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6033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尾论:经济制度的演变,第一节 经济制度一般原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和竞争,第一节 经济制度一般原理,一、经济制度含义 二、经济制度功能 三、经济制度演变,一、经济制度含义,社会经济制度:概括了全部经济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财产关系。,经济制度可分为: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指具体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运行机制。,认为制度功能主要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构建激励机制。忽略非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经济制度功能,经济制度的功能:,既可推动生产力发展,也能阻碍生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制度功能观点:,承

2、认制度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同时更承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西方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功能观点:,三、经济制度演变,马克思主义制度演进理论:,1、经济制度不具有永恒性,它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历史过程;3、人在制度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4、改良与革命是经济制度演变的两种基本形式;5、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经历社会制度演变的五个阶段。,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1、制度是可变的;2、制度变迁原因在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3、制度非均衡和制度均衡之间的转化;4、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5、制度变迁是渐进的,不是突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个不同的分析

3、基础和不同的研究视角。,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产生过程 二、进步性与局限性 三、过渡性与阶段性,1、私人资本雇用劳动 2、私人资本支配劳动,一、产生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 以利润为动力,为资本家利益而生产; 依靠市场和价格来分配资源和收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二、进步性与局限性,1、从制度内容看,将人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独立自由的人。 2、从制度功能来看,它能比封建制度以更快的速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步性,1、无法克服自身产生的异化现象 2、无法根除内在的对抗性矛盾,资

4、本主义经济制度局限性,三、过渡性与阶段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渡性,1、同世上任何事物一样,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变化着东西,它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暂时性,不具有永恒性; 2、它的变化发展同样遵循从低级向高级的路线,资本主义必然转向社会主义。,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2、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阶段性,两大阶段,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产生过程 二、进步性与弊端 三、过渡性与阶段性,一、产生过程,产生: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1,生产资料公有制;2,计划经济;3,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1、无产阶段在其政党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推

5、翻资产阶段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但不排斥通过议会斗争等和平掌握政权。 2、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进步性与局限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步性,弊端不是社会主义本质或本性的表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将清除这些弊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弊端:,1、社会主义制度在不长时期内一定会创造处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丰硕的经济和文化成果 2、社会主义联合劳动制度的本质一定会发挥其优越性 3、社会主义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生产力发展取得了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进步,三、过渡性与阶段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同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列宁的论述,1、在资本

6、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2、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3、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划分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财产制度和运行制度相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涵义,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第四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 的共存和竞争,一、两种经济制度具有统一性 二、两种经济制度具有对立性 三、两种经济制度具有转化性,一、两种经济制度的统一性,两种经济制度的共存共处必然要发生联系和关系。,两种经济制度具有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要求两种性质不同的国家之间协同行动。,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具有相互借鉴之处。,二、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性,政治上,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

7、义,资本主义国家通行的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在现阶段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执掌政权;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是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执掌政权。,经济上,在意识形态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私有制的财产制度和按资分配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三、两种经济制度的转化性,两种转化趋势: 资本主义具有前进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社会主义也具有倒退到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当前两种经济制度共处的优势: 在资本主义一方,但是并不具有永久性。,案例,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有个行政村叫南街村

8、。1981年,分田包产到户后农业又回到从前“一头牛一张犁”,粮食从亩产千斤跌到五百斤。五年后,王宏斌接任村支书。村民们将分给自己的土地又自愿地交给了集体,回到了大集体,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由村支部承包的村办企业当年就赢利三十多万元,南街村人开始享用了免费水、电,日子有了很大的起色。目前,村企业组织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大企业。南街村在经营中实施“外圆内方”的策略,即对内实行按需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从住房到油盐酱醋都实行供给制,并给予差别不大的工资,对外实行市场经济。南街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部实行集体所有制。分配实行“工资+供给制”(工资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供给制促

9、进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不断增加的因素), 南街村村民始终坚持学习和邓小平文选,唱。南街村有90多名男女民兵,民兵日夜为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站岗。,案例讨论,有人说,南街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全国各地农村学习的楷模;有人说南街村是一个特例,不应广泛推广和实行,因为这种经营体制,不利于我们自由、个性的发展,制约了人们的想象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有的说,南街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和整个经济发展趋势存在着很深的矛盾,必将被通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所代替。 无论怎样,南街村这些年的良好发展本身,就证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对别现实的南街村的现状来说,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人民生活放在首位,实现人民生活福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无论哪种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只要能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从中得到实惠,就是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