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4169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2.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教学准备师:多媒体生:预习1、 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8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2、 日积月累(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

2、准字音。(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3、词语运用 根据两组词语特点,尝试再各写两个。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 一个单元的学习又接近尾声了,今天我们要进入到“语文园地二”中,去聊聊天、做做题、写写字、记记词。(板书:语文园地二)二、交流平台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板书:了解寓言故事)1. 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完之后就不会忘。”(1)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不仅仅局限这几个故事,你还可以结合你读过的其他

3、寓言故事说一说。(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乌鸦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预设:狐假虎威中,我最讨厌的是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了,竟然连老虎都要骗。预设:揠苗助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种田人,因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违背禾苗成长规律的事。2.寓言故事里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2)美丽的鹿角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

4、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3.读了寓言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寓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做汇报发言。(1)比如,读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不劳而获,每日蓬头垢面,沿街乞讨。(2)读了池子与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样,创造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4.教师小结:学习寓言,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1、 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仿写两组词语 1.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2.说一说,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学生交

5、流,加以明确:第一组词语的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属于AABC格式。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的。属于ABAC格式。3.仿照例词写词语。()像第一组这样的词语还有: _ _依依不舍 滔滔不绝 孜孜不倦像第二组这样“无无”式词语有:无牵无挂 无声无息 无时无刻 无形无色(二)句子仿写。 两个例句1.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2.说一说这两句子,都抓住了小鹿和人物的什么方面写的?学生交流,师生评议。第一句,加点的词语是“噘起嘴、皱起眉头”是分别写了小鹿的的动作和神态。第二句加点的词语“高兴地叫起来”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写的。微 信搜索并关注公 众号:好 老师 好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持续更

6、新分享教学教辅资料(相机板书: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3.照样子,给要求补充填空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生自行在书上完成填空,再全班交流。相机预设:他攥起拳头,大声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了!”姐姐手舞足蹈,兴奋地说。3、 一个课外的填空题,让学生口头表达。四、书写提示(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 1.提前预习: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8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2、检查自学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最“日”字头,需“雨”字头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

7、分的占格情况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需”这三个字。(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4.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横画多,有的竖画多,要注意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长短不同,写好间距。比如“艳”三

8、个横不一样长,中间的最短,最后一笔最长。(板书: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5.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三点: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3)注意横画、竖画的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不要写得太拥挤。 第二课时一、词句段运用段落运用 书上的一则通知1.读一读这个通知。2.看一看,通知的格式是怎样的?同桌讨论,交流如下:(1)“通知”是题目,居中写。右下角注明下通知的单位和下通知的日期。(2)正文空两格,写清楚活动具体时间,参加人,地点,事件等。3.学生在两个选择题中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写一个通知。师巡视检查,挑选两个学生写的通知进

9、行投影展示,或预设好的一则通知,让学生自行对照检查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清晰流畅。二、日积月累1.寓言成语, 自由朗读 2.师范读,学生跟读。3.开火车朗读指导学生重点读好这些成语邯(hn)郸(dn)学步 滥(ln)竽(y)充数自相矛(mo)盾(dn) 杞(q)人忧天4.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寓言故事成语)(板书:寓言故事成语)5.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互相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 指名交流对这些寓言的了解。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可相应)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

10、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出自于韩

11、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

12、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

13、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 每日持续更新分享教学教辅资料6. 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完成两个填空题。7. 你还知道哪些课外的成语,能说一说吗?(生交流)8. 再次集中、朗读9个成语。积累背诵。三、课堂小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了解寓言故事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寓言故事成语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