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637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现代文艺流派离线作业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西方现代文艺流派课程作业答案一、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概论(一)名词解释1异化异化(alienation,转让,疏远化)任何事物离开自己的本质,走向反面,就叫异化;人自己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成为压迫人的力量,也叫异化。异化概念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黑格尔论述过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论述过宗教的异化;马克思论述过经济的异化。而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则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人与自我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人与语言的异化。2原始主义原始主义是对现代化和理性主义的否弃。现代化是世俗化过程,也是渎神化过程。人的地位挤掉神的地位,理性排斥想像,科学取代神话,事实和逻辑代替想

2、像和幻想。神话意识的丧失导致信仰危机。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了神话的回归和现代神话的再创。还有一些作家提出一种摒弃文明的,返祖的原始主义。3反英雄西方文学有着悠久的歌颂英雄,描写英雄的传统。在西方传统文学观念中,一部没有英雄的作品是不可想象的。英雄是正义、美好、英勇等一系列正面的理想的价值的集中体现。然而,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西方人的英雄观念,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英雄与儒夫等传统的价值观一切都被颠倒了;另一方面,二战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越来越体制化使个人的地位越来越显得不重要,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对那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的英雄观产生了怀疑,而反而对那些调侃、戏仿、讽刺英雄传统的

3、人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反英雄”应运而生。(二)问答题1现代主义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现代主义产生的根源非常复杂,大致可以从社会的、思想的和文学自身的三个方面入手来加以考察。一、社会原因从社会原因方面来考察,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传统文化解体和转型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统文化出现解体倾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激烈,文艺复兴以来建立的西方人道主义传统逐渐失落;科学万能、理性至上的观念逐渐被非理性主义思潮所取代;勤奋节俭的传统也被享乐主义的风尚所取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但摧毁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也摧毁了其赖以建立的精神支柱,

4、是西方文明传统的一场浩劫。它迫使西方知识分子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化和传统进行一场深刻的反思。二、思想原因从思想上来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有两种的思潮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深刻影响。1强调非理性的现代哲学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是理性哲学,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理性支配。但这种理性主义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被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些非理性的哲学思潮开始抬头。它们包括唯意志论、权力意志论和直觉主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尼

5、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尼采哲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批判。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他认为,希腊的悲剧是酒神精神(“醉”)和日神精神(“梦”)两者之间的冲突最后达成的一种和谐统一体。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在他看来,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那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 “生命冲动”既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2突出无意识的精神分析学为现代主义文学探索人类深层心理提供了学理基础

6、。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颠覆了西方有关人的心理的传统观点。在他看来,人的活动大多是由人类自身无法控制的无意识支配的。而艺术创作就是“白日梦”。伟大的艺术家和精神病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前者能够把人类无法满足的无意识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文字、图像或音符,从而释放心理能量,获得精神上的平衡。荣格将弗氏的个体无意识理论发展为“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类艺术活动的真正动机不仅仅是弗氏所谓的童年“创伤”,还有更深层次的整个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由这些集体无意识积淀而成的象征性的原型意象或模式,通过神话、童话或其他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上述观点均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三、文学自身发展原因

7、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可以说是西方文学克服自身发展危机的必然产物。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文学发展到19世纪末,已经面临严重的自我发展危机。1强调“自我”、突出“情感”的浪漫主义演变为浅薄的滥情主义,诗歌变成了“感情的喷射器”,越来越缺乏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2建立在传统的摹仿论基础上的现实主义文学也面临新的转向。至19世纪末,尽管有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写出了不少好作品,但强调客观、冷静,不动感情的纯科学式的自然主义风摩一时。3现代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图景,深化人们对物质、时空、因果关系的看法,尤其是对现实的看法:物质是否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实是否就是我们感官所

8、感觉的那个样子?感官感觉不到的东西是否是物质?种种问题的提出都促使严肃的、有良知的作家重新思考人类与现实、现实与表述的关系。正是在上述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2现代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虽然流派众多,特点各异,但从总体上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相似或类似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征。一、突出异化意识异化(alienation,转让,疏远化)任何事物离开自己的本质,走向反面,就叫异化;人自己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成为压迫人的力量,也叫异化。异化概念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黑格尔论述过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论述过宗教的异化;马克思论述过经济的异化。而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则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1

9、. 人与社会的异化2人与人的异化3人与自我的异化4人与自然的异化5人与语言的异化二、突出荒诞意识荒诞(absurd)原指音乐上的不和谐音。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的脱节,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冷漠,陌生和面孔。荒诞意识具体表现为:1存在的荒诞或荒缪。2人的存在的荒诞。3文学作品中情节荒诞,人物形象荒诞和语言荒诞。三、提倡原始主义原始主义是对现代化和理性主义的否弃。现代化是世俗化过程,也是渎神化过程。人的地位挤掉神的地位,理性排斥想像,科学取代神话,事实和逻辑代替想像和幻想。神话意识的丧失导致信仰危机。现

10、代主义文学出现了神话的回归和现代神话的再创。还有一些作家提出一种摒弃文明的,返祖的原始主义。四、强调实验性现代主义作家大都热衷于各式各样的实验。大体包括两方面:1文体实验。打破传统文体,出现反小说、反诗歌、反戏剧等。语言实验。取消词语的语义性;强调视觉形象和语义的互补(图像诗);词语的音乐性和语义的互补等。二、象征主义文学(一)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美学,象征主义古已有之,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道,是文学史上具有原型意义的三种基本创作美学。始于柏拉图,他不统一的物质世界分为二元的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现象世界是本体世界的模本。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

11、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2、象征象征(Symbol),在古希腊是指“拼凑”、“类比”。最早指一块书板的两个半块,互相各取半块,作为信物。逐渐用来指那些参加神秘活动的人借以互相秘密认识的一种标志、秘语或仪式。 象征就是指甲事物与乙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的关系,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在象征活动中,象征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涵义的大事物,如十字架基督,用具体

12、的人的感觉可以感知的物象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观念,如狼贪婪。神话世界就是象征的世界,又因为神话是文学之母,所以文学与象征不可分离。3、客观对应物客观对应物与非个性化手法相关。T.S.艾略特指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运用非个人化手法就得将情感客观化,为情感找到“客观对应物”或“客观关联物”。即与其对应的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事件的组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同构的关系。客观对应物的作用就是为了间接地暗示和引发情感。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理论。(二)问答题1、试述象征主义的主要艺术特征。答:A.主体性的恢复和超越 象征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主张

13、重新回到内心世界;摒弃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强调想像力。同时又反对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强调通过“客观对应物”,将主观世界客观化,象征化。 B强调暗示和联想 象征主义向指称性语言发起挑战,用隐喻、象征、暗示等手段改造诗歌语言,从而大大发展和强化了诗歌语言的多义复义性和立体性,造成朦胧、神秘的效果。 C强调通感和联觉 象征主义主张打乱一切感觉的界限,沟通不同感官,幻化出前所未有的境界。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中,法国青年诗人兰波在元音一诗中首先对联觉作了发挥,为法语的五个元音加上了色彩。波德莱尔在契合一诗中,强调了三方面的“契合”或“应和”: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感应契合、人的各种感官的契合、心灵与感官的契

14、合同时发生。其中讲到的第二种契合就是联觉或通感即“芳香、色彩、声音”的“互相应和”。2、简述荒原的艺术特征。A运用“非个人化”的手法写作。T.S.艾略特反对浪漫主义诗人将诗歌作为“情感的喷射器”,针对其浅薄的个人主义的表现论,艾略特提出, 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也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表现。诗人只是一个特殊的工具。从极端的意义上说,没有诗人,只有诗歌。诗歌是有史以来一切诗歌的有机的整体。而诗人只不过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个原素、一个分子。当诗人自以为他在表达个人感情的时候,实际上他不过是在履行他的工具职能,使种种印象和经验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但下乘的诗人理解不了这一点,

15、以为诗纯粹是“个人的”;只有上乘的诗人才能深刻地领会到这个真理“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B运用非个人化手法就得将情感客观化,为情感找到“客观对应物”或“客观关联物”。即与其对应的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事件的组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同构的关系。客观对应物的作用就是为了间接地暗示和引发情感。这是一种象征主义的理论。在荒原一四个具有深刻象征性的意象。水双重性意象,象征以性本能为代表的人类各种欲望,生命之水与死亡之水;火也是双重性意象,既象征情欲和性感,又象征地狱中的净火。渔王繁殖神,性无能的象征;骑士现代人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暗示和引发特定的情感,表现作家对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明的反思。C镶嵌式结构。荒原把神话材料、历史典故、文学典故、现实生活片断精心拼结在一起,全诗用了7种语言,50多条注释,通过不同语言、文本之间形成诗的张力。其目的在于唤醒传统,暗示主题。三、表现主义(一)名词解释1、异化任何事物离开自己的本质,走向反面,就叫异化;人自己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成为压迫人的力量,也叫异化。异化概念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黑格尔论述过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论述过宗教的异化;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