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822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深圳社科网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人员绩效评估研究课题成果简介吴海燕绩效评估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具,是政府绩效评估在微观层面的体现。在中国,随着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努力,公务员考绩已趋向普遍化,在这过程中,人事部门在设计、策划和组织绩效评估的过程中煞费苦心,然而绩效评估却往往与“浪费时间”、“流于形式”等评价联系在一起,事实表明,绩效评估在操作中的结果远悖于我们的初衷。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通过绩效评估的流程改进,用绩效管理的理念进行评估,可以提高政府人员绩效评估的有效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进行的政府改革中,政府绩效管理被引入了改革的操作过程,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将绩效管理作为政府改革

2、的重要一环,籍此来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曾有学者建议我国要“把绩效管理纳入行政管理改革中”。其中,政府人员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政府人员绩效评估有效进行,必须在管理环节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在本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参与了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的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设计、深圳市委组织部的局级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及指标设计等具体部门的人员绩效评估过程,先后在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深圳市委组织部进行了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获得了来自实践过程中的一手资料,并形成最终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本课题研究成果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阐释:政府人员绩效管理研究;第二部分为实践设计:深圳市XXX局人员

3、绩效评估办法与量表设计;第三部分为论文成果。一、政府人员绩效管理的涵义及其定位(一)政府人员绩效管理的涵义就政府而言,无论是从对象还是外延层面进行区分,政府绩效都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关注对象是特定政府整体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微观层面的关注对象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其中,组织绩效体现为特定政府机构或公共部门的工作成就或效果。目前,从实践的层面看,最为有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还是政府微观层面的绩效评估,它包括对政府部门或具体政策的评估、政府公务员的业绩评估等。从政府行为的服务对象公民的角度来看,公民评价政府的主要标准是其工作绩效,其中政府人员的工作绩效是政府整体或部门绩效的基础,因为公

4、民主要是与政府中的具体工作人员打交道的,具体工作人员的绩效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政府的看法,所以政府人员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为便于分析,本文主要以微观层面的政府人员绩效管理为研究对象,认为政府人员绩效管理主要是对人员绩效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通过人员绩效的提高来提高政府组织绩效,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二)政府人员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定位政府人员绩效管理作为政府自身管理的一个工具,要发挥其效能,达到提高人员绩效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目的,关键在于要把握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从绩效评估到绩效发展这两个定位。定位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绩效评估机制和评估内容的不同,影响到绩效管

5、理的有效实施。1、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绩效评估只是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手段。绩效管理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绩效评估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绩效的结果,而且注重达成绩效目标的过程。因此,绩效管理不是简单地要求政府公务人员填写一张考核表并作出优秀、称职或不称职的的评估,它更强调通过控制整个绩效周期中工作人员的绩效状况来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这要使绩效管理成为一个管理的循环,这个循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面谈。第二,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沟通和过程控制,绩效评估侧重于对考评结果的单向判断。绩效管

6、理的特点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过双向沟通与交流,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绩效反馈过程,促进双方对绩效的认同并加以改进,因此绩效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管理者与下属的双向沟通,有效的沟通对消除下属与管理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工作执行者的防卫心理、抵触情绪,对巩固考评成果,塑造政府人员的正确行为导向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从目前的政府人员绩效管理的实践看,公务员考核可以看作是政府人员绩效管理重要的一环。公务员法指出“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平时考核基本没有进行,考核结果往往在年终考核中产生,没有与平时考核相结合,随意性较大。也就是说,现行公务员考核只是一种绩效

7、评估,是一年一次以填写考核表的方式对公务员德、能、勤、绩作出评估,由于没有严谨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往往表现为“认认真真搞形式,热热闹闹走过场”,使考核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地提高公务人员的工作绩效,达不到考核制度的预期目标。公民主要是与政府中的具体工作人员打交道的,具体工作人员的绩效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政府的看法,公民并不是一年才对公务人员的工作有一个评估,而是即时具有回应性,它以政府人员的日常工作对公民合理利益和愿望的满足程度作为直观指标,这就要求政府人员的绩效管理不能仅仅是一年一度的年度考核,而必须是具体和完整的系统管理过程。如若把考核拓展为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与

8、绩效反馈面谈等环节,就能使年度考核能够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控制整个绩效周期中的工作人员绩效情况来达到绩效提高的目的。2、从绩效评估到绩效发展要从绩效评估到绩效发展,具体要做到:第一,从绩效管理过程来看,应在绩效评估之后,管理者与工作人员进行绩效反馈面谈,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并与之共同制定绩效改进和提高的计划,为团队绩效和政府绩效的改进而采取相应行动。这种反馈绝非简单地将考评的结果告知被评估者,而是通过反馈将有关被评估者绩效表现的信息与被评估者沟通,并结合权变管理、共识与契约管理、授权与参与管理等管理技术,来帮助被评估者更好地提高未来绩效。第二,从绩效管理结果的使用看,应主要立

9、足于绩效的改进与提高而非仅将之作为利益分配的依据。具体而言,在经历了一个绩效管理循环所得到的绩效评估结果应具有多种用途:首先,绩效评估的结果作为公务人员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技能的基础。因此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发现公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并为提高其能力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其次,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比较公平地显示出公务人员的贡献大小,据此可以作为其奖惩、工资报酬和职务调整的依据。再次,通过公务人员的绩效状况,也可以发现其对现有职位是否适应,决定相应的人事变动,使其能够从事更适合自己的职位。比照我国现行公务员考核实践,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反馈机制

10、不健全;二是考核结果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奖优罚劣上,因而易导致“你好我好大家好”以及“轮流坐庄”的现象。二、政府人员绩效管理的实施要素分析(一)绩效评价主体设定: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制度性互动选择绩效评价主体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评价主体价值判断的客观、公正;问责状况,这是指主体对被评价者职务或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要求及评价标准、被评价者的工作表现情况的了解熟悉程度;评价成本等。绩效评价主体应是混合构成,既有利益相关主体又有非利益相关主体,因为利益相关主体往往由于与绩效的利益相关性,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判断而缺失客观性;非利益相关主体往往由于与绩效的非利益相关性,可能缺乏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11、而缺失正确性。因此,绩效评价主体不仅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与绩效实施相关的公众也是绩效评价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众作为绩效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它也会有不同类型利益诉求的主体,有多少个利益相关主体,就可能有多少个评价主体,这就意味着绩效评价应是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制度性互动。在现行的制度框架内,这种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制度性互动过程,可以通过人大、党内监督、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民间咨询机构等力量的参与来进行。(二)绩效评价客体选择:权变的观点绩效评估客体即评价谁?评价什么组织和职位?是不是所有的政府组织和职位都可以纳入绩效评估的视野呢?绩效评估客体的选择关系到绩效评估标准的设定。根据威尔逊的政府组织

12、分类,生产型组织和工艺型组织容易绩效评估,对于应付型组织而言,无法设置清晰的绩效标准使评价往往无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把所有政府组织不加区分地进行评价,这使政府绩效评估不能尽快看到成效。当然,威尔逊分析的前提是政府组织,本文的着眼点在于政府人员,事实上,两者是有关联度的,政府人员所处的职位同样可以以威尔逊的分类来看待,把政府职位分为生产型职位、程序型职位、工艺型职位、应付型职位,从而根据不同的职位采取不同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方法。(三)绩效标准设定标准分析:量化与行为描述相结合绩效标准作为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评判的具体尺度,是否清晰可行是其正确评价官员的关键。要使绩效指标达成清晰可行,可形成数量

13、指标或行为强度指标,有可供比较的标准,而不是笼统的、主观的描述,这往往需要对指标进行量化与行为描述。所谓量化描述,是指可以用实际数据来测量或描述。大多数管理都希望能够获得数量化的指标体系,但是这一愿望往往难以实现。特别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价往往很难用定量化的数据来表达,要精确算出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绩效分析只能依靠定性化的描述和说明。但定性化的描述和说明并不意味着它是笼统的、主观的描述,它同样可以达到清晰可行,这就需要通过行为描述来达成。行为描述可通过责任导向的关键指标设定分析来完成,关键事件是指使被评价者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别有效的行为和特别无效的行为

14、,通过对不同关键事件的行为描述,并将其与某一尺度的标准联系起来,即对某种行为强度的高低,用相对的数值比较相互之间行为强度的高低,这就使得绩效结果通过对行为强度的判断来获得。这是一种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由于政府目标是建构于政府与社会、与公民互动的基础之上,又由于公共管理事务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政府目标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差异性、抽象性、笼统性、难以量化等特点,绩效评价需要从多重价值标准与多向维度中来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具体来说,在关键指标的设置上,它应体现责任导向,直接反映被评价者职责的主要方面,直接反映其实现自身责任的指向和实现程度。关键指标

15、是动态发展的,与当前政府的发展相联系。关键绩效指标可通过收集公众意见集中的问题、年度计划、职位分类说明书、部门职能说明、岗位责任说明、相关规章制度等,对每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进行分析,从而分解出关键绩效指标,然后根据关键绩效指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切实的绩效规划,并使相关人员承担绩效责任。关键绩效指标也可以只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确定绩效评价的侧重点,如治安状况的失序;社会公平的偏离;政府纪律松散、作风不正、服务态度不佳等现象,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立来促进这类现象的整改。(四)绩效评估过程的核心分析:绩效反馈绩效反馈就是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考核对象,并对被考核对象

16、的行为产生影响。考核结果的反馈作为绩效考核的程序之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只做考核而不将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绩效考核便会失去重要的激励、奖励和培训开发功能,促进沟通的功能更无从发挥。没有反馈环节,绩效考核便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现代的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反馈可以提高工作者重视并参与考核的主动性,帮助其改进工作绩效。绩效反馈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沟通,它由三部分组成:反馈源、所传送的反馈信息和反馈接受者。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中,尽管已把公务员的绩效反馈纳入了考核程序,但未能真正地发挥作用,绩效反馈流于形式。短期来看,期望公务员的绩效反馈现状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是不太现实的。在此强调需要确保绩效反馈的真正执行,不再仅仅满足于程序的形式确立,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原则,采取有效的绩效反馈方法,保证考核反馈成为绩效考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正地发挥作用。从现状出发,为强化绩效反馈这一重要的考核程序,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