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1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02093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7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1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1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1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 守护生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能力目标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守护精神更需要关注精神的养护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20 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 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这么一个生活在盲聋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

2、大学拉德克利 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 世纪美国 十大英雄偶像”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 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海伦凯勒在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 光明中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 看帮助过自己和爱着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 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海伦凯勒虽然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她没有放弃生命,依然肯定自己 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命。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同时还为其他残疾人 造福。因此,当自己的生

3、命受到威胁时,不放弃生的希望,在肯定自己生命的同时,还要悦纳其 他的生命。 读了海伦凯勒的故事,你对守护生命有什么认识? 二、新课讲授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爱护身体目标导学一:爱护身体 (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活动一:展示关于爱护身体的名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毛泽东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陶行知 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 谈一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的?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 种对生命负责任

4、的态度。 (二)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二:讨论与分享 事例一 2016 年 1 月 9 日下午,三名初中生未经学校许可,私自进入学校职工篮球场打篮球。 打球过程中,篮球卡在篮板与篮筐夹缝中。三人没有报告老师,就将球场边上的桌子搬到篮球架 下去取被卡的篮球。拿到球后,三人无视安全,站在桌子上模仿 NBA 球员把手吊在篮筐上扣篮, 并在扣篮过程中吊在篮筐上悬空摇晃身体。此时意外发生,篮球架倒塌并砸中其中一名初中生, 导致该初中生死亡。 事例二 2016 年 2 月 11 日,文昌市的昆联水库发生一起溺亡事故,一名 14 岁女生不慎落水, 另一名 19 岁男生不会游泳,但仍奋不顾身去救人,最后

5、女生被救起,男生却永远失去了生命。 提问:分析一下事例,说说我们怎样做到爱护自己,保护自己? 活动三:展开课堂调查,展示问题 如果外出旅游,入住外地的宾馆,你经常做的第一件事是: A整理行装 B躺下休息 C查看房间的逃生路线 D与室友聊天 统计学生的选择,并提问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 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 法。 目标导学二:养护精神目标导学二:养护精神 (一)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教材 P102103

6、) 思考: 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提示: 1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纯真、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 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她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2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她坚持让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 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 冠上的钻石” 。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 需求。 (二)精神发育

7、与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活动五:阅读与思考 展示材料: 材料一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童年时期虽然过着贫困的生活,但是他酷爱读书, 他读过的书包括封神演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儒林外史 青春之歌 破晓记 三家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 10 年,主要从事农业活 动: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在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 ,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 字。 材料二 有些中学生以拥有高档电子产品、名牌产品为荣,但是当遇到为有需要的人捐款捐 物时,却认为与自己无关而漠视。 提问: 1材料一中莫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说明

8、了什么? 2材料二对我们养护精神世界有什么启示? 展示材料:小军和小芳看了莫言的经历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辨析下列观点。 小军:莫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我们的精神发育, 不受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小芳: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了,精神发育肯定越来越好。 教师总结: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三)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

9、族精神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三、课堂总结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和要求,学会了自救自护,懂得了守护生 命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也许我们的理解还太感性,还不太成熟,有待完善。但不容置疑的 是,我们一定要爱护生命,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个阶段,积极进取、奋勇直前、充实人生。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的需要和感知为出发点, 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生命能有所感悟,懂得爱护生命。教学形式上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纵观这节课,不足之处主要是: 1活动与情境设计完成后,教师应注意妥善安排各活动之间的次序,做到环环相扣,突出整 体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精练,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还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体验 还可以更深入,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情感,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领悟到生命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 自觉做到守护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