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01565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 模具的好坏,直接关系了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这一点我想大家不会有 异议。而模具的好坏需要通过试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试模工序对于注 塑企业来讲非常重要。 关于试模方面的要求与资料,大家都比较容易查询得到。那么,国外试模又包含 哪些内容呢? 下面的文章就是介绍外国人是如何试模的,对于文章所介绍的内容,我绝大部分 是持肯定态度的。说实话,有些地方我没有看懂,有的地方则存在异议。这里我 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来个彻底的“拿来主义”,原汁原味地把它介绍给大家的好, 大家可以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异议的地方再探讨、交流。 国外试模工作的八大内容国外试模

2、工作的八大内容 (一)模具空运行测试(一)模具空运行测试验证模具的动作验证模具的动作 A.模具低压下的开合模状况检查:模具低压下的开合模状况检查: 1.模具分快、中、慢各 3 次开合,在开合过程中有无异常声响,有无阻滞现象; 2.模具开合动作顺畅,有无干涉发生。 B、模具顶出系统的检查(低压下)、模具顶出系统的检查(低压下) 1.顶出动作分快、中、慢各顶出 3 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 2.平面处的顶针(司筒)顶出后,是否会发生松脱或卡死; 3.斜面顶针或司筒装置,是否加定位销(防止松动或转动); 4.顶出系统(顶针或顶块)顶出时是否有异常响声以及振颤 C.模具复位的检查模具复位的检查 1.模具

3、分快、中、慢速度各复位 3 次,观看是否能回到位(复位); 2.复位后,斜顶针端面不高于模芯 0.1mm 或与模芯平齐; 3.复位用限位咭掣接触是否良好; 4.顶针顶出时是否与行位的动作发生干涉(滑块是否回到位); 5.模具是否装有顶针复位装置(机械式)。 D.行位(滑块)动作的检查行位(滑块)动作的检查 1.模具按快、中、慢各 3 次开合模,观察行位动作是否顺畅; 2.行位回位是否正常,与顶针是否发生干涉; 3.行位定位是否牢靠; 4.液压抽芯装置动作顺序先后情况; 5.行位在空运行中有无拉伤、“卡死”现象。 (二)型腔进胶平衡性的测试(二)型腔进胶平衡性的测试 1.连续依次打 5 模,称量

4、其重量; 2.记录各模中每个产品的单件重量; 3.减少注塑量,依次充满 20%、50%、90%的样品各 3 模; 4.称量并记录上述每个产品的重量; 5.如果产品最大的重量与最小的重量差异小于 2%的重量则可接受若重量波 动误差在 2%以内,则表明型腔进胶平衡,否则进胶就不平衡; 6.如果是单型腔模,也要做进胶平衡性测试(观察实际走胶情况) (三)保压时间(浇口冻结)时间的测试(三)保压时间(浇口冻结)时间的测试 1.保压时间先设定为 1 秒时,每次成型 3 模产品; 2.如表格所示,依次增加保压时间,减少冷却时间,使整个循环周期不变(一直 到浇口冷冻封胶,产品重量不增加为止); 3.如下图所

5、示设定多个不同的保压时间,每次成型 3 模产品,称量指定型腔的产 品重量,把数据依次记录在表格里; 4.根据图表确定最佳保压时间。 (四)最佳锁模力的确定(四)最佳锁模力的确定 1.当保压切换位置/保压压力设为最佳时,锁模力设为最大锁模力的 90%以内, 成型 3 模,记录每模产品的重量; 2.锁模力依次减少 5Ton,每次成型 3 模,记录每模产品重量,直到产品重量突 然变大,重量增加 5%左右产品周边开始产生飞边时为止。 (五)最佳冷却时间的确定方法(五)最佳冷却时间的确定方法 1.在注塑工艺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产品打饱后),估算冷却时间(初选一较长的 冷却时间,使产品完全冷却),打 3 模

6、产品,测量其尺寸; 2.在下表中记录产品尺寸,观察胶件变形情况; 3.产品冷却时间逐一减少 1 秒,打 3 模; 4.减少冷却时间,直到产品开始出现变形,尺寸开始减小时为止; 5.每个冷却时间所注塑出的产品,应在胶件充分冷却后(约 15 分钟时间),才 能测量其尺寸; 6.确定最佳冷却时间的依据考虑产品尺寸稳定性。 一般冷却时间的估算公式: 1.经验冷却时间t(1+3t)模温 60以下; 2.经验冷却时间1.5t(1+3t)模温 60以上; (t 表示成型品的最大肉厚)。 3.理论冷却时间的估算公式: s=最短的冷却时间(s) t=塑件厚度(mm) =材料的热扩散系数(c /每秒) Tk=塑件

7、的脱模温度 Tm=模具温度( ) Tc=料筒温度( ) (六)冷却水流动状况的测试(六)冷却水流动状况的测试 1.使用压力表与流量表进行测量,把测量出的数据填入表中; 2.测量并记录冷却水管直径; 3.根据冷却水温度,查出运动粘度; 4.按如下公式计算出其雷诺数; 雷诺数 (Re) =3160冷却水流量/冷却水直径 运 动粘度 5.冷却水的流动在紊流状态下, 才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 Re 2000 为层流状态; Re 4000 为紊流(湍流)状态; Re=20004000 为过渡状态)。 (七)模具冷却均匀性的测试(七)模具冷却均匀性的测试 1.用模温测量仪测量型芯、型腔各选 10 个点的温度

8、,记录在下表中; 2.各测量点得实际温度与平均值的差异应小于 2,如果与平均值的差异超过 2 ,则表明模具冷却效果不均,应改善冷却系统。 (八)溶料的粘度分析(八)溶料的粘度分析确定最佳的注塑速度确定最佳的注塑速度 1.记录液压油温度、溶料温度和模具温度; 2.先设定好溶胶终止位置,只用一级射胶; 3.将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设定为零,确定射胶起始位置后,逐步增加注射速度; 4.调整注射速度填充到胶件的 95%位置(观察是否有垫料,留 5-10mm 的垫胶 量); 5.记录填充到胶件的 95%位置时所达到的最高注射速度; 6.将注射达到的最高注射速度和射胶峰值压力记录于“注射速度分析数据表”中; 7.逐步降低注塑速度、 增大射胶压力, 观察并记录填充到胶件的 95%位置时所对 应的射胶峰值压力; 8.从曲线图中确定最佳的注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