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4194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探索发现,并在合作交往中积累各种经验从而不断发展的活动。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学习行为。幼儿的学习行为是幼儿发展水平的反映,因此幼儿的任何学习行为都能做出发展意义的解释。教师根据自己对幼儿发展方面的知识经验,去关注幼儿的每一个寻常时刻,作为自己了解幼儿、引导幼儿的依据。包括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规则意识、合作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一、介入时机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对个别化活动要适时介入指导。第一,当“认知结”出现时要及时介入。“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或产

2、生停顿的某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积极等待是相对消极等待而言的,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第三,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

3、。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达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性的,而非干预性的。二、活动中的指导策略:(一)注重观察,先观察再指导。“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和个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蒙台梭利的这一教育过程为大胆的放手、小心地观察、耐心的等

4、待、实施地引导。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困难,幼儿的发展,以及游戏的情况。先观察再指导,给予幼儿他们充分的活动时间、空间,最低限度地适时介入,给予支持性的帮助,启发引导,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的作用,推动幼儿能力的发展。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是非常能干、非常聪明、且富有创造性的。先观察再指导是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使我们个别化学习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二)适时鼓励,肯定幼儿的行为。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不管成功与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态度,

5、是促使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幼儿之间肯定存在着差异,但只要幼儿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鼓励和表扬不再是那特定的一群人的专利,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感觉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要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稍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三)设疑启迪,引导幼儿探究。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我们要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把探索和发现的权利交给孩子,激发幼儿更多的探索的兴趣。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就应给予启发、点拨,但教师的指导语言应是开放式的,要能发散幼儿的思维,

6、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四)师生互动,并激发幼儿生生互动。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孩子共同创设了比较宽松的活动环境,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平行互动和幼儿之间的生生互动,善于利用自身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恰当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当然,我们也应当尊重活动中孩子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权、主动权、独立权还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得个别化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自由、自主、创新,真正感到开心、快乐、满足和成就感,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位主导者。而在区域活动

7、中,教师则是一位引导者,教师应在幼儿自我学习的时候做出有效的指导,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的展现我自我。现代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而幼儿园区域活动也成为幼儿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发挥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也成为幼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1 明确自身定位 充分提供空间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观察者又是指导者,既是组织者又是孩子的玩伴,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幼儿之所以喜爱区域活动,是因为他在游戏中能够主宰自己。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充分为幼儿提供空间,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引导,这样才有助于

8、幼儿的成长。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已经可以明确自身定位,灵活的在教学和区域活动中转变着角色,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们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幼儿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例如,笑笑平时爱学习,但在动手能力上有所欠缺。在一次区域活动中,需要小朋友制作玩具秤,通过制作对玩具秤进行了解,发现玩具秤的活动原理,利用玩具秤对物体进行称重,通过不断的尝试、调整,直至孩子们制作出自己的玩具秤。通过此项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制作过程中,王老师观察到笑笑制作的不够顺利,但并没有马上进行干预,只是在无法继续下去的情况下才给予适当的提示,从头至尾都没有插手进行制作。如果王老师在笑笑遇到困难时直接帮助完成制作,那

9、么笑笑对玩具秤原理还是了解不透彻。所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所采取的最好方法就是时刻关注、适时引导,比直接帮助所起到效果更为显著,只有让幼儿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幼儿坚强的性格,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 2 时刻保持关注 抓住指导时机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时刻保持关注是最佳的策略。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活动充分的信任。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材料,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要放手交给幼儿们去解决,要让他们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发现、解决、总结之后,幼儿才会更快的成长。教师在关注的同时,也要抓住时

10、机给予适当的指导,有些问题因为幼儿自身的局限无法继续完成,这时教师就应当给予一定的指导。当然,这种指导也应讲求一个度,要在指导中把幼儿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之后就该停止,不能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感,认为只要遇到问题总会有老师来进行帮助。如何把握这个度就需要教师对幼儿保持高度的关注,了解幼儿遇到问题前所发生的问题,同时在进行指导时,要讲究策略方法,要把自己与幼儿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不能以老师的口吻对其进行教育,要与幼儿产生一定的互动环节。例如,在进行手工制作时,幼儿因为自身知识有限无法继续,这时老师要到幼儿身边,俯下身子与幼儿保持同等的高度,用疑问的语气问幼儿出现了什么问题,让幼儿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

11、,这样来锻炼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深度。之后,在指导过程中,也要注重交流,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作品制作完成后,通过提示让幼儿说说作品的作用,使用方法,来锻炼小朋友思维的发散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总结能力。在指导中一定要把握好正确的时机,只有把握好正确的时机,掌握好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 3 把握总体策略 注重个体差异 教师对于幼儿在成长中所产生的影响只是其中一个部分,社会、家庭等等因素对幼儿们的成长也一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的心理、知识水平都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也为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提出新的要求,即在指导策略上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变动,对幼儿的

12、所长要充分的发挥,对其欠缺的部分要反复的进行补充。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指导中,要先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来发现幼儿的基本特点,观察后要对幼儿的资料进行整理,针对不同的个体要提出不同的指导方法。例如,在区域活动中,芳芳和明明对于图形非常的敏感,在拼图时可以很快的找准位置,而华华却在拼图上遇到很多问题,无从下手,犹豫不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为芳芳和明明提升难度,发挥他们的长处,对于华华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对于幼儿,不得不承认是有所差异的,这种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在观察中了解幼儿的特点做出正确的指导,促进幼儿们的全面发展。 4 活动教学结合 达到最佳

13、效果 幼儿园区域活动对于幼儿们的成长确实起到至关重要的部分,但教师的教学同样重要。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将新鲜的内容灌输给幼儿,让幼儿了解、掌握,只有幼儿充分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区域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去解决各种问题。教学就像是一座大楼的地基,教师要通过教学为孩子的成长打牢这个地基,只有地基打牢了,孩子们才能在区域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把高楼建成各种样式。因此,教师要把教学和区域活动有机的进行结合,通过教学打牢基础,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提高。从而例如,之前所说的制作玩具秤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先通过教学把基本的原理教给幼儿,让幼儿在脑海里呈现出玩具秤的原理,让幼儿了解如何去运用玩具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把知识传达给幼儿,幼儿在制作玩具秤时就无法开展,更无法通过活动更进一步掌握玩具秤的相关知识。 5 结语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指导可以很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具体的指导中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总结,要根据发展形势不断调整方法。通过调整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仍要清醒的认识到,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是很有限的,要把整个社会、家庭都统一到指导上,只有形成统一的指导,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