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名校之旅.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2304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品牌名校之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主品牌名校之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主品牌名校之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主品牌名校之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主品牌名校之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品牌名校之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品牌名校之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品牌名校之旅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学校都意味着名牌和顶级。而对于汽车消费而言,这些车仅算是草根阶层。但无论毕业于什么名校,刚走出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对于这个社会而言都属于社会的草根,就如眼前的自主品牌汽车。但名校毕业生往往资历过人,将来成长为社会脊梁的可能性很大,而自主品牌在这方面是否具有可比性?本期专题里,我们的新同事张海涛接连造访北京和上海三所名校,在他的镜头里,自主品牌与名校之间究竟有怎样潜在的联系?孙春诚回来后说,复旦的女生比同济的漂亮。而我则开着比亚迪,一路忍受着无法超过130km/h的速度来到杭州,在拥堵的闹市区寻找百年浙大的校址统筹/王黎民临安城中寻求是直到出行前才知道,浙大的前身有

2、一个理性而优雅的名字 求是书院。撰文/王黎民 摄影/刘建在杭州市转了很久,终于在一条小路的尽头发现了浙大玉泉校区的校门。浙江大学,中国名校,不过这校门没有想象中那么雄伟,就是一个门,没有压迫人的高度、也没有豪华的材料,只有四个原色的突起的字,很平凡,很简单,甚至有点儿过于朴素,而那四个字,看上去也有些陈旧了。这所全国工科大学排名第二的著名学府,外表看上去没有传说中的派头。它没有清华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也没有北大探不见底的人文黑洞,当然,我也不觉得它具备复旦那样“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强烈使命感。这里是老浙大的所在地,背靠大山,校园里的道路跌宕起伏,配合深秋落下来的黄色枯叶,仿佛置身于安静

3、的欧洲小镇。据说这里现在是浙大研究生部。心里一直对浙大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它低调却又不失光彩,幽静中弥漫着一缕书香。相比上海喧嚣大都市中的高校,我更愿意在这里潜心深造。它位于杭州市一个安静的角落,依山而建,比邻西湖,在南宋都城极富阴柔与妖娆的气息中,浙大显得皎洁与自清。这里充满着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古朴而祥和。将比亚迪F0开到这里,似乎和这里沉寂的氛围略有些不搭。是的,风格活跃的小车怎能融入这么安静的高等学府呢?一会儿工夫,一位学生便被摄影师的相机吸引了过来。这和平时的境况略有不同被吸引来的大部分都是询问车子。我们告知来意后,对方表示之前本科就读于汽车发动机专业,并对车子有一些了解。正好,

4、我们的话题也就由此展开了。聊天的内容当然离不开自主品牌,离不开比亚迪。工科出身的学生大部分拥有低调的特性和理性的头脑,这位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便是其中的典型。关键技术的缺失是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而发动机技术的落后,更是制约自主品牌发展的枷锁。由于之前专业的关系,对方对时下发动机技术的关注程度让我感到意外。我们谈论的话题甚至跨越到前不久法国提出的活塞升程可变技术,连我自己都觉得很久没这么聊过发动机技术了。不过回到正题,我告诉了他比亚迪F0的发动机来历,并且一一列举了我所试驾过的国产发动机的状况后,这位学生表示出些许失望,言语谈吐间流露出一名学生所特有的激情,以及这种激情背后的单纯。看得出,他对汽车

5、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自主品牌人性化设计的不足,以及时下流行的噱头营销,对方都表示出些许遗憾,当然了,工科学生怎么会喜欢那些大跃进式的宣传呢?我突然想到了比亚迪近期高调的宣传。不过,他们似乎并不像奇瑞一样将重点搁置在某一款车上,而是采用把具体事件和品牌挂钩的宣传方式,比如巴菲特的股份收购,再比如电动车计划。它希望人们记住的是BYD,而不是F0,或者F3。他们的思维或许是这样的:每一款车型都会过时,而品牌则是永远存在的。从我个人而言,我是赞同这种策略的我赞成的只是策略,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宣传方式。在浙大宁静的校区,探讨这个问题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但同时又反衬出此类问题的尖锐。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经过不

6、懈的努力和沉淀,而沉淀这两个字,在自主品牌老总的内心深处,就显得格外沉重了。在拥有百年基业的浙大校园中,短短几年品牌历史的比亚迪和周遭的一切都对比强烈。求是书院的名字告诉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而在今天,对于浮躁社会中民族工业的发展来说,这种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临走时,我突然想拜访一下当年的求是书院,带着F0,瞻仰一下浙大求是精神的发源地。可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大学路旁,我实在没能找到当年的庙宇。据说,早在02年,书院便一派破旧、衰败,到处是蜘蛛网和腐烂的树叶;书院前那个漂亮的水池,已是杂草丛生,满池浮萍水草,听到这些,我当即决定驾车离去。关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

7、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3弄5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利用普慈寺创的求是书院。这是浙江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书院以振兴中华,御侮图强为办学方针,注重实学,反对科举,在教授数、理、化等课同时,也十分重视国文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造就出浙江第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人才,如邵飘萍、陈独秀、许寿裳等。书院屡经更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称“浙江求是大学堂”,翌年改称“浙江大学堂”,二十九年(1903年)又改称“浙江高等学堂”,民国3年(1914年)停办,9年复校,又几经更名,17年(1928年)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同济励志行 无论是现在的“同舟共

8、济、自强不息”, 还是百年前的“合作共济”,都符合先下国家前进的步伐。撰文/孙春诚 摄影/张海涛记得儿时,每每父亲骑车路过同济大学的校门,总会停下,指着陈旧的校门上的“同济大学”四个大字告诫我努力读书,争取将来考入同济。或许对于上世纪50年代生人的父亲而言,同济大学绝对值得顶礼膜拜,长大的我现在也能理解作为工科出身的父亲,对当年如果能在同济进修深造是何等的渴望和向往。那时的我只能频频点头,转而露出对进出校门的各色人群羡慕的眼神。时过境迁,当我驱车来到同济校门前回想起儿时的点滴,发觉对于同济的向往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丝毫减弱。为了迎接世博会召开的上海,如今遍地开挖修路,让同济老校门被包围得水泄

9、不通,可涌动的人流依旧不停穿梭着,校门如同隔绝尘世般树立着,仿若毫不在意漫天扬起的风尘。瑞麒M1随着我慢慢地挪进校园,开始了一天的行游。参观知名大学的建院及美院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往往它们就代表着整个学校的设计水准和品味。既要让自己别具一格,又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并非易事。无论是新落成的法学院大楼,还是最具设计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楼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课铃声的响起,潮水般的学生们将我们团团围住,全副涂装的瑞麒M1让我和摄影师接受着异样的眼光,保安的无视倒也让我们安心,而对于不时有冒着问号上前询问我们的同学,我们总需要耐心告知一番,才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我看来这份好奇心绝对是好事,如果连是

10、什么都不会问,只能是填鸭式教育的牺牲品了。好奇的学生总是比较好打发,而不顾铃声仍然驻足观察的只能有三种可能:没课、逃课,或者读机械相关专业。幸运的是他们并非无事闲逛,第三种可能性正是他们的身份。天生对机械着迷的特性往往让工科学院成为了少林寺,女生实在是少之又少,而男生间的交流就没有距离,随性地聊起了对车辆机械的痴迷和认知。而静静聆听我们对话的M1自然而然成为了聊天的主角。在慢慢的听完我对M1性能的介绍后,打开了发动机盖让他一探这台ACTECO发动机的机械结构。要不是阻止他,估计当场趴到车底研究也并非不可能,工科学生对于机械的迷恋可见一斑。而当看到瑞麒的新车标时,我捕捉到了他眼中闪烁而过的迷惑,

11、而这份迷惑也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当询问到他对这个车标有什么疑问时,他提出了两点。一是车标含义,二是为什么要换,且后者语气更为疑惑。或许在他眼里追求机械的完美远高于品牌理念,没办法,谁让工科学生都是“实体”主义者。记得当初我去参加瑞麒品牌暨G6车型的发布会时,我也和他犯过同样的迷糊。为什么奇瑞要建立如此之多的子品牌,不会害怕产品同质,自家内讧吗?在大奇瑞品牌战略的主导思想看来,自主品牌车企就应该做第二品牌,发展高端。不过奇瑞这种靠低端经济型车起家的自主品牌车企向上走面临很大挑战,想不丢失起家根基又同时追求向上发展,是困难也是机遇。不过他还是对M1的机械部分给予了肯定。奇瑞在提升品牌高度的困难也是有

12、目共睹的,不过表示还是会支持高品牌的国货。告别了同好者,M1又载着我和摄影师在同济里闲逛起来,比起老校门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在校园中漫步的我们显得过于懒散。在不停寻找同济文化标志时突然顿悟,我们不就正被包围着吗?突然发现一片用于搭建建筑模型的场地,这些建筑模型都是按照等比例缩小的知名建筑。金茂大厦、迪拜酒店,甚至世博中国馆的主体结构都被用水泥钢筋完整复制。只能对当年与同济建筑系的失之交臂悔悟一番,时过境迁,罢了罢了。阳光的渐暗让摄影师发出了收工的命令,而M1也只好随着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安静的校园,而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标语送别我们的同时,或许也是给予瑞麒这个新品牌的激励吧。同济校史创建于

13、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并与德国在德语中的发音Deutsch相似,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采用德语教学。同济大学是民国时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国立大学(1927年),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较早的真正意义的综合大学(包含医学院)。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解放前,同济大学的工科学生在德国享有和德国大学毕业学生同等的声誉和待遇。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

14、。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行成于思 胜于言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清华历史, 也在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中发扬撰文/刘 远 摄影/刘远 张海涛2010年,清华大学就将迎来它的百岁生日。这所诞生于1911年,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民族兴旺,中国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近百年来,清华为中国培养出了众多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

15、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清华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自强史。行走在清华的校园,处处都是名园古迹,林木俊秀。万泉河水从学府腹地蜿蜒流过,勾勒出片片湖泊水塘,塑造出荷塘月色的胜景,也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精神难以名状,却又触手可及。它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艰难曲折中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清华大学就是这类大学的典范。在这里受过教育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它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即使只是

16、在清华园里驻足,也仿佛能够听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清华学子为救国奔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或是新时代学子“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的励志宣言。这就是清华的精神,即使你不曾在这里学习生活过,但只要你接近它,就能够轻易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召唤。清华百年的历史多灾多难,但“灾难铸就辉煌”。灾难所激发起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清华历史。拯救民族的集体尊严意识是清华发展的动力源。清华学子给人以“高傲”的印象。但这种个人意识总是和民族尊严联系在一起,并且对于那些最优秀的清华人来说:民族尊严感是他们个性中最重要的、最顽强的部分。让我强烈感受到这种精神的不仅是在清华校园里的耳濡目染,还有陪伴我这段旅程的帝豪。帝豪是吉利多品牌战略部署下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全新子品牌,其品牌个性为“豪华、稳健、力量”。核心价值是:“中国智慧、全球品质”。它也是未来吉利汽车结构型主导产品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