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SKINNER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4293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SKINNER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心理学SKINNER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心理学SKINNER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心理学SKINNER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心理学SKINNER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SKINNE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SKINNER(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 F. 斯 金 纳 操 作 性 条 件 反 射 论,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人物与实验 斯金纳其人: 白鼠学习实验:,斯金纳箱,一. 生 平 简 介,幼年受过一次体罚对行为研究重点在积极的控制上 从小精于制造器械“斯金纳箱” 曾打算成为作家,后以“没有什么重要话说”告终 在哈彿攻读心理学研究生。 从那时起,自早上6:00 至晚上9:00。“一天内不列入作息时间表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种高度自律性一直延续至他的终年。,有机体的行为 (1938) 沃尔登第二 (1948) 科学和人类行为 (1953) 强化的程序 (1957) 超越自由和尊严 (1971) 关于行为主义 (197

2、4),二. 主 要 著 作,三.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人类行为的学习,1. 斯金纳箱(迷笼),优点:极其方便 不需要一个人专门侍候小鼠 实验者可以很方便地控制给予食物或水的时间间距。,2. “学习”的涵义 (1) 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2) 工具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3)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即行为概率的变化。 认为:一切行为要素:刺激-反应 什么是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 怎样分析各环境刺激的功能 以决定、预测有机体的行为是 如何习得、改变和消退的。,3. 应答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已知的先行刺激,光强度骤增时瞳孔的收缩, 骤减时瞳孔放大,不随意行为,被 动,主 动,强化物、强化

3、刺激 (结果性的、后继刺激),随意/有目的的行为 (对环境的有效适应),4. “人格”的涵义 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因此:当我们在详尽地考证着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的同时,也正在考证斯金纳的人格理论。,四. 强化及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一) 强化Skinner的理论核心之一 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强化 行为, 强化 有机体 强化物令人愉快的刺激。, 强化能提高特定行为反应的强度 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在于强化,不合群行为的建立、改变、消退,开始: 不合群 强 化 后来: 合 群 强 化 12天后:不合群 强 化 第17天:合 群 强

4、化,强化决定了有机体行为的形成、转化、和消退的过程,也决定了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 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呈现,都会有重复出现的倾向。 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任何刺激物。 2. 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物:存在使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刺激物 正强化 负强化物:撤去使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刺激物 负强化 负强化惩罚 负强化: 反应率 惩 罚: 反应率,有许多不良影响,3. 强化物的来源 一级强化物:与生存有关、先天具有的刺激 二级强化物:开始不具强化作用 + 一级强化物/其它强化物 形成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物。 如:和蔼的语言、身体的接触、赠予、承认、眼色、礼物、 金钱、

5、特权、奖章、分数 概括化强化物: 一级强化物1+一级强化物2+一级强化物n 如:母亲、金钱,4. 强化的安排(强化程式) 连续强化 固定比率强化(FR) 变化比率强化(VR) 固定时间强化(FI) 变化时间强化(VI) :反应速度极快 :强化根据反应的平均次数。 :在时间间歇结束时“疯狂工作”,获得强化后速度大幅降 :使反应得到强化的决定因素是:经过时间的间隔 间歇强化安排的重要效应: 反应速度:VR FR VI FI 对消退的抗阻: 连续强化程序,(二) 操作性行为的学习,1. 引子 法则: 如果你想增强某种反应或行为模式,就奖赏它! 判断哪些东西可充当特定有机体的强化物或奖赏呢? 根据它们

6、对行为的作用来断定。,2. 习 得(获得) Skinner-box 操作性条件反射之一。在这种情景中,强化物紧接着某个操作性反应后出现,这就增加了这个反应的出现概率。 鼠:斯金纳箱实验 按压杠杆(随意活动的一部分)得到食物(几次反复) 按压杠杆的反应率提高。 人:弗甫兰克(Verplanck)实验 内容:用分数作为强化被试的各种简单的动作反应 结果:23名被试陈述观点的后10分钟里,比主试未予强化的前10分钟人的反应率有所提高。 结论:条件反射的形成并不依赖于被试对所发生的情况的意识。 操作性原理是简单易行的。,3. 塑 造 (1-2) ?如果一个人要增强某个原来不存在于有机体的那种反应,那么

7、有机体如何采取行动呢?塑造,例:(1) 塑造老鼠按压门闩的一种方法 (2) 鼓励幼儿阅读技能的形成,4. 消 退,指在某个反应的获得期间利用去除伴随的强化物来使它降低的过程。(可看作获得的相对概念) + = 获 得 + = 消 退,斯金纳关于行为改变的观点: 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忽视非期望的行为,5. 自然恢复,指条件反应在消退发生后不久又重新出现的现象 消退决不会一次性完成 经自然恢复的反应强度是有限的,最多只达到原强度的50%。 只有经过几次消退才会消失。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例子吗?,6. 类化 和 分化,(1)类化(概括化、泛化): 一种条件反射建立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

8、激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且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2)分化(辨别化):,五. 行为的塑造与矫正,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训练一种复杂技能的最好方法强化相倚原理(连续接近技术),强化相倚原理: 只要我们把复杂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进,学习总会达到成功的。 (在教育上的运用1、2) (动物),六. 主 要 评 价,坚持极端客观的行为主义立场,严格遵循科学的描述原则,体系非常精确、清楚。 对心理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 对其主要批评 他宣称心理学不需要任何理论。 只对能够给予以客观观

9、察和实证的东西才可予以研究,把主观事件排斥于心理学。 用有限的动物行为研究推导出普遍动物行为规律,并用于描述和控制人类行为,有过分简单化、片面化嫌疑。,思 考 题,叙述行为主义的根本特征 区分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反应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讨论二级强化的概念,说明它对控制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试述如何运用Skinner的理论于儿童教育工作 试述正负强化物的呈现与不呈现和压抑、悲哀、 愉快和焦虑等之间的关系。 试述小学教师如何运用Skinner于教学实践。 根据Skinner观点,不良行为应如何治疗?,主 要 参 考 书 目,人格心理学郑雪 主编 2001年版 人格心理学导论R. B. Cattel 1

10、965年版 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叶浩生 主编 1998年版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2001年版 教育心理学 王锭城主编 1997年版,到 此 结 束, 谢 谢 大 家!,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工具性条件反射桑代克,原来:猫在笼中乱跑 偶尔能碰到机关 吃到放在笼外的鱼,条 件 反 射 理 论 (2-2),之 前,之 后,已知的刺激,行为的结果,当老鼠走到安置门闩的实验箱一侧时,即予强化。 当它向门闩方向移动时,即予强化。 当它在门闩前直立时,即予强化。 当它触及门闩时,即予强化。 当它用双爪触及门闩时,即予强化。 当它试图按压门闩时,即予强化。 只有在它做出按压门闩的反应时,才予以强化。,塑造

11、老鼠按压门闩的一种方法,鼓励幼儿阅读技能的形成(1-2),备制一些儿童读物,把它们放在儿童最可能看到的地方。 如果儿童避开书本,就奖赏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注视各种符号,说出和(或)指出各类事物的名称等等。 当上述二项中的活动得到奖赏时,儿童就会倾向于更经常地进行这类活动,在他做这些活动中,必须对所期望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方才追加奖赏,例如,读出更长的文字符号和注意更详细的名称。 接着,可以要求儿童为你拿取某本书,如那本红色的书,或封面上有水果那本书。当他这样做时,就给予奖赏。 这一步是使儿童更多地同书接触,例如,要求他在书中找到红色的谷仓、狗等。同样,儿童这样做时就应以某种形式进行奖赏。,鼓

12、励幼儿阅读技能的形成(1-2),6. 使上述程序继续进行,并不断完善,直到儿童自己阅读。 7. 经过上述程序,一旦引起了儿童的阅读兴趣,那么,重要的是在儿童开始独立阅读时就继续对他进行奖赏,最起码也得在儿童最初开始阅读时要注意奖赏他,以便使儿童保持阅读兴趣。最后,应当使所阅读的故事内容从一开始就对他保持儿童兴趣起到足够的奖赏作用。,(三) 华 生 与 行 为 主 义 (3-4),2. 小阿尔伯特和小白鼠的实验,这种恐怖型神经功能症的症状是可以从特定的环境刺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并不一定是某种本能或焦虑被扭曲的结果。 被认为是:SR公式,科学的、实证的有力证明。,斯金纳程序教学思想的基本点,要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 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的反应。 对学生的反应要有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学习进不要求一律。 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低到最小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