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03740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集成课件-第一 章- 绪论(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系统集成,吴韶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1.基本概念,集成 集合、组合、一体化。将各个分离的但有关连的子系统有机的组合成一个整体 系统集成 在系统工程方法学的指导下,根据用户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子系统(或部分)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系统的过程。,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指一个组织机构内的设备、信息的集成,并通过完整地系统来实现对应用的支持。 系统集成包括设备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2. 发展现状,2009年中国系统集成行业市场规模为3542.9亿元,其中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收入为2202.9亿元,智能建筑系统

2、集成市场规模为500亿元,安防系统集成(工程)市场规模为960亿元。中国系统集成行业市场未来十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0%,预计2019年突破2万亿。,系统集成发展现状,2010年中国系统集成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标志性的事件包括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软件业“18号文件”)的替代文件出台;,系统集成发展现状(续),物联网强势启动,而物联网的技术已经存在,只是缺少一个整合,这种整合就是广义意义上的系统集成,因此物联网产业崛起必将为系统集成行业带来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信息系统集成发展现状,2009年,我国软件产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513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计算

3、机信息系统集成收入为2202.9亿元,同比增长23.7%。 未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市场增长较快的几个行业主要有政府、金融、电信、教育等,另外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未来几年也会迅速增长。年增长25%。,信息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市场已经涌现了神州数码、华胜天成等大型上市企业,但就行业整体业务水平来说,仍旧停留在较低层级上:至2009年10月份为止通过中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3422家企业中,只有6.3%的企业拥有一级系统集成资质,大量存在的是业务水平较低的三级、四级系统集成商,合并占比达到67.8%。,信息系统集成发展趋势,2010年2019年这10年,将是计算机信

4、息系统集成商整合最频繁的十年。因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随着IT行业的大势而发展,已日趋成熟。从最初的硬件主导,到今天的硬件软化,再到将来的软件服务化、服务产品化,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发展大势有着一个清晰的演进脉络。,信息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因此,在整个系统集成领域中,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将是产品转型、服务转型最快、最为彻底的一个部分。未来十年,3000多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商最终整合成不到500家,一些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的系统集成商也将诞生。,3. 系统集成方法论,4. 网络系统集成,在网络工程中运用系统集成方法,组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技术集

5、成、产品集成、应用集成,4. 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系统集成要解决的问题,网络系统集成的作用,网络系统集成中的关键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的原则,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强调网络设计原理 突出系统集成实践 案例学习贯穿全书,学习目标 了解系统集成的发展和层面,理解网络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概念。 掌握网络系统结构与协议的基本知识,会使用OSI与TCP/IP对比,分析实际网络体系结构。 了解智能DNS工作原理,理解IP协议要点与使用规范。理解域名系统表示与域名解析方法。 熟练掌握IPv4子网地址设置与子网掩码设置。 了解系统集成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步骤,理解网络结构特点与区别。 基本掌握网络各种结构的使用范围。

6、,第1章 绪论,2019/6/21,本章重点: 网络系统集成内容和步骤 OSI与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 使用OSI与TCP/IP对比,分析实际网络体系结构 IPv4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本章难点: IPv4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智能DNS工作原理,第1章 绪论,2019/6/21,1.1.1 网络工程概念 网络工程(Network Engineering,NE)是从整体出发,合理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工程技术。 根据网络组建需求,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网络系统结构、要素、功能和应用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实施和最优管理的目的。,1

7、.1网络工程概述,2019/6/21,网络工程设计概念 网络工程设计是按照用户组网需求,从网络综合布线、数据通信、系统集成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先进网络技术和成熟产品; 为用户提供科学、合理,实用、好用、够用的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为网络系统集成提供技术文档和工程实施依据。,1.1网络工程概述,2019/6/21,1.1.2系统集成的概念 系统(System)的意思是“体系,制度,体制,秩序,规律,方法”。集成(Integration)的意思是“成为整体,组合,综合,一体化”。 集成可以表示将单个元件组装成一台设备或一种结构的过程。 例如,将大量的晶体管组成一个“集成”电路。集成也可以表示由某种规

8、则的相互作用形式而联结的部件组合体,即有组织的整体。 例如,将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组合成“一体化”系统,使整体系统从一个程序到另一个程序能够共享命令和信息流。这种软件被称为是“集成”软件。,1.1网络工程概述,2019/6/21,网络系统集成是在信息系统工程方法的指导下,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将网络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产品和技术,系统性地集合在一起,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较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1.1.3 网络系统集成的发展,网络系统集成主要朝着互联和高速的方向发展 LAN-LAN互连和LAN-WAN的互连 网络已经具有了“网格(grid)”的雏形 网络集成正朝着高速率、大容量的方向

9、发展 局域网速度已经从共享式10Mbps升级到交换式100Mbps1000Mbps,甚至已达到10Gbps。,2019/6/21,1. 网络软硬件产品的集成 网络信道采用传输介质(电缆、光缆)组成,网络通信平台采用信息交换和路由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收发器)组成,网络信息资源平台采用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组成 。,1.1.4 网络系统集成的层面,2. 网络技术的集成 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1000Mbps以太网、10Gbps以太网,第三层交换,虚拟个人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双址(源地址、目标地址)路由,双栈(IPv4、IPv6)路由,多路(CPU)对称处理,网络

10、附加存储(NAS)、区域存储网络(SAN),Client/Server模式、Browser/Server模式和Browser/Application/Server模式,分布式互连网应用结构等。,3. 网络应用的集成 DNS,WWW,E-mail,FTP,VOD(视频点播),杀毒软件(网络版),网络管理与故障诊断系统等,2019/6/21,网络协议,语法、语义和时序,体系结构,完成计算机间的协同工作,把计算机间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具有明确定义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1.2.1网络协议与结构,1.2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2019/6/21,1.2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体系

11、结构 服务定义 协议规格,1.2.2 OSI模型,2019/6/21,PDU与数据封装,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有各自特定的名称: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分组数据报文(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二进制比特流(Bit),2019/6/21,数据多层封装与拆封,2019/6/21,1. TCP/IP协议 (1)协议集,1.2.3 TCP/IP体系结构,FTP 文件传输协议; HTTP - 超文本传输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2、 DNS 域名解析服务系统; TFTP - 一般文件传输协议; SNMP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TCP 文件传输控制协议; UDP - 用户报文协议; IP 网际互连协议。,2019/6/21,TCP/IP模型,TCP/IP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DARPA)的一项研究计划实现若干台主机的相互通信。 现在TCP/IP已成为Internet上通信的标准。 TCP/IP模型包括4个概念层次: 应用层(application) 传输层(transport) 网际层(internet) 网络接口(network interface),2019/6/21,TCP/IP体系结构及功能,TCP/I

13、P的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支持了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网络管理、Web浏览等应用。,TCP/IP的传输层,传输层的两项主要功能: 流量控制:通过滑动窗口实现; 可靠传输:由序号和确认来实现。,传输层提供了TCP和UDP两种传输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把报文分解为多个段进行传输,在目的站再重新装配这些段,必要时重新发送没有收到的段。 UDP是无连接的。由于对发送的段不进行校验和确认,因此它是“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TCP 无连接的 UDP,传输层提供了两种传输协议,TCP/UDP 端口号,TCP和UDP都用端口(socket)号把信息传到上层。 端口号指示了正在使用

14、的上层协议。,F T P,S M T P,T F T P,D N S,T e l n e t,S N M P,21,23,25,53,69,161,TCP UDP,应用层,传输层,保留的端口号: 255,公共应用 255-1023,公司 1023,未规定,TCP/IP网际层的四个主要协议,TCP,UDP,6,17,IP,传输层,网际层,IP数据报的协议域确定目的端的上层协议,(1)网络接口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基础部分,负责接收IP层的IP数据报,通过网络向外发送;或接收处理从网络上来的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向IP层发送。 (2)网络互联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互联网中计

15、算机之间的通信,向传输层提供统一的数据报。 (3)传输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控制部分,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4)应用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协议部分,它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并且总是不断有新的协议加入。,TCP/IP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消息被封装在IP数据报里,用来发送差错报告和控制信息。 ICMP定义了如下消息类型: 目的端无法到达(Destination unreachable) 数据报超时(Time exceeded) 数据报参数错(Parameter problem) 重定

16、向(Redirect) 回声请求(Echo) 回声应答(Echo reply) 信息请求(Information request) 信息应答(Information reply) 地址请求(Address request) 地址应答(Address reply),最常用的是“目的无法到达”和“回声”消息,A,B,发数据给Z,到Z的数据,我不知道如何 到达Z? 用ICMP通知A,目的端无法到达,路由器用ICMP通知目的地不可达的示意图,2019/6/21,A,B,B可以到 达吗?,ICMP回声请求,可以, 我在这里。,ICMP回声应答,用PING命令产生的回声及其应答示意图,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用于将一个已知的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方法: 1)检查ARP高速缓存表; 2)若地址不包含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