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1676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生产者行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概论作业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称为生产函数,即反映在既定技术条件下,一定的投入品数量与最大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要素报酬递减率:也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或边际报酬递规律,在技术不变、其它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对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不断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总产量是以递增的速度增加;但当该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后,由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等产量曲线:就是在技

2、术水平不变条件下使产量不变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保持总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记作: 成本函数:指一定产量与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短期成本:短期在经济理论中是指部分生产要素不能调整(来不及调整,有时甚至不愿意调整或者没有必要调整)的时期。而短期成本则是指在短期支付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平均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每生产一单位产量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总成本除以产量,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由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量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它等于变动成本除以产量,是一条先

3、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是企业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量。它是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是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产量的增加又逐渐升高,因而是一条U形曲线。长期成本:长期在经济理论中是指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的时期。而长期成本是指在长期支付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二、是非题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一定。 ( ) 2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越多,产量越高。 ( ) 3同一平面上,可以有且只有三条等产量线。 ( ) 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角度的表述。( ) 5在农业生产中,土地越密植越好,施肥越

4、多越好。 ( ) 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 ) 7生产一定量产品时,投入的要素的配合比例应该固定不变。 ( ) 8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表示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表示的产量。( )9.经济分析中的长期是指年以上 ( ) 10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利润 ( )11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是边际成本 ( )12.长期成本分为长期固定成本和长期可变成本 ( )1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是收支相抵点 ( )14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 ( )三、选择题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5、 D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4、等产量曲

6、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5、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增加了;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增加了。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D )A.MRTSLK=PLPK;B.MPPLPL=MPPKPK;C.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D.上述都正确。7、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A )A.增

7、加投入;B.保持原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D.上述三者都不正确。8、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他( D )A.总收益为零;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9、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10、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 D.总成本。11、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 )A.可变成本; 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 D.固定成本。12、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

8、看是( B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B.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C.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D.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1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15、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D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在产量的某一变化

9、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B.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以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D.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的部分构成商品的供给曲线。四、简答题1、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可变要素数量可变要素的总生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75)9963

10、(7)(-7)(1)在表中填空,用()表示;(2)该生产要素是否出现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答:该要素从第5单位开始出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2、一个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汽车。假设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产出除以工人的数量)在最近几个月一直增加。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工作越来越努力了?或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请加以解释。答: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工人工作越来越努力了。因为当工人显得过少,资本显得过多,劳动使用量增加时,劳动的平均产量会增加,但这不一定是工人工作更加努力的结果,而是劳动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在上图中,当MPL超过APL

11、时,APL是上升的。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撇开其他情况,例如撇开劳动和资本的使用价格及其变动,那么劳动平均产量上升,会使劳动的平均成本(即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成本或者说AVC)下降,并进而使产品平均成本(AC)下降。这显然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3、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有四种方法(见下表)能生产出100单位的产品:试问:(a)哪种生产方法在技术上是无效率的?(b)“方法D在技术上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它一共只耗用了90单位的资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c)如何判断哪种生产方法经济上是否有效?资本(单位)劳动(单位数)方法A6200方法B10150方法C10100方法D4050答:(a

12、)方法B在技术上是无效率的,与方法A相比,它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要较方法A多,而产量相同;同样,与方法C相比,它使用劳动较多且产量相同,所以厂商不会选择这种生产方法。(b)这种说法不对,与方法A和方法C相比,方法D耗用的资本数较高,而劳动数较少。判断技术上的效率不能以耗用资源的总数为尺度。 (C)要判断哪种生产方法在经济上时有效的,必须知道劳动及资本的价格,依据TC=LPL+KPK分别计算其耗用总成本,总成本最低者就是在经济上有效率的生产方法。4、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那么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怎

13、样的?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成本曲线又是怎样的? 答:在短期,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投入量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该要素(如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当要素报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先出现下降再上升的U型,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 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都会先降后升;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时就下降,那么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开始就向右上倾斜(即上升)。5、某河附件有两座工厂,每天分别向何种排放300及250单位的污水。为了保护环境,政府采取措施将污水排放总量限制在200单位。如果每个工厂允许排放100单位污水,A、B工厂的边际成本分别为40美元和20美元,试问这是不是将污水排放量限制在200单位并使所费成本最小的方法? 答:为了考察这是不是使所费成本最小的方法,我们必须考察厂商的边际成本。在分别排放100单位后,A工厂减少污水排放量的MC=40美元,而B工厂的MC=20美元,这就是说,以已经排放100单位为基点,B工厂再增加排放1单位污水会增加成本20美元,而A工厂减少排放1单位污水会减少成本40美元,这样总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