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 hemophilia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632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友病 hemophilia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血友病 hemophilia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血友病 hemophilia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血友病 hemophilia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血友病 hemophilia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友病 hemophili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友病 hemophilia(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友病,hemophilia,09级临床一班 第八组,定义,缺乏凝血因子引起血浆凝结时间延长的遗传病。,血友病相关活动图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病A(甲)、血友病B(乙)和因子XI缺乏症(曾称血友病丙)。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输凝血因子及时、保护得好的病人,从外表看,是和常人没有区别的。只要注意在出血时(尤其是关节内出血)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就可以了。这类病人可以

2、像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影响人的自然寿命。,血友病甲血浆 F:C活性测不到的患者常有严重的“自发”出血,该病的出血大多为创伤后出血,只是创伤极轻微而未被注意,因而似乎是“自发”出血。出血部位常在较深的组织,包括关节、肌肉、脑、腹膜后血肿,出血深部肿胀及疼痛是主要的症状。血肿可引起组织坏死、外周神经病变、福尔克曼氏缺血性挛缩、关节畸形等症状。严重的血友病患者均在婴儿或儿童期获得诊断。,若在中年后才首次发病的严重血友病,缺乏家族史,则应进一步测定获得性F抗体,并除外血管性假血友病,曾有报道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可伴发F抗体,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圣路易脑炎(SLE) 溃疡

3、性结肠炎、单克隆球蛋白病和产后状态 疱疹样皮炎等。,并发症状,深部组织内血肿可压迫附近血管引起组织坏死,压迫神经可出现肢体或局部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压 血友病如何引起关节病变2 迫血管可致相应供血部位缺血性坏死或淤血、水肿。口腔底部、咽后壁、喉及颈部出血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患者可因反复关节腔出血致使血液不能完全吸收,形成慢性炎症,滑膜增厚、纤维化,软骨变性及坏死,最终关节僵硬、畸形变,周围肌肉萎缩,导致正常活动受限3,主要分类,血友病(hemophilia)除甲、乙、丙三型外,加上后来又发现的一种vWF因子(vonwillibrand factor)缺乏的血管性假血友病,构成血友病的四种类

4、型。1986-1989年全国24省、市,37个地区作血友病患病率的调查,调查人数16866 654人,总患病率2.73/10万(男性5.21/10万,女性0.06/10万),与欧美相比较低,四型的构成比是:甲型79.8%,乙型14.1%,丙型2.8%,血管性假血友病3.3%。,甲型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 A)又名抗血友病球蛋白(antihemophilic globulin,AHG)缺乏症或第因子缺乏症。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其出血特点为:缓慢持续渗血;多发生于轻微创伤之后;出血部位广泛,常反复发生,可形成血肿,关节变形,死因多为颅内出血。4 现知,因子由三种成分组成:F:C(

5、AHG);F:Ag(因子相关抗原);vWF因子。甲型血友病为AHG遗传性缺乏所致。,乙型血友病 乙型血友病(hemophilia B)又名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或第因子缺乏症。此型临床表现酷似甲型,但发病率较低,遗传方式亦为连锁隐性遗传,由于杂合子因子活性仅为正常1/3,某些杂合子可出现症状,故女性病人较甲型多见。,丙型血友病 丙型血友病(hemophilia C)又名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plasma thromboplastic antecedent deficiency)或第因子缺乏症。此型症状较甲、乙型轻。本病种族倾向明显,多见于土耳其南部犹太人后裔。遗传方式属染

6、色体隐性遗传。现知,基因定位于15q11,基因长度为23kb,由15个外显子组成,编码625个氨基酸,但仅第11-15外显子编码羧基端具有凝血功能为因子主要成分。已发现3种点突变。本病纯合子的因子活性在20%以下,杂合子为30%-65%。多数严重缺乏者用小剂量正常或浓缩血浆治疗即显效。,血管性假血友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是一种较多见的与第因子有关的遗传性凝血障碍。与本病有关的von Willebrand因子(v WF)是一大分子量的糖蛋白。基因定位于12pter-p12,vWF基因长度为180kb,有52个外显子,mRNA总长度为9kb左右编码281

7、3个氨基酸。vWF蛋白由血管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分泌,它在血中不仅作为因子载体,而且可增强稳定性,故vWF因子缺乏往往伴有因子活性降低。此外,血小板颗粒中含vWF,故也参与血小板聚集,在凝血中发挥作用。本病患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血中AGH活性降低,但不如甲型血友病严重,从基因水平已发现20多种突变型。,病因病理,1、 血友病甲、乙是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其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男性发病,女性传递。血友病甲的F基因,已提纯并已知其序列。它是一种大基因,占X染色体长度的0.1 。 70的血友病甲有阻性家族史。30的病例是由于基因突变,血友病乙有明显家族史者少,故此基因似有高度的自发性突变率,使女性

8、X染色体的一条随机地无作用,不活化。,2、,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正常,其女儿 100是血友病甲或乙传递者。传递者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子半数为血友病患者,其女半数为传递者。携带者(母亲)的F:C血浆水平一般只及正常妇女的50(平均值为 25 75)。90的血友病甲血浆不能中和天然的人抗因子抗体,称为血友病甲交叉反应物质阴性(CRM-)型即缺乏F:C 少数病人的血浆(CRM+)型,这反映患者的 F活性缺乏但有抗原性。,3、,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出血性疾病。先天性因子缺乏为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控制因子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9、,临床诊断,诊断标准 1、发病特点 男性,2 岁或童年以后发病,发病越早症状越重,反复出血,终身不愈。 2、出血特点 自发或轻微外伤即见渗血不止,甚至持续数天,多为瘀斑、血肿;膝、踝、肘、腕等关节易出血,反复出血可致关节畸形,口鼻粘膜出血也多见。 3、实验室检查 凝血象检查见凝血时间延长(轻型可正常),凝血酶原消耗不良(约占70患者)。凝血因子测定异常。,辅助检查 摘要: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或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甲(A);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乙(B)。,1. 血象:一

10、般无贫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 2. 出凝血检查: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或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甲(A);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乙(B)。 3.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因子VIII促凝活性(VIII:C)测定明显减少(血友病甲,分型:重型1,中型25,轻型625,亚临床型2649);因子IX促凝活性(IX:C)测定减少(血友病乙)。,相关治疗,1、新鲜全血、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FFP)可用于凝血因子的替代法治疗。替代治疗的剂量选择,取决于血友病类型、出血的严重程度和所希望达

11、到的血浆因子水平 ()。 因正常血浆中F或F平均水平为100 ,起止血作用的最小有效水平在血友病甲为25 30 血友病乙为 2025 一般需将血浆因子水平提高到 30以上。,2、DDAVP治疗:某些药物如儿茶酚胺 、胰岛素等,可使正常人F:C和F:VWF升高3倍。DDAVP是一种合成的抗利尿激素,有上述相似的作用,但副作用更小。DDAVP用以治疗轻中度血友病,使:C活性增高3 6 倍。7.,3、去氨基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4、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控制血尿、加速急性关节积血的吸收及对有因子抗体的患者有一定疗效,可与输血浆及浓缩剂合用。 5、抗纤溶药物:常用6氨基已酸,有血尿及脑

12、出血者禁用。 6、达那唑。 7、避免创伤或较重的体力活动。尽量避免注射和手术。 (如必须手术,一定要咨询血友病医生,将凝血因子含量暂时提高到正常水平再实施手术。) 8、花生衣:有抗纤溶作用。可减轻出血,缩短凝血时间,但不能提高凝血因子水平。花生衣4g,后代患血友病的可能性分析,1) 男-血友病患者 女-正常:此种情况,建议生男孩儿,这样不仅这个男孩儿100%是健康的,而且其后代再不会出现血友病人,血友病从此在这个家族消失!若生女孩儿,女孩儿为基因携带者,虽然不发病,但会遗传给其后代男性,使其后代男性为血友病患者。 (2) 男-血友病患者 女-携带者:此种情况,所生的男孩儿中,有50%可能性是血

13、友病患者,另50%可能性是正常的。所生的女孩儿中,有50%可能性是女性血友病患者,另50%可能性是基因携带者。,(3) 男-正常 女-携带者:此种情况,所生的男孩儿中,有50%可能性是血友病患者,另50%可能性是正常的,所生的女孩儿中,有50%可能性是基因携带者,另50%可能性是正常的。 (4) 男-正常 女-血友病患者:此种情况,所生男孩儿100%全是血友病患者,所生女孩儿100%全是基因携带者。 (5) 男-血友病患者 女-血友病患者:此种情况,不论生男生女都是血友病患者。,注意,血友病人如果出现血尿,要多喝水;出血之后,多补充含蛋白及铁、钾、钠、钙、镁的食物,如肉、动物肝脏、蛋、奶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