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379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学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教案一、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1、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3、理解能力差。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4、阅读量小。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不认真做家庭作业。二、复习内容1、语言积累和运用。2、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古诗词阅读通过课内文章,练习阅读能力。3、作文复习。4、专题训练及总测试。三、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解题指导法,启发式。师提问与总结相结合。四、课时划分:1、积累与运用(4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

2、。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D、对对子、名著导读。2、现代文阅读(4课时)。A、课内阅读(2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3、文言文阅读(2课时)。4、综合性学习(2课时)5、作文(2课时)。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难点:1、关键词语的揣摩。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3

3、、理解诗歌的意境。4、作文的选材立意。六、策略与措施: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4、进行模拟测试。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第一、二课时:生字生词复习内容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3、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复习过程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痴

4、( )想 隐秘( ) 诱惑( ) 鹤l( )云端yn( )含 匿笑 ( ) 倏 ( )忽 苦心孤诣 ( ) n( )杀 xun( )腾 崩t ( ) 水波lnln( )( )静m ( ) 伫( )立 笼zho( ) 一shn( )间例2: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鹤唳(l) 怡然 (y) 藐视(mo) 诱惑(yu)B喧腾(xun) 啜泣(zhu) 迸溅(bng) 挑逗(to)C虾蟆(h) 盘虬(qi) 丘壑(h) 嶙峋(xn)D目眩(xun) 绽开(zhn) 枯槐(hui) 小憩(q)2、注意汉字的字型特点,特别注意形似字的写法,学会改正常见错别字。要辨识同音字,不写别字。 如“

5、克”“刻”要辨别形声字,不写错别字。如“躁”“澡”“燥”要辨别形似字,不加减笔画。如“拆”“析”“折”要辨别字义辨字形。如“必须”“必需”。例1:请用正楷把下列汉字写到对应的“田”字格里。 平 心 静 气 聚 精 会 神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书写技能。这类试题虽书写量小,分值不高,但有助于考生在抄写的同时静下心来进入考试状态。在书写时应注意规范、饱满、不偏不倚,以行楷字最好。例2: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无精打彩( ) 再接再励( ) 晃然大悟( )相题并论( ) 戒骄戒燥( ) 仗义直言( )例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焦燥不安 小心翼翼 蹂躏 清冽 B走投无路 险象迭生

6、伶仃 葱笼 C无微不至 骇人听闻 辨别 诀别 D踉踉跄跄 兴高彩烈 庇护 潺潺 3、要掌握生字词的词义,学会解释词语。解释词语的方法有:用定义法,就是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词语。如:琥珀,就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描述法,就是把词的含义作一番描写、叙述。如:流逝,就是像流水一般迅速消失;字义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字义着手,把各个字义总括起来,说明某个词的意义。如:哀鸣,悲哀地呼叫;同义互注法,就是当我们解释某个词语时,运用与它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注释。如:寥落,稀少或冷落。附:七年级上册常用词语的含义1、隐秘:隐蔽、不外露。 2、嶙峋:形容人瘦削。3、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4、擎天撼地

7、:形容力量巨大。5、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7、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8、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9、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10、红灯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11、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13、静谧:安静。 14、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15、精致:精巧细致。 16、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例1: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1)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 )(2)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3)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 )(4)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

8、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5)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例2: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B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C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卖弄:摆弄。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 嶙峋:形容人瘦削。例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解释有误的是( )A.果如鹤唳云端(l)鸣叫 B.吾日三省吾身(xng)省悟C传不习乎(chun)老师传授的知识D

9、死而后已,不亦远乎?(y)停止例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 怎么说 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低声演唱, 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 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A虽然 却 就是 尽管 但 并B虽然 却 都 尽管 可 还是 C尽管 不管 还是 虽然 可 并D尽管 不管 就是 但是 虽 还是4: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一种结构比较稳固的短语。它结构紧密,文字简练,是汉语言中的精品,在汉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也成了语文中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以多种题型出现,多角度地进行考查。(1)、成语的来源:成

10、语的来源主要来源于:A.神话故事,如“天花乱坠”(高僧传),“愚公移山”(列子汤问);B.历史故事,如“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橘),“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C.诗文语句,如“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老骥伏枥”(曹操步出厦门行);D.口头俗语,如“三长两短”,“狼子野心”等。(2)、成语的格式: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也有非“四字格”的,如“莫须有”、“迅雷不及掩耳”、“牛头不对马嘴”等。(3)、成语运用应注意:.弄清成语的意义;.成语是凝固结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的部分;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型和读音,须分辨清楚,不能写错和读错。2、惯用语: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

11、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它格式的。例如“耍花招”、“吹牛皮”、“下马威”、“天晓得”等。简明生动,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3、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歇后语可分为两类:(1)是喻意的歇后语,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两边讨好)”,“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利)”。(2)是谐音的歇后语,如,“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韭菜拌豆

12、腐一青(清)二白”。说话写文章能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兴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教好的效果。例1:成语填空。 (1)小心( )( ) (2)忍( )不禁 (3)( )然自得(4)绝处( )生 (5)玲珑( )透 (6)心( )神怡(7)( )老还童 (8)任道( )远 (9)问心无( )(10)明( )秋毫 (11)德高( )重 (12)温( )知新例2:完成下列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含义。(1)可望不可( ) (2)( )世无双 (3)温( )知新 (4)见贤思( ) (5)慧心未( ) (6)获( )匪浅 (7)问心无( ) (8)心( )神怡 例3:句中加点词解

13、释不当的是( )A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象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忍住不笑)C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D可是,等到它们渐渐张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欢他们又胜过那些老鸟。(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B、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C、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D、放眼望去,气象万千,面对这种沧海桑田的奇景,能不诗兴勃发吗?例5: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至少各写2个)(1)表达愉快心情的: 。(2)成语中带“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