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4988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物理化学化考研答题部分答案05至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室中某一大恒温槽(例如油浴)的温度为400K,室温为300K。因恒温槽绝热不良而有4000J的热传给空气,计算说明这一过程是否为可逆? 解: 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2. 有一绝热体系如图2.1所示,中间隔板为导热壁,右边容积为左边容积的2倍,已知气体的,试求:(1)不抽掉隔板达平衡后的S。 (2) 抽去隔板达平衡后的S。解:(1)不抽掉隔板最后达热平衡,平衡后的温度为T,设左边为室1,右边为室2: 解出 (2)抽去隔板后的熵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上述热熵变化,另一部分为等温混合熵变。 3.指出下列各过程中,体系的何者为零? (1)非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2)实际气体节流膨胀; (3)理

2、想气体真空膨胀; (4)H2(g)和O2(g)在绝热刚瓶中发生反应生成水; (5)液态水在373K及101325Pa压力下蒸发成水蒸气。 解:(1)全部为零 (2)0 (3) (4) (5)4.若令膨胀系数,压缩系数,证明 解: (1) 对定量纯物质 (2) 将(2)带入(1)中,经整理得: (3) 因为 则 又 所以 (4) 将(4)式代入(3)式得 (5) 设 则 等容时 则 (6) 将(6)带入(5)式,即 因为 所以 5. 理想气体模型的要点是什么?“当压力趋近于零时,任何实际气体均趋近于理想气体。”这种说法对否,为什么?理想溶液模型的要点是什么?“当溶液i分无限稀释时,其性质趋近于理

3、想溶液。”这种说法对否,为什么?解:理想气体模型的要点是: 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势能为零。 分子可视为数学上的电,其体积为零。当压力趋于零时,在一定温度下,气体体系的体积将趋于无穷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r也随之趋于无穷大。因分子间的作用力于分子间距r的6次方(斥力)成反比,随着r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减弱至可忽略不计;而当p0时,r,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视为零。另外,当p0时,V,而体系中分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可视为常数,因此,随着压力趋近于零,分子本身占有的体积与体系所占有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故此时分子的体积可视为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体系压力p趋于零时,任何实际气体均可满足理想气

4、体模型的两个条件,故实际气体将趋近于理想气体。理想溶液模型的要点是(以二元溶液为例):AB分子的大小相同,形状相似。A-AB-BA-B各分子对之间的作用势能函数相同。以组分B为例,当xB0时,xA1,A组分符合拉乌尔定律,pA= p*A xA。而对B组分而言,B分子周围被大量的A分子所包围,而实际溶液中B-B分子对与B-A分子对之间的作用力不相同,因而与B组分相比,此时B分子的受力情况有很大变化,故B的分压不再服从拉乌尔定律,而服从亨利定律pB=kxB。所以当xi趋近于零时,其性质趋近于理想溶液的说法是不对的。6.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是什么?解:宏观特征: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

5、反应正向进行的速率与逆向进行的速率相等,体系各组分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宏观上反应处于静止状态。微观特征:反应并未停止,只是正向进行的速率与反向进行的速率相等而已。7.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反应平衡常数数值改变了,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反之,平衡移动了,反应平衡常数值也一定会改变。解:此说法不正确。平衡常数值改变了,平衡一定会移动;但平衡移动了,平衡数值不一定改变。例如在恒温下,改变化学反应中某些组分的浓度或改变反应体系的总压,平衡会移动,但平衡常数值并未变。8. PCl5的分解反应为:在523.15K,1下,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定混合物的密度为2.69510-3kgdm-3。试计算:(

6、1) 在此条件下PCl5的离解度;(2) 该反应的和。解:(1)设PCl5的离解度为。 t=0 n mol 0 0平衡时 n(1-x) nx nx 达平衡时:pV=n总 RT=n(1+x)RT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体系的总质量不变,一直等于,但体系的密度将随体积V而变,有: PCl5的离解度为80。(2) 平衡时分压: 将(1)中所得x值代入上式得: 9. 设在下列气相反应体系中,B的浓度与A、D、C相比甚小, (1)试用稳态近似法求其反应速率。(2)证明此反应在C浓度很高时为一级反应,在低浓度时为二级反应。解:此题有两种解题方法。解法1 (1)根据稳态平衡原理: 10.醋酸高温裂解制乙烯酮,副

7、反应生成甲烷 已知916K时4.65s-1,3.74s-1。试计算:(1)反应掉99 %的醋酸需要的时间。(2)916K时乙烯酮在产品中所占的百分率。如何提高选择性?解:这是个平行反应: t=0时 甲烷与乙烯酮均为零;t=t时 乙烯酮为,甲烷为,醋酸为: 由k的单位知该反应为一级平行反应,总反应速率方程为: 式中 (2)显然有 要提高选择性必须提高,降低,一般可选择合适的温度活选择时候的催化剂。11. 盐桥有何作用?为什么它不能完全消除液接电势,而只是把液接电势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解:盐桥起导电而又防止两种溶液直接接触以免产生液接电势的作用。从液接电势的计算公式,只有t+=t-时,Ej0,而t

8、+与t-完全相等的电解质是很难找到的,所以只能使Ej接近于零。12. 某溶液含有0.01molkg-1CdSO4、0.01molkg-1ZnSO4和0.5molkg-1H2SO4,把该溶液放在两个Pt电极之间,在25,100kPa下用低电流密度进行电解,同时均匀搅拌,假设超电势可忽略不计,且 。已知25时,。(1)何种金属先析出?(2)第二种金属开始析出时,第一种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多少?解:(1) 故Cd先在阴极上析出。(2) 当Zn开始析出时,溶液中Cd2+浓度应满足: 即: 13. 请根据物理化学原理,简要说明锄地保墒的科学道理(保墒:系指保持土壤水分)。 解:(1)切断土壤中的毛细

9、管,使下层水分不会通过毛细管蒸发掉; (2)被切断的土壤毛细管会发生水的毛细凝聚,增加土壤中的水分。14. 已知某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为 (b=2.6710-5 m3mol-1)(1) 计算1mol该气体在298 K,10py下,反抗恒外压py恒温膨胀过程所作的功;(2) 若该气体为理想气体,经历上述过程做功多少?(3) 计算过程(1)的DU,DH,DS,DF,DG;(4) 选择合适判据判断过程可逆性(5) 该气体的热容与温度无关,试导出该气体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的过程方程式。:(1) (2)若为理想气体,则状态方程为pV=nRT 其值不变(3) 由状态方程(1)为恒温过程0 J 恒温过程(4)选用熵

10、判据来判断过程方向性对过程(1)DU0 Q实W2229.8 J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5)对于绝热过程 对于可逆过程 分离变量积分 (CpCVnR) 该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即为 或 15. 325时,Hg 的摩尔分数为0.497 的铊汞齐,其汞蒸气压力是纯汞的43.3。以纯液体为参考状态,求Hg 在铊汞齐中的活度及活度因子。16. FeCl3和H2O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四种稳定的水合物(不考虑其水解)。试确定: 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 在101.325 kPa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P;在101.325 kPa下能与FeCl3水

11、溶液和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有几种,它可能是哪种含水盐? 在30时,能与水溶液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有几种? 该系统的T-x 相图中会有几个低共熔点?解: S = 6 (FeCl3、H2O、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R = 4 (有几种水合物就有几个化学平衡)R = 0 C = S R R = 2 恒压下 F = C - P + 1 Pmax = C + 1 - Fmin = 3 0 = 3 (自由度数最小为零)因为已有两相为FeCl3水溶液和冰,所以能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有1种,它可能是FeCl36H2O(和冰平衡共存的盐的含水量最大,和FeCl3

12、平衡共存的盐的含水量最小)。 恒温下 Pmax =3,所以能与水溶液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有2种。 该系统的T - x 相图中有5个低共熔点。17. 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锌达到平衡后,系统中有ZnO(s)、C(s)、Zn(g)、CO(g)和CO2(g)五种物质存在,已知存在以下两个独立的化学反应:ZnO(s) + C(s) = Zn(g) + CO(g)2CO(g) = CO2(g) + C(s)试确定: Zn(g)、CO(g)和CO2(g)的平衡压力之间的关系; 该平衡系统的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数。解: 系统中CO(g) 和CO2(g) 中的氧都来自ZnO(s),故气相中有一个 Zn(g),就必有一个O以CO(g)或CO2(g)的形式存在,当有一部分CO转变为CO2(g)时,由化学平衡的关系可得: =+ 2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