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02188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2019 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新化县新化县 2019 年模拟试题(二)年模拟试题(二) 语语 文文 (时量: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积累运用积累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 分) ( ) A炫目(xun) 参差(c) 神采奕奕(y) B剽悍(pio) 栖息(x) 骇人听闻(hi) C蜕变(tu) 瓜蔓(wn) 趾高气扬(zh) D澄清(chng) 濒临(pn) 岿然不动(g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 A.退色 张皇望洋兴叹争妍斗艳 B.翡翠 朦胧相题并论造谣生事 C.灰烬 顷倒稍纵即逝痛心疾首 D.

2、彷徨 疑虑震耳欲聋比比皆是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用人大多更看重能力,求职者的高学力仅只是一块敲门砖。 B.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是汉族饮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武陵甲鱼、道州 灰鹅、武冈鹅,湘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 C.假尼姑街头化缘被拘,说不出菩萨名字露马脚。 D.81 岁的退休教师任志明,苦心孤诣辛学 50 余年,到处搜集关于辛弃疾的故事,用工整的小 楷写了 20 余万字的幼安忠义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 A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

3、一份纯洁的 读书情感。 B沈克泉、沈昌健农民父子35 年坚持不懈,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他们光大和接续中国伟大 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 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日确认,该公司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失联客机上共有来自 14 个国家和 地区的227 名乘客。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章热情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题 次一一二二三三总总 分分 得 分 B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的用

4、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 种文体。 C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罗琳。文中的哈利波特们既具有英雄的“神性”, 又具有普通人的“人性” D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 不断探索人生。 6.对下面应用文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征稿启事 为丰富萌芽文学社社刊小草的内容,特向全校学生征集下列稿件:烛光赞歌、青春吟 诵、心灵抒怀、学海拾贝、诗路花语、开心乐园、天马行空等。 来稿要求思想健康,内容新颖,感情真切,文字简洁生动,文体不限,篇幅800 字以上, 诗歌 14 行以上。为方便审校,来稿请用A4 纸打印,题目

5、下方注明班级和姓名。 2015 年 3 月 25 日 A启事名称“征稿启事”应写在首行正中。 B正文应交代投稿的地点,如“稿件请投萌芽文学社信箱”。 C正文下面应写上“此致”“祝全校同学学习进步!”之类的祝颂语。 D日期上方应署名启事单位“萌芽文学社小草编辑部”。 7.用正楷或行楷将下列古诗文默写在横线中(10 分,每空 1 分)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 (3)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 (4)春望一诗中,杜甫借“ , ”两句写出了自己 对处于战局中的家人的担忧,直接抒发了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5)过零丁洋一诗中,文天祥在“

6、 , ”两句诗 中巧妙地借助地名,一语双关,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8.口语交际。(2 分) 中考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中考一 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 爸爸的意思是: 9.综合性学习。(6 分) (1)某班举行以“学会欣赏别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作为活动 的开场白。要求:使之与前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3 分)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 无奈与愁苦;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 (2)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一个国家

7、或民族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思想、艺术、科学、文艺、 生活等。文化名人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代表者。宣传文化名人就是宣传文化。请从下 列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作宣传(从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介绍宣传)(3 分) 孔子 司马迁 鲁迅 邓稼先 示例示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当时 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 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影响。 二、阅读(二、阅读(6060 分)分) (一)湖心亭看雪(一)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

8、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有两人铺毡对坐B至于夏水襄陵 C今齐地方千里 D贤者能勿丧耳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是日,更定矣。(这)

9、 B湖中人鸟声俱绝。 (停止,没有) C言和而色夷久。(连词,表并列)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但是,表转折)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第二段,主要描绘西湖雪景。作者用白描的手法,随意挥洒几笔,就点出了雪景神采。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 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

10、大意(6 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1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 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5 分) 答: (二)望岳(二)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历来被诗家所称道。请简要赏析两个字 的妙用。(4 分) 16.诗中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4 分) (三)(三)三代同堂三代同堂 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

11、的境界。从人类进 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 的梦。 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 13 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 超过 30 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 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 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 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 直到大约 3 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

12、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着人身上采集了 600 多个完整的线粒体 DNA 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 7 万年前,人 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 2000 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饱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 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 30 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 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 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

13、,我们可以说 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学 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 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 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 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 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 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 展之间

14、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 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17.阅读文章第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段说明了“三世同堂”的什么特点? (3 分) (2)第段可以调到第段的后面吗?为什么。(3 分) 18.第段中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3 分) 直到大约 3 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四)(四) 为什么要读为什么要读 颜志祥 古人就有读书无用论。唐朝诗人章碣在焚书坑里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 读书。但读书无用,为什么还要读呢? 读书可能带来不了高收益,这是“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读 书从来都不是教你发财,就像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写的那样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 勿入斯门。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一件自己的事,一件煎熬的事。你懂得越多,痛苦越多,在 快乐的猪和痛苦的思考者之间,很多人选择了前者。 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谈吐,让你看见了一 个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 金庸当年在香港办明报,执笔写社评,预测中国大陆的政局,每每中的。有人问他奥 秘何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