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904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汇编篇一: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有三个字的上联:孙行者,真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仅有一个考生对上了下联:胡适之。1987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有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答案是:柳絮池塘淡淡风。1991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填作者(邓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填作者(毛泽东)。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填作者(曹雪芹)。 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对联为: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填作者(

2、屈原)。1993年北京等六省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写出诗词名句的下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满招损,(谦受益。)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有对联: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0XX年高考全国卷、福建卷、浙江卷等,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的考查上有了新突破,即采用了对联(主要是春联)的形式当然,实际上还是句式的仿用。春联,就是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从形式上看,春联

3、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等特点;从内容上看,春联集中地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时代风貌。除春联外,励志联、喜联、园林风光楹联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联题的解答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但除了对仗工整外,有两点须注意:一是要考虑上下联的相关性;二是所拟下联思想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格调。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浙江卷)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第一题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3下面都是春联的上

4、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4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福建卷)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5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广东卷)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6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第一题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7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第一题处处春光好 一代园丁乐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参考答

5、案。:1.才识贯中西思想贯中西智慧集东西。2第一题 例: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笔者另拟:第一题 树世纪新风神州大地新 百姓衣食丰。第二题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草长莺飞一枝杏花带雨红。3第一题 例:正气满乾坤勤劳可兴家。第二题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第一题 夏虹映长空 瑞雪满乾坤 喜气满神州诚信能纳财。第二题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4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5例如: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 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燕山长白昆仑 全为塞北名山。6第一题 例:祖国日日新神州面貌新。第二题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第一题

6、 春光处处新九州气象新。第二题 春雷滚滚新气象新风尚伴新年到来。7第一题 例:家家气象新九州桃李荣。第二题 例: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第一题 岁岁风物新遍地桃李芳。第二题 春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05福建】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答案】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横批:振兴中华【20XX年高考重庆卷】8、据媒体报道,20XX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篇二:高考对联题集锦高考对联题集锦1、(浙江卷)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 才识贯中西智慧集东西2、(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7、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1)扫千年旧习。(2)祖国江山好。示例:(1)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2)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示例:(1)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2)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3、(全国卷,上海等地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1)春晖盈大地。(2)科学能致富。示例:(1)夏虹映长空、瑞雪满乾坤、正气满乾坤(2)勤劳可兴家、诚信能纳财。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示例:(1)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2)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4、(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

8、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5、(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示例:(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2)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3)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4)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6)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7)草原戈壁沙漠,全是北国风光。(8)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6、(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示例:祖国日日新 神州面貌新。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篇三:高考题中的对联题

9、历年高考题中的对联题对联作为一种高考题型,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时年的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中,陈寅恪先生命了这样一副上联:孙行者当时的考生周祖谟巧对了“胡适之”,也有对“祖冲之”的,至今作为美谈。在20XX年的全国及有关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设置了一道对联考查题,被视为是一大亮点。因为它替代了句子仿写、句式变换、句序排列等题型,同时也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脉搏和精神。这节课我主要谈以下三个个问题:一.是历年高考中有关对联的题型;二.是对联的特点与撰写;三.是有关老师和专家对高考对联题型的预测。历年高考对联题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哪个

10、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b 榆荚临窗片片雪c 带水芙蓉点点雨 d 丁香初绽悠悠云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贱皮厚腹中空3、 座上日月照珠玑堂前黼黻焕烟霞13、上面三副对联都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请你依次写出这三篇课文的作者。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b.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11、;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c.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d.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1992年: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 )10.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a.贾谊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20XX年高考: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对联题: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12、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广西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 爆竹声声脆 满园春色好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联的概念与特点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这两串文字分别称为上联和下联。其中上联又叫出句,下联又叫对句。上下两句对称,是对联的主要特点,如: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二、对联的特点:(1)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相对词性必须相同。词性相同,即上下联除了词组结构、句

13、式要相同外,词性也应该一致。准确的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 所谓”实对实,虚对虚”,这便是属对原则。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春”对“秋”,名词;“种”对“收”,动词;“一粒”对“万颗”,数量词;“粟”对“子”,名词。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目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手春芍药夏牡丹秋菊冬梅,我乃采花人(2)对仗工整:对偶就上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二是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三是串

14、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两种。宽式对偶只具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严式对偶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春节所用的春联一般用严式对偶,只是不是很严格,但作为高考考题,为了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一般还是强调用严式对偶。即强调“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3)平仄合律:所谓平仄,除平声外(一声)外,其余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调符号”即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对联中的平仄要求:

15、一是上联尾字必须为仄声,下联尾字必须为平声仄起平收。如“朗月”对“清风”。半醉半醒过半夜 三更三点到三河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二是联中每一个词或处于奇位上的字可不必绝对即古人所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世事洞明皆学问 (仄仄平平平仄仄)人情练达即文章 (平平仄仄仄平平)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仄平平仄仄平)(4)巧用典故:如下列的这副北京旧门联:学士青莲 尚书红杏中郎绿绮 太史黄庭毛泽东赠叶剑英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蒲松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5)别格:亦即对联的另一种构成方式,也可以说是做对联的另一种技巧。有以下八种:一是嵌字 如:亚洲广结英雄会 运动常开友谊花二是嵌数 即嵌入者皆为表树目的字。如:诸葛武侯庙联云: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墨客,启用四桨五帆,历经六滩七湾,受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载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应考三番两次,今年一定要中三是嵌名 亦即嵌入各种名词,如人名、兽名、鸟名、花名 、果名、树名 药命 、地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