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4379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单模板北师大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观察鸡小肠结构实验目的认识小肠能够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实验器材小肠、剪刀、培养皿、放大镜实验步骤及现象1、将一段鸡小肠用清水洗净,用肉眼观察小肠横切的内侧面的结构。2、用剪刀将小肠纵向剖开,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轻轻摇动培养皿。3、用放大镜进一步仔细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结构。实验结论1、小肠的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的皱襞,扩大了小肠的面积。2、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问题与讨论描述小肠的结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联系。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2、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观察血液的组成实验目的观察血液的成分实验器材量筒、血液、柠檬酸钠实验步骤及现象取1支量筒,在量筒内加入几滴柠檬酸钠溶液。取家兔的血液10ml注入量筒,轻轻摇动量筒。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血液的特点。实验结论血液分成三层,上层是淡黄色的液体。下层呈现深红色。两层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问题与讨论1、量筒中有几种颜色?2、根据颜色,可以将血液分成几部分,各占总体积的多少?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实验目的1、识别不同类型的血管。2、说

3、出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实验器材显微镜、血管切片、毛细血管装片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2、观察毛细血管装片实验结论动脉管壁比较厚,静脉管壁比较薄,毛细血管壁极薄。问题与讨论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怎样与它们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目的描述血液在不同类型血管中流动的情况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湿纱布,小鱼实验步骤及现象1、用湿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漏出尾部,放在培养皿中,将尾鳍展开。2、在低倍镜下观察尾鳍内血管和血

4、流情况。观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实验结论1、血液从动脉流向静脉,在动脉中流速比较快,在静脉中比较慢。2、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单个细胞通过。问题与讨论1、如何根据血液的流向、流速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如何运行的?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观察肾脏实验目的观察哺乳动物肾脏的外形和结构实验器材新鲜动物肾脏、解剖盘、解剖刀、镊子、放大镜、水实验步骤及现象1、观察外部形态用清水将新鲜肾脏清洗赶紧,放在解剖盘中观察。找到与肾脏相连的三根管道,注意它们与肾脏连接的部位,根据教材上的图形,说出其名称和结构

5、差异。2、观察内部结构用解剖刀将肾脏纵剖为两半,观察肾脏的剖面。注意不同部位的颜色差异。3、用放大镜观察肾脏的皮质和髓质。注意结构差异。实验结论1、肾脏由皮质、髓质、肾盂和输尿管组成。2、输尿管与肾盂相连。3、皮质颜色要深一些。问题与讨论为什么肾脏的皮质要比髓质颜色深?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观察皮肤的结构实验目的观察皮肤切片,认识皮肤的结构实验器材显微镜、皮肤切片实验步骤及现象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皮肤切片,对照皮肤构造图辨别皮肤的结构实验结论1、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2、皮肤上有毛发、汗腺等附属物。问题与讨论1、皮肤各个结

6、构有什么特点?推测其不同结构具有的功能?2、汗腺存在于皮肤的什么部位,以什么构造与体表联通?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实验目的观察了解眼球的结构实验器材眼球结构模型实验步骤及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识别眼球模型显示的各个部分结构,思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实验结论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问题与讨论介绍自己归纳的眼球结构组成。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皮肤感受“冷”“温”刺激的实验

7、实验目的体验皮肤温度感受器感受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器材水槽,水实验步骤及现象1、准备三个水槽,标记1、2、3,然后向1号加入室温水,2号加入高于室温5的水,3号加入高于室温10的水。2、先将左手和右手分别浸入1号和3号水槽,持续10s左右;然后将两手同时很快转入2号水槽1-2s,体会左右手的感觉有何不同。3、交流自己的体验。实验结论1、皮肤温度感受器能感受到温度变化发生的刺激。2、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则感觉到温。问题与讨论为什么要求手浸入2号水槽的体验时间控制在1-2s?如果延长时间,效果会是怎样?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恩阳中学 学科: 生物 班级: 第 实验

8、小组学生姓名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与分析实验目的1、学会定性分析的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地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并进行分析比较。2、树立环保意识,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实验器材透明胶带、培养皿、放大镜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学校不同场所选择测量点:教室、走廊、操场和花坛。2、取10cm左右的透明胶带,将有胶的一面向上,两端内折固定在已做好标记的培养皿中。3、将培养皿放在不同的测定点,保证培养皿不会被挪动或损坏。4、选取一定的时间在各个测定点同时进行测定:20min、40min和60min。5、将测定点的培养皿盖上盖子取回。6、在放大镜下观察个测定点的悬浮颗粒数,并进行统计比较。实验结论教室悬浮颗粒物最多,可能是天气干燥,黑板上的粉笔灰漂浮造成的。问题与讨论讨论如何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空气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