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1412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总则- 3 -1.1设计依据- 3 -1.1.1引用标准- 3 -1.1.2系统的技术特点- 4 -1.1.3设计要求- 4 -1.2设计范围- 5 -1.2.1水平年- 5 -1.2.2设计范围- 5 -1.3设计原则- 6 -2电网概况和调度管理- 7 -2.1电网概况- 7 -2.2调度管理- 9 -2.2.1调度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9 -2.2.2调度职责和调度范围划分- 11 -2.2.2.1调度职责- 11 -2.2.2.2调度范围- 12 -3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3.1系统现状- 12 -3.2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2 -3.2.1.1主站系统的开

2、放性- 13 -3.2.1.2遥视功能- 13 -3.2.2在系统设备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3 -3.2.2.1主站主要设备选择- 13 -3.2.2.2分站设备选择- 13 -3.2.3在通道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4 -3.2.4在系统与变电所一、二次设备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4 -3.2.5在系统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4 -3.2.5.1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14 -3.2.5.3重使用、轻管理- 15 -3.2.6统一管理- 15 -4 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15 -4.1系统功能要求- 15 -4.1.1设计水平年(2013年)功能要求- 15 -4

3、.1.2远景年(2018年)功能要求- 18 -4.2系统技术要求- 18 -4.2.1系统可靠性- 18 -4.2.1.1通讯指标- 18 -4.2.1.2显示指标- 19 -4.2.1.3高级应用指标- 19 -4.2.1.4系统负荷率、可用性指标- 20 -4.2.1.5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指标- 20 -4.2.2时钟精度- 21 -4.2.3遥测量指标- 21 -4.2.4遥信量指标- 21 -4.2.5控制量指标- 21 -4.2.6实时性指标- 21 -5 远动系统- 22 -5.1远动信息内容- 22 -5.1.1遥测量- 23 -5.1.2遥信量- 23 -5.1.3遥控、遥

4、调命令- 24 -5.2远动信息传送网络- 24 -5.2.1远动信息传送方式- 24 -5.2.1.1地调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的转发和接收- 24 -5.2.1.2与MIS系统的互联- 24 -5.2.1.4与机房值班报警系统的互联- 25 -5.2.2远动通道- 25 -5.3远方终端装置(RTU)- 26 -5.3.1技术要求- 26 -5.3.1.1功能- 26 -5.3.1.2主要技术指标- 27 -5.3.1.3容量- 28 -5.3.2远方终端装置的选型原则- 28 -6 主站系统- 29 -6.1配置原则- 29 -6.2硬件配置- 31 -6.2.1系统基本容量- 31 -6.2

5、.2硬件配置- 31 -6.2.3 SCADA工作站- 31 -6.2.3.1数据采集与传输- 33 -6.2.3.2事故追忆功能- 33 -6.2.3.3历史数据存储- 34 -6.2.3.4报表功能- 34 -6.2.3.5特殊运算功能- 34 -6.2.4前置机- 34 -6.2.5人机接口(MMI)- 37 -6.2.5.1调度人员工作站- 39 -6.2.5.2生产领导PC工作站- 40 -6.2.5.3打印机- 40 -6.2.5.4调度模拟屏接口- 40 -6.2.6 PAS工作站- 40 -6.2.7管理员工作站- 41 -6.2.8变电操作工作站- 42 -6.2.9计算机数

6、据通信PC工作站- 42 -6.2.10局域网及网桥- 42 -6.2.10.1局域网- 42 -6.2.10.2网桥- 42 -6.2.11 GPS时钟- 43 -6.2.12 UPS电源- 43 -6.3软件要求- 43 -6.3.1基本要求- 43 -6.3.2操作系统软件- 44 -6.3.3支持软件- 44 -6.3.3.1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44 -6.3.3.2计算机数据通信支持软件- 45 -6.3.3.3人机会话软件- 45 -6.3.4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软件- 45 -6.3.4.1数据采集处理软件- 45 -6.3.4.2报警处理- 46 -6.3.4

7、.3人机联系- 46 -6.3.4.4记录打印- 46 -6.3.4.5调度模拟屏显示- 47 -6.3.4.6故障切换- 47 -6.3.5自动作图/设备管理(AM/FM)软件- 48 -6.3.5.1自动作图(AM)- 48 -6.3.5.2设备管理(FM)- 49 -6.3.6计算机数据通信软件- 49 -6.3.7诊断软件- 50 -6.3.7.1在线诊断- 50 -6.3.7.2离线诊断- 50 -1总则1.1设计依据1.1.1引用标准IEEE- 802.X 系列局域网通信标准IEC 6197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标准IEC 61968 配网管理系统接口标准IEC 60870-

8、5(所有部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5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635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9、功能规范DL/T 789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国家电监会令2004 第5号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安全200634号文 地、县级调度中心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国家经贸委令2002第30号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网公司Q/GDW 126-2005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技术导则1.1.2系统的技术特点1、电力系统调度和控制是根据当时系统的运行状态,参照过去的运行情进行。2、该系统是一套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及管理的综合监控系统能够保

10、证电网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 3、系统真正实现了“数据级监视报警”, 具有实时数据库,能及时更新。4、 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5、完善的SCADA功能满足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需要。6、系统所选硬件设备符合现代工业标准,系统软件平台成熟、可靠、安全。1.1.3设计要求 1、按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规定的大型地调规模设计。 2、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开发和升级,以满足电网810年发展的需要。 3、提供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人机界面通用访问接口,满足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的需要。 4、SCADA数据采集的技术分析。 5、具有与MIS网的标准接口,可以

11、向MIS网发送各种类型的实时和历史数据。 6、预留与负荷控制系统的标准接口,可与负荷控制系统对用户负荷进行协调控制。 7、具有向地调实时转发各种数据的功能。 8、满足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系统接入功能。 9、系统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2设计范围1.2.1水平年设计功能要求到达2015年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国内先进水平1.2.2设计范围 3#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包括兰店站、罗坝站、青神站、穆家梗站和黑龙站五座变电站及各个变电站的下属小变电站的调度自动化系统。青神站通过兰青变电站与兰店站连接,兰青站自留站用变压器。青神站下辖青西、工业、青南、青瑞、青城、青梁、青白七个变电所。 本标准规定

12、了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技术指标及配置要求。标准适用于110kv 及以下。中型县调 水平年供电单元包括变电站和电厂(数在10座以上县网容量在20-50MW者。 小型县调 水平年供电单元数在10座及以下县网容量在20MW以下者。1.3设计原则本次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本次设计侧重系统的体系结构):(1)稳定性:应用于电网中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性是第一位的。落后的系统会增加技术人员掌握的难度,甚至导致系统无法发挥作用;(2)实用性:从保护原有的设备投资和能够完全满足现实需求的角度出发,充分集成现有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使建设的系统适用、安全、可靠且易管理、维护

13、和扩展,具有最高的性价比; (3)开放性:构造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是当前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潮流,因此我们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的规范、设备要与厂商无关,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便于与外界异种机平滑互联;(4)易维护:系统的硬件设计与选择应具有通用性,系统的软件设计应具有远程维护功能;(5)先进性: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方向把握不准则可能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技术落伍,从而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在坚持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设备,适合未来的发展,做到一次规划长期受益;(6)可扩性:所选择的联网方案及设备要能适应网络规划的不断扩大的要求,以便于将来设备的扩充;要能适应信息

14、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平稳地向未来新技术过渡;(7)可靠性:系统设计除采用信誉好,质量高的设备外,还采用一系列容错、冗余技术、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8)伸缩性:根据用户应用系统的需要和投资状况,系统应能灵活地选择软硬件配置,并具有跨多硬件平台的特点,系统的规模可从单台机器到多台机器、单种机型到多种机型任选; (9)灵活性:组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多数要能做到即装即用; (10)安全性:系统硬件采用冗余设计,保证系统的不间断可靠运行;由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的操作等级三方面来满足严格的安全操作要求。 (11)系统有统一的模块化电网描述数据库; (12)系统必须能够进行高效的实时数据处理; (13)系统要有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 (14)系统要有功能强大的电子报表软件,具有灵活的报表处理功能,并能做到图文并茂;(15)系统对大量的历史数据具有强大的归纳分析和趋势预测功能。2电网概况和调度管理2.1电网概况该电网为地方电网,对大电网系统的影响不大,供电范围为整个地区。其供配电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只通过范兰电站的高压110KV母线与外界大系统相连。兰店站通过35KV母线分别与罗坝站、青神站、穆家梗站和黑龙站相接,兰店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