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缝针与持针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338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缝针与持针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缝针与持针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术缝针与持针器 手术缝针主要用于缝合组织和贯穿结扎。由高质量和高韧度的不锈钢制成。其强度应保证它们能携带缝线材料以最小的阻力穿过组织且组织拖拽降至最低。其韧性要保证它们在折断前会先倾向于弯曲,使操作者提前感觉到这种信号,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其结构设计要保证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医师操作更加顺手,更加放心。一、手术缝针的结构与类别 (一)手术缝针的结构1.缝针的基本结构 用于任何部位的缝合,每枚缝针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嵌线端(嵌线式、有眼式)、针体、针尖2.缝针的解析 缝针的尺寸可用英寸或公制单位衡量。弦长指弯的针尖到嵌线端的直线距离。针长指沿缝针针体从针尖到针尾所测得的距离。半径指

2、沿缝针的弯曲部分做虚线延长。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从圆中心到针体的距离既为半径。直径指缝线的粗细或厚度。显微外科需要直径小的细针。需要穿过胸骨和壁缝合固定时。则用大的粗针,介于极粗和极细之间。有各种规格可供选择 (二)手术缝针的类别1.按针尖分类(1)圆针:为圆锥针尖及圆滑针体。能轻易的穿透组织。无切割作用,孔道小而损伤轻。多用于缝合皮下组织。胃肠道、胸腹膜、血管、神经鞘等。(2)圆钝针:圆钝针头及圆滑针体。组织损伤最小。用于钝性分离和缝合脆性组织。如肝脏手术。另外,钝针的另一特点是操作时不易刺伤操作人员。由于各种血液传染病的流行。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用圆钝针缝合组织。(3)角针:为针尖及针

3、体截面均呈三角形,其锋利的针尖及切割性的刃缘。易于穿透坚韧强厚。难以穿刺的组织。但在针道下会留下较大的孔道。易破坏周围的组织、血管、损伤比较大。多用于缝合皮肤。骨膜、腱膜、软骨、疤痕组织等。角针又分为正角针及反角针。反角针的损伤略小于正角针(4)圆形角针:为切割性针尖及圆滑的针体,穿透性能优异,很容易穿透致密和坚韧的组织,而组织损伤很小。圆形角针最初的设计适用于心血管手术中很容易硬化或钙化组织的缝合。但也广泛应用于缝合致密的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腹膜、和肌腱。(5)铲针:为铲形针尖及薄而扁平的针体,提供精细的手术所需要的最高平稳度。特别适合眼科使用2.按针体分类:有弯针和直针两种,直针在临床上

4、使用较少,弯针在配合持针器使用时,缝合速度较快,是较常用的缝针。根据针体弧度分为:1/4弧、3/8弧、1/2弧、5/8弧等3.按针眼分类(1)密闭眼:针眼部分有如家用缝针,是哟个密闭的孔洞,有圆形、椭圆形及方形几种。缝线必须穿过针眼才能缝合。(2)隙裂眼:针眼部分呈开岔状,缝线可自针眼末端卡入针眼中。(3)无针眼:针与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成为连续的整体,即无损伤缝合针线,成品有的单端附针,两端附针,及缝合后轻扯便可将缝针与缝线分离的缝针设计。多用于血管吻合及管道或环形构造时,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脏手术。(三)其他缝合器1.金属皮夹 这种金属皮夹。装入特定钉匣内,用特质的持夹钳夹住金属皮夹

5、,多用于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2.引针线 有手柄。前段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体,为深部组织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时。二 缝针及持针器的选用(1) 缝针的选择 伤口的缝合必须借着缝针才能将缝线带过组织,各类缝针亦属于精密器械。为了避免缝针穿刺造成组织的损伤,在制作及选用上应有所考虑。选用缝针有时候,根据人体组织脏器及血管等脆弱度,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利度及针眼的大小,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根据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弧度。1. 采用精选的钛合金制成,不易生锈与腐蚀,可避免组织的感染及损伤。2. 应坚韧且具有弹性,弯曲时才不容易断裂3. 针尖部分应尖锐容易穿过组

6、织。4. 缝针的粗心应与缝线的粗心一致,以减少对组织的伤害。5. 无菌,抗腐蚀,防止微生物或异物进入伤口。6. 视不同的组织需求,选用外型及大小适宜的缝针,当缝合针短时,弧度越大越适合于缝合深部组织,脆弱,精细的组织如血管、神经、心脏、肠壁等应选用针径较细的缝针。(2) 持针器的选择与使用 手术医师用持针器使弯针通过组织,持针器必须由抗腐蚀、高强度、高品质的合金钢制成。选用持针器应有如下考虑: 1. 持针器的尺寸须与缝线匹配 缝针特小,钳口应相应细小;缝针粗而大,持针器口也要宽大。2. 持针器尺寸须与手术匹配 如果手术医师进行体腔深部手术时,就须要选用较长持针器3. 持针器夹持缝针的部位 应用

7、持针器钳口的前段夹住缝针,夹在钳端到针尖距离约1/3到1/2的区域内。避免用持针器夹在嵌线端,那是缝针的薄弱环节。用圆针或刃针时,尽可能夹在针的远端,以避免损伤针尖或刃口。4. 持针器的夹持度 不要将缝针夹的过紧,因为持针器的钳口可能使缝针不可逆转的变形,损坏或弯曲。经常检查持针器的钳口,不能让所持缝针摇动,扭转或转向,应将缝针和持针器作为一个整体掌握 。5. 持针器的传递方法 递交持针器时,注意指向,让手术医师在用其缝合组织前,不比重新调整,递交时,缝针指向务必与使用方向一致,缝线不能缠结,要把缝针从组织中拉出,务必递交持针器,而不是止血钳,止血钳或其他钳夹都可能损坏缝针。持针器使用后,针不

8、离持,夹着持针器的缝针应立即归还刷手护士,如果交还一支,在接过一支,就能有效避免缝针丢失。第4节 手术缝线祖先们在公元前2000年前开始使用线绳对动物的肌腱,伤口进行缝合,并从中得知拉近伤口可以帮助止血及伤口愈合,但是由于没有好的消毒,灭菌条件,使止血及缝合技术一直没有较大的进步。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因为麻醉及防腐观念的引进,同时,李斯特(Lister)也提出缝线必须灭菌处理后使用,缝线的使用才开始有各类蓬勃的发展,1901年羊肠线(catgut)及袋鼠肠线开始有了减菌的成品供医师使用,之后又陆续有了金、银、金属线、丝线、棉线,以及各种小动物的小肠所制的缝线面市。一 缝线的概述(1) 缝线的定

9、义 缝线是用于结扎(系缚)血管或对合(缝合)组织,使之产生适当结合的任何线性材料(2) 缝线的作用 1. 提供组织再生时所需之适当张力。2. 借由组织的密合,促使组织再生及复原3. 结扎血管,用以止血。4. 减少疤痕生长。(3) 缝线的型号及抗张力强度1. 型号 缝线的型号是表示材料得直径。公认的外科惯例是选用能使所修补的损失组织恰如其分的线径最细的缝线。当对组织进行缝合时,这种惯常做法可使创伤减小到最低限度。缝合线的尺寸规格均用数字表示。随着缝线型号“0”个数的增加。其直径逐渐变细,例如,型号为5-0或00000缝线的直径比型号为4-0或0000者更为纤细。型号越小,缝线所具有的抗张强度越小

10、,即零数越多,缝线越细,抗张强度越小。目前医用缝线均采用美国药典(U.S Pharmacopeia,USP)标准,与国内丝线,羊肠线传统标准,英国药典(B日提示Pharmacopeia BP)标准型号有一定的差别2. 抗张力强度 线的抗张力强度可用打结时缝线断开前所承受的力(以磅来表示)加以测量。需修补组织的抗张力强度(其承受应力的能力)是手术医师选择缝合材料型号和抗张强度的先决条件。公认的准则是缝线的抗张力轻度绝不应该超过组织的抗张力强度。但是,缝线至少应与它所穿行其间的正常组织一样强韧。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会减弱缝线强度,此时缝线失去强度与获得强度的相对速率就变得十分重要二 缝线的分类及性

11、能手术缝线种类很多,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按其性质和制作方法分类(1) 缝线的分类1. 按性质分类 根据其能否被机体组织吸收分为可吸收性缝线和非吸收性缝线。(1) 可吸收缝线:由天然材质制成或人工合成,天然材质制成成品包括各种羊肠线。铬肠线、软肠线等。人工合成品主要有聚甘醇酸缝线,聚甘醇碳酸缝线,聚二氧杂环已酮线等(2) 非吸收性缝线:由天然材质加工制成,人工合成或直接又金属制成,天然材质制成品如丝线和棉线等;人工合成品主要有聚丙烯缝线、聚酯线和聚丁酯缝线等,金属材质的缝线如钢丝等2. 按制作方法分类 根据缝线的制作方法分为单股纤维缝线和多股纤维缝线。(1) 单股纤维缝线:由单根丝制成,不含隐匿

12、的微生物,摩擦系数低,能平滑穿过组织。组织拖拽极低,组织损伤小,尤其是和心血管手术,整形手术等。(2) 多股纤维缝线:采用多股纤维紧密编制而成,强度高,通常比单股纤维线更容易于操作和打结,打结能稳定的保持原状,多加有特殊的润滑涂层,能顺利通过组织,拖拽低,并可减低毛细作用。(2) 缝线的性能1. 可吸收缝线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缝线,是由健康哺乳动物的胶原或人工合成的多聚体(聚羟基乙酸包膜)制备而成。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通过人体内酶的消化来降解缝线纤维。而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则先是通过水解作用,使水分逐渐渗透到缝线纤维内而引起多聚体链的分解。与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相比,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植入后的水

13、解作用仅引起较轻的组织反应(1) 天然可吸收性缝线:外科羊肠线可分为普通线和铬化肠线。两者均由高度纯化的胶原加工而成。外科肠线的吸收速率取决于线的类型、组织类型。组织状况以及病人的全身状态等。外科肠线可用于感染伤口的缝合,但此时其吸收速率明显加快。1) 普通外科肠线:采用羊肠线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吸收快,术后抗张强度仅能维持710天,并在70天内被完全吸收。单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微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如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的缝合。2) 铬制肠线:肠线经铬盐溶液处理制成,可对抗机体内各种酶的笑话作用,减慢组织吸收速度,使吸收时间延长

14、至90天以上,它造成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科系统的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使用时用生理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目前,大型综合医院使用医用肠线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将被较理想的可吸收线取代。(2) 合成可吸收性缝线:它有表面光滑,吸收快,损伤小,组织反应小的特点。其型号有09-0号,针有大、小圆针与三角针之分,使用时根据临床用途进行选择。常用于肠道,胆道、肌肉、关节囊、子宫、腹膜等组织脏器的缝合,也用于眼科和烧伤整形科手术1) 涂层可吸收缝线:由丙交酯和乙交酯(polyglacitn370)共聚物加上硬脂酸钙所制成的多股编织可

15、吸收缝线。其优点为:穿过组织流畅;打结平稳,定位准确;减少钳闭组织的倾向;可用于感染伤口的缝合。缝合后第14天时,涂层可吸收缝线的抗张强度约保留75%,缝合后第21天时,6-0或更粗型号缝线的抗张强度约保留50%,而7-0或更细缝线则仅保留30%左右,约在30天丢失其张力强度的95%。40天以内,缝线几乎不被吸收,5670时则被吸收殆尽。涂料的吸收亦非常迅速,估计也在5670天之间,可吸收缝线最适合筋膜的缝合,也可作为皮下(真皮内)的包埋缝线,当用作真皮缝线时不会快速吸收,如果放置在靠近表皮的部位,可能被压出或挤出,但很少发生缝线脓肿。缝线有紫色和无色两种。2) 快吸收缝线:为缝线的一种快速吸收的状态,在第5天可保留其原始张力强度的50%,在第14天失去所有的张力强度。快吸收缝线的特色是在1214天内开始降解,因此,这种缝线适合用于表面皮肤和黏膜撕裂的缝合,该部位的拆除较难或会造成损伤。3) 单股缝线:研发于1993年,是由羟乙基酸和epsilon caprolactone 的聚合物制成的缝线,是新一代的单股可吸收缝线,这种单纤维缝线柔韧性强,操作方便,易于打结,组织内不起化学作用,可如期吸收。第7天时可保留原强度的50%60%,第14天时降低到20%30%,第21天时强度消失,91119天时被完全吸收。适用于除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