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01675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3)班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的综合阶段。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0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成绩及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口算、掌握不牢固,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对数学不感兴趣,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

2、困难,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口算与计算不过关,公式记得不牢,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计算题、应用题和操作题仍是本学期学习与加强练习的重点。 三、复习目标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目标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

3、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四、复习要求 第一阶段:分块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在1100的自然数

4、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数的运算。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

5、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式与方程 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a)。 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4.正比例反比例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

6、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图形与测量。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

7、度单位。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 60,90角。 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 、分米 、厘米 、升 、毫升),会进行单位

8、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 、1厘米 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 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可能性。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阶段:综合

9、练习,查漏补缺: 通过分块复习后,教师再将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综合性复习,及时查漏补缺。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 进一步提高能力同时因教材上面的材料是比较基础和简单,在复习期间应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解决了教师批阅量大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也只有通过这样详细、系统的复习后,学生才能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熟练基本技能的目的,并且能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 1.回顾整理,形成系统 数学知识具有很

10、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它们之间往往都是纵向发展、横向联系着的。复习时,要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和内在联系,着重在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回顾整理,明确和完整地把握知识的结构,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加深理解,巩固认识,减少遗忘。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思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过程不是一次可以完成达到目的,而是从初步感知、认识、理解、巩固、提高,而且要不断地重现、强化,而且这个不断重现、强化的过程又可以穿插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中去。 2抓住重点,精选题例 教材因受篇幅的限制,同时也为体现复习方法的灵活与优化,编者采取各种不同的呈现形式给出复习的知识点。如

11、: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请你举例说明、知识结构图。表格式、提问,设问,“一题多问、多变、多解”。题组或直接给出概念的意义和复习题例,以及体现思维过程,给应用题改编,补条件、提问题,采用讨论等,以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复习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讲究复习策略上,有针对性地从练习中选出题例,或另外设计补充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实例,进行有效的复习。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为毕业考试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重视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通过分析指导,教给学习方式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需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针对此思路,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

12、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是学生学习矛盾的挑起者,问题情景的创造者,探究活动的促进者。要多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多一点合作交流的时间,教给合作的方法,多一些实践操作的锻炼,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4.重视分层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提优补差不可少,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就是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基础知识与拓展练习并举,设计习题要有层次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和权利,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问题生活化”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确实,我们需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

13、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去提出不同的问题。 五、复习安排: 日期 内容 课时 4月23日 数的认识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认识 2 4月24日 数的整除 2 4月25日 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 2 4月26日 练习与测试 6 4月27日 常见的量量的分类及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和体积) 2 5月2日 练习与测试 4 5月3日 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2 5月4日 四则混合运算(分数乘除) 2 5月7日 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2 5月8日 练习与测试 2 5月9日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 5月10日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和替换) 2 5月11日 练习 2 5月

14、14日 式与方程用字母表示数 1 5月15日 方程(解比例) 2 5月16日 练习与测试 4 5月17日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和比例 2 5月18日 正比例和反比例 2 5月21日 练习和测试 2 5月22日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2 5月23日 平面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与面积(所学的所有平面图形) 2 5月24日 练习与测试 2 5月25日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 1 5月28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圆锥除外)和体积(所学的所有立体图形) 2 5月29日 练习与测试 2 5月30日 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对称、缩放 2 5月31日 练习 2 6月4日 确定位置确定位置的方法 1 6月5日 图形与位置(数对、方向与距离) 2 6月6日 统计与可能性统计表 1 6月7日 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 2 6月8日 可能性 2 6月11日 练习与测试 2 6月12-22日 综合练习 16 6月25日- 模拟测试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