋杖的长度: 确定腋杖长度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身长减去41的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站立时大转

5、子的高度即为把手的位置。,(3)步行器的高度: 身体直立,以肘关节屈曲30的状态下持步行器,通过调节伸缩杆使步行器的高度与大转子保持水平位置。,(4)轮椅的选用,增加手柄摩擦面 车匣延伸 防震装置 -防滑装置 轮桌椅,A.座高的测量 B.座宽的测量 C.座深的测量 D.扶手高度的测量,5,4,4助行器的使用指导,框式步行器步行 交互式步行器步行,手杖步行 腋杖步行,打开与收起 操纵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指导,步行器的使用指导,杖的使用指导,轮椅的使用指导,(1)杖的使用指导 1)手杖步行: 三点步:适于大多数偏瘫患者。 两点步:适于瘫痪程度较轻、平衡功能较好的患者。,A. 三点步 B. 两点步,(

6、2)腋杖步行:,摆至步:该步伐稳定。,摆过步:常在摆至步成功的基础上使用。该步行法速度快、幅度大,但患者躯干与上肢的控制力必须好,否则易跌倒。,四点步:该步法在提骨盆肌有足够的肌力时可进行,接近自然走路,稳定性好,但速度慢。,两点步:在四点步成功后使用,步行速度比四点步快,但稳定性比其差。,三点步:该步法注意用双侧腋杖支持体重,避免或减少患腿的负重。,1)框式步行器步行:患者双手握住步行器,站稳,提起步行器放置于身前一臂远的地方,然后患腿向前迈出,足跟落在步行器后腿的位置,健腿跟上,站稳。,(2)步行器的使用指导,A.框式步行器步行,步行器步行,B.交互式步行器步行,2)交互式步行器步行: 患

7、者双手握住步行器,站稳,先推动一侧步行器前移,对侧腿前移一步;推动另一侧步行器前移,另一腿前移一步,重复动作交互式前进。,(3)轮椅的使用指导 1)打开与收起: 打开轮椅时,双手分别放在坐位两边,同时向下用力压即可打开; 收起轮椅时,先将脚踏板翻起,用时握住坐垫两端同时向上提拉即可收起。 2)操纵轮椅:即先将健侧脚踏板翻起,健足放在地上,健手握住轮环。推动时,健足在地上向前踏步,与健手配合,移动轮椅向前。 注意:上斜坡时,保持上身前倾,重心前移,如果上坡时轮椅后倾,很容易发生轮椅后翻。,1概念 假肢(prosthesis)是指用于弥补截肢者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8、 2种类 (1)上肢假肢 (2)下肢假肢,(二)假肢,补缺 假指,前臂 假肢,肩关节离断假肢,上臂假肢,根据残缺的不同情况和患者的要求设计,尽可能做到美观与功能项结合。,适用于残肢长度保留35%80%前臂的截肢患者。可动性结构的假手:肌电前臂假手、前臂电动假手、前臂机械假手。,适用于肩关节离断、肩胛骨切除等高位截肢的患者。目前只能安装弥补外观缺陷为主的装饰性假肢。,适用于残肢长度保留50%80%上臂的截肢患者。 残肢的长短来决定假肢功能的发挥。,上肢假肢,上肢假肢,小腿假肢,大腿假肢,踝部假肢,髋关节离断假肢,膝关节离断假肢,下肢假肢,1)踝部假肢:适用于踝关节附近截肢的患者。,2)小腿假肢:

9、适用于膝关节间隙下8至内踝上7范围内截肢的 患者。TSB全接触式小腿假肢,适于各部。位小腿截肢患者;PTK小腿假肢适于小腿残肢过短者。,PTK小腿假肢,普通小腿假肢,3)大腿假肢 :适用于坐骨结节下10至膝关节间隙上 8范围内的截肢患者。骨骼式大腿假肢和外壳式大腿假肢。,骨骼式大腿假肢(有支撑件和人工关节),4)膝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膝关节离断、大腿残肢过长 (距膝关节间隙8以内)和小腿残肢过短 (距膝关节间隙4以内)的患者。,5)髋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大腿高位截肢 (股骨粗隆以上)、髋关节离断和半侧骨盆切除的患者。因没有残肢来控制和支配假肢活动,主要依靠要不肌肉的收缩和骨盆的带动。 传统型加

10、拿大式、骨骼型加拿大式、回转型台式髋部假肢,(骨骼式)髋关节离断假肢,假肢装配后,必须学会使用,则发挥其替代功能。,3假肢使用指导,(1)经常清洁,经常擦洗晾干。 (2)定期检查,及时拧紧。 (3)及时加油或更换新轴。 (4)接受腔感到有松动时,必要时,更换接受腔。 (5)注意及时消除或减轻残肢某处受压而引起的疼痛。 (6)适合穿平跟鞋的假肢,如要更换高跟鞋,可用皮革将前缓冲器垫高,或拆下踝轴后调整前后缓冲器即可。,4假肢的维修和 保养,(三)矫形器,1概念 矫形器(orthosis)是指装配于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用以预防或矫正畸形,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并补偿其功能的体外装置。 2、分类

11、,(1)上肢矫形器:,主要作用是固定不稳定的肢体于功能位,提供牵引 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矫正上肢畸形,补偿失去的肌力帮 助无力的肢体运动等。按其功能分为固定性和功能性。,1)手指矫形器:主要作用是预防或矫正手指挛缩、变形。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展矫形器、屈曲矫形器和固定矫形器。,屈指器,伸指器,手指固定器,屈指器,伸指器,手掌固定器,适用于腕骨骨折及术 后固定、桡骨下端骨折及 术后固定、偏瘫引起的腕 部下垂、正中神经麻痹、 臂丛神经麻痹的患者。 常用矫形器:,2)腕手矫形器和手矫形器:,对掌矫形器,夹持型矫形器,固定型腕手矫形器,支撑型护腕 固定型 邦内尔型腕矫形器,3)腕矫形器:适用于腕下垂、

12、腕关节炎症,舟状骨骨折迁延愈合等腕部疾患。,支条型 铰链型 固定型肘矫形器,4)肘矫形器:适用于肘关节不稳定或上臂、前臂骨折不连接的患者。,5)肩矫形器: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肩关 节外展矫形器,主要用于肩关 节融合术后、臂丛神经修补术 后短期固定肩关节,其特点是 可将肩关节固定在外展、前屈 、内旋位,腕肘关节固定在功 能位。另一种是翼状肩胛矫形 器,适用于前锯肌麻痹的患者。,肩关节外展矫形器,(2)下肢矫形器: 主要作用是支撑体重,辅助或替代肢体功能,限制 下肢关节不必要的活动,保持下肢的稳定性,改善站立和 步行时的姿态,预防或矫正下肢畸形。,弹性护踝 韧带型踝矫形器,1)踝矫形器:主要用于踝

13、部软组织损伤和足踝关节不稳的患者。,金属支条式踝足矫形器 塑料踝足矫形器 髌韧带承重式踝足矫形器,2)踝足矫形器:最常用的下肢矫形器。主要作用 是纠正足下垂、足内翻。,3)膝踝足矫形器: 亦称长支具,主要作用是稳定膝、踝关节,辅助患者站立。金属制和塑料制两种;固定用和矫正用两种。站立。,4)膝矫形器: 亦“护膝”,主要作用是控制膝关节的活动,用于治疗各种膝关节的病变。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穿脱方便,缺点:使用时容易向下滑脱。,5)髋膝踝足矫形器: 主要作用是稳定下肢关节,辅助站立和行走。适用于脑瘫或高位截瘫者伴有髋部肌肉广泛瘫痪,髋关节松弛不稳定或有内外旋畸形者。,6)髋矫形器: 主要作用是

14、控制髋关节的活动,适用于脑瘫引起的髋关节内收畸形者,也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保持髋关节的正确位置。,(3)脊柱矫形器:主作用是固定和保护脊柱,矫正异常的异常力学关系,坚强脊柱的局部疼痛,支持麻痹的肌肉,预防或矫正脊柱畸形。,A,B,C,颈椎矫形器,脊柱侧弯矫形器,胸腰骶椎矫形器,D,腰骶椎矫形器,1)颈椎矫形器: 主要作用是稳定或牵引颈部,适用于颈椎失稳症、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疾患。常见有:颈椎矫形器、颈托、颈胸椎矫形器、颈椎牵引器。,颈托 颈胸椎矫形器,2)脊柱侧弯矫形器:适用于脊柱侧向弯曲或伴有回旋变形者。常用有:波士顿矫形器、大阪医大型矫形器、软性脊柱侧弯矫形器及 。 密尔沃基型

15、矫形器 色努型矫形器,3)胸腰骶椎矫形器:主要作用是减轻胸椎、腰椎、骶髂区域疼痛,防止病变部位进一步损伤,支持麻痹肌肉,预防和矫正畸形。常用有:软性胸椎骶椎矫形器、泰列型矫形器、胸腰椎固定矫形器、背姿矫正带 。 模塑夹克式胸腰骶椎矫形器 脊柱过伸矫形器,4)腰骶椎矫形器:主要作用是稳定腰骶部、减轻腰椎前凸、限制腰椎各方向的活动。常用有:威廉斯型矫形器、硬性矫形器、腰椎牵引带等。 奈特型腰骶椎矫形器 软性腰围,3使用指导,(1)装配矫形器的适应症: 需要对某个或数个关节加以制动; 需要对身体某种畸形加以矫正; 代偿失去的功能,如双下肢瘫痪者通过使用膝踝足 辅助站立; 改善异常步态; 减免肢体承重; 骨折愈合不良。,(2)矫形器的使用程序,4 矫形器制作,2 矫形器处方,1 检查及诊断,3 矫形器装配前治疗,- 一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是否使用过矫形器。,- 目的、要求、品种、材料、固定范围、体位、作用力的分布、使用时间。,-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协调能力。,5 训练和使用,设计、测量、绘图、取模、制造、装配,祝大家生活愉快、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