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1661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5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4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版)经济基础知识(中 级)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第1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1节 市场需求1、 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2、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1 消费者偏好。2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3 产品价格。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4 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求的商品。5 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使用价值上必须相互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6 预期。人们对某一种经济活动未来变动趋势的预测和判断。7 其他因素。影响

2、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商品本身的价格。3、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1)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3) 需求曲线表示需求和价格之间关系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小,价格下降,需求量扩大。2 需求变动: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第2节 市场供给1、 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

3、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供给的总和。2、 影响供给的因素1 产品价格。价格和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2 生产成本。3 生产技术。4 相关产品的价格。5 预期。6 其他因素。3、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1)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该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供给规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正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3)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和价格之间关系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 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价格上升,供给量增长,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小。2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其他因素的变化

4、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第3节 均衡价格1、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2、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1) 最高限价分析最高限价,就是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当实施最高限价时,产品短缺,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价格以及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等变现涨价现象。因而要保证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且只宜在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2) 保护价格分析保护价格也叫最低限价,就是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其目的是

5、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当实施保护价格时,产品过剩,会出现黑市交易和变相降价等现场。因而要保证保护价格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和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且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第4节 弹性1、 需求价格弹性(1) 定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因为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但为方便起见通常省略符号采用其绝对值,因而其数值范围是从零到无穷小。(2) 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有两种计算公式: 1 点弹性公式,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2 弧弹性公式,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

6、大的场合。(3) 基本类型1 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叫做需求富有弹性。2 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 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做需求缺乏弹性。(4) 影响因素1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2 商品的重要性。3 商品用途的多少。4 时间。(5) 与总销售收入的关系1 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收入减少,反之下降会使收入增加。2 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3 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收入增加,反之下降会使收入减少。这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主要理论基础。2、 需求交叉弹性(1) 定义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

7、变化之间的比率。其大小是确定两种商品是否具有替代或互补关系的标准。(2) 类型1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大于0,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2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等于0,两种商品无关联。3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小于0,两种商品为互补品。3、 需求收入弹性(1) 定义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2) 类型1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收入弹性高,需求量的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2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等于1,需求量和收入变动成相同比例。3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收入弹性低,需求量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4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等于0,收入无弹性,不

8、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量不变。5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0,收入增加时需求量小,收入降低时需求量大。收入弹性的大小是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可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弹性为负值的为低档品。4、 供给价格弹性(1) 定义供给价格弹性是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因为价格和供给呈同方向变化,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总是正值。(2) 基本类型1 供给弹性系数无穷大,供给完全有弹性。2 供给弹性系数大于1,供给弹性充足。3 供给弹性系数等于1,供给弹性为1。4 供给弹性系数小于1,供给弹性不充足。5 供给弹性系数等于0,供给完全无弹性。(3) 影响因素1 时间(

9、首要因素)。2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3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1节 无差异曲线1、 效用理论(1) 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2) 效用的定义效用就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3) 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是用表示度量的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是运用边际效用论来分析消费者行为。序数效用论,是用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是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两种理论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加总。(

10、4)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边际效用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其变动存在递减的规律。2、 无差异曲线(1)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在需求无限,收入有限,且商品和服务不能免费取得的条件下,对不同商品或服务,消费者要选择他能支付起的最优组合。1 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是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表达出来。2 可传递性,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3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即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2)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特征:1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

11、商品数量越大,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2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边际替代率(MRS),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第2节 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预算可行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也叫预算空间。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1、 收入变

12、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2、 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如果只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则另一商品的截距固定不变,价格上升商品的截距缩小,下降截距扩大。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左移,下降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第3节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1、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2、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价格-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

13、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商品价格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时,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对于正常商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总效应也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对于低档商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因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只是正常品的曲线更平缓,低档品的需求更陡峭。第3章 生

14、产和成本理论第1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1、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生产者就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 企业形成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其本质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包括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和监督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而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第2节 生产函数和

15、生产曲线1、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是指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投入,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投入分为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从长远看,各项投入都是可变的。各种投入要素都可变时,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劳动,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及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各种能力。2、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Q=(X1,X2,Xn)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