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041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0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00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拟写人:卢凤先【教学内容】第三单元,主体课文第二篇古诗二首第二课时送元二使安西【设计思路】以诗解诗的古诗教学策略;新授基础上的归类整理【教材分析】优秀古诗文是古人思想意识、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的文学展现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民族灵魂,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素材。课标对第三学段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在学习方式上,倡导拓展知识获取渠道,进行个性化的探究性阅读,深抓文本,与作者对话。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这首诗位于第三学段最后一学期,是“珍惜”

2、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诗的学习不但要体现课标对第三学段古诗文学习的要求,还要注意与第四学段“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相对接。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力图整合前三个学段的古诗文教学,在整合、归纳中提升学生古诗审美的能力,着重诗歌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陶冶。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借酒消愁。敬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这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劝酒中包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学生通过前六年的积累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了对古诗文的一

3、些初步的认识和学习能力,能自主读懂诗意,但在对诗歌内在情感,审美和文化挖掘方面需要老师帮助,进行有益的探究。【教学目标】1、自主读懂诗意,感悟诗歌内容,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熟悉其他送别诗,熟记送别诗名句。【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难点:对诗歌意象(特别是“柳”)的理解;正确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更”把握诗人的心境;送别诗的辨析和积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多情自古伤离别。对于有的人来说,离别是一种“儿女共沾巾”的痛苦,对于有的人来说,离别是一句“王孙归不归

4、”的期盼,对于有的人来说,离别寄托着对友人的衷心祝福。唐代诗人高适面对别离,他在忧郁的心境中,看到的是一副凄凉的画面:(引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但是当他看到振翅高飞的大雁,想到在如此的恶劣环境中,大雁尚能拼搏,一句诗脱口而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寄托着对朋友的良好祝愿和真诚鼓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诗。板书课题复习前作,自然引入,并为后文的比较阅读打下基础。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1、解诗题。都说题目是诗的眼睛,谁愿意试着读读?为什么这么读?(读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重点读好“送”的依依惜别、“元二”的亲切、“安西”的遥远)2、知作者。谁送元二?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

5、(王孟;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明诗意。(1)自读古诗,解决生字新词。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可以采取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小组交流的方法来解决(也可借助屏幕上的注释)。(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诗主要讲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3)师: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那么请你试着读出来,看谁读得好。(抽读正音+齐读)诗缘情而发。所以学习古诗,首先让学生明白诗题的意思,了解诗人,这样可以为后面学习古诗奠定基础,也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词句,感悟诗句、走进诗的意境,是深入理解古诗内涵、体会作者感情的重要一环。本部分的设计着重体现自主

6、学习、整体感知、互帮互助的导学思路。三、细品诗意入境悟情1、在别董大一诗中,前两句是写高适与董大分别时的景色: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因为面临别离,高适和董大心中感到前途渺茫,又要和最好的知己分离,心中非常痛苦,所以这样的场景也给我们一种凄凉的感觉。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前两句仍然是写景,又给你怎样的感觉呢?(清新淡雅)是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的?(雨、柳)2、体会“以乐写哀”l 难道面临别离,王维心中没有一丝伤感?(1、“朝雨浥轻尘”,是在为朋友打扫前进道路上的灰尘,好送朋友上路,含一路顺风之祝福;“柳色新”暗示离别)l 引经据典,学习有关柳树的诗句,了解折柳相送的典故。l 对比读,

7、想想安西的生活环境和元二的遭遇,体会王维又担心又祝福又不舍的复杂情感。如果雨有情,雨会说如果柳有意,柳树会说小结:如果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我们的情绪欺骗了我们的眼睛,那么,王维的这两句可谓“感时花开放,恨别鸟欢歌”,更是一种深沉的依依惜别之情,不愧“诗佛”!3、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以目光送友人。这首诗王维又是以什么送友人呢?你从哪一句发现的?l 创设情境。师:“君”字是什么意思?这杯酒,元二喝还是不喝?这杯酒中饱含着怎样的感情?”l 还喝吗?你从哪个字发现的?(更)刚才那杯酒是因为你们的依依不舍,这杯酒又因为什么呢?l 还喝不喝?又为

8、什么而喝?(出示阳关、渭城地图,体会“无故人”)师:相信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都是一对好朋友分别的场面。所以苏轼曾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临别依依,相对无言,只化成一句: 小结:多少往昔追忆,多少离愁别绪,多少殷殷嘱咐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 板书:情)在与本课前文的对比阅读中感受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思维导引激发学生主动领悟王维用情之深。从三个层次进行:临别的祝福、折柳相送的典故和前程的担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体会王维心中复杂的情感。紧紧抓住一个“更”字,反复揣摩,反复咏叹,分三个层次逐层体

9、会离别心境,让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丰满起来整个环节的设计是“以读为本”,始终让“悟”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情感的陶冶,也注重思维的拓展,又注意文化的浸润。四、感情朗读情醉诗境五、拓展送别诗六、写留言,导生活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喝一杯,元二就该起程了,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 这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诀别诗啊!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这渭城一别竟成了永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调换顺序再读一读)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一段情。一样的话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学过许多送别诗,想想有哪些呢?展示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黄鹤楼

10、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山中送友小结:积累了如此多的送别诗,你积累下了哪些名句?师: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即将分别。可能我们将来还能重逢,也有可能因为命运的捉弄,从此我们的人生轨迹不再交叉。放假之后,总是让人伤感,心中仿佛有千言万语想向朋友倾诉。请给你的朋友写几句吧!学生面对面读出自己的临别赠言,并齐诵送元二使安西相信同学们都感受到了送别诗的:字字含真情,句句吐心声与君离别意,尽在不言中情景相交融,意境浑天成 “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今后继续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不断诗化我们的心灵吧! 调换顺序后,一种沧桑感扑面而来,物是人非中感悟人生,更显得友情弥足珍贵。以一首诗带动学生对同类诗的了解,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增加了学生积累,让其进一步了解了不管是怎样的送别诗,所体现的诗境都是人间真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这份美好的情感穿越千年的时空,在教室里凝聚,升华,并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不竭动力。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依依不舍期待重逢人生无常生离死别渭城朝雨浥轻尘,情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