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疟疾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93979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X 页数:101 大小:74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疟疾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传染病学疟疾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传染病学疟疾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传染病学疟疾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传染病学疟疾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疟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疟疾(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疟 疾,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疟原虫生活史 三、疟疾的临床表现 四、疟疾的诊断 五、疟疾的治疗,一、概 述,疟疾的定义: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按蚊(主要为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和脾大、贫血为特征。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间日疟和卵形疟可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则、重。,疟原虫的种类,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是重要的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p.v)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

2、ae p.m) 蛋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 p.o) 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 三日疟和卵形疟。目前,在我省只有间日疟。,二、疟原虫生活史,人疟原虫完成其生活史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在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繁殖,按蚊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在人体内进行无性增殖,人是疟原虫的中间宿主。,疟原虫生活史,(一)、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当雌性按蚊叮吸疟疾患者血液时,各期疟原虫随同血液进入蚊胃。此时,除雌、雄配子体能在蚊胃内继续发育外,其他各期疟原虫与红细胞均被胃液消化。雌配子体的核经减数分裂发育为不活动的圆形雌配子。,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雄配子体细丝脱离母体在蚊胃中游

3、动,称为雄配子。 雌、雄配子结合圆形的合子,进而发育成能蠕动的动合子。 动合子穿过蚊肠壁的上皮细胞,发育成圆形的囊合子。 从雌、雄配子体进入蚊胃发育至此,约需2448小时。,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囊合子逐渐长大,核和胞浆不断分裂,最后形成许多梭状的子孢子. 成熟子孢子主动移行于按蚊唾液腺。 当这种按蚊再度叮咬健康人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在人体内继续发育繁殖。,(二)、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1.红细胞外期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时期统称为红细胞外期,因此时红细胞内尚无疟原虫寄生而称为红细胞前期。 2.红细胞内期 分为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和配子体形成两部分。,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温

4、度条件:1630之间是疟原虫孢子生殖的适宜温度,在自然条件下,气温在2426时,疟原虫完成子孢子发育所需的时间,间日疟原虫为10天,恶性疟原虫为12天,为疟原虫的外潜伏期。,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子孢子不能直接侵入红细胞,而是经血流到肝脏侵入肝细胞,在血循环内的子孢子,约经30分钟后全部消失。 红细胞外期裂殖体进行裂体增殖,在肝细胞内逐渐长大,不断进行核分裂,经一定时间,形成许多裂殖子,成为成熟的裂殖体。,疟原虫在人体肝细胞内的发育,成熟裂殖体内含数以万计裂殖子。随着裂殖体增殖发育成熟被寄生的肝细胞破裂,裂殖子释入血液,侵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其发育。 从子孢子侵入人体内发育至此所需时间,间日

5、疟原 虫为8天,恶性疟原虫为 56天,为疟疾的内潜伏期。,疟原虫在人体肝细胞内的发育,在肝细胞内发育成熟的裂殖子进入血液后,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侵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裂殖子摄食红细胞内和血红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逐渐发育为小滋养体(环状体);其后核增大,胞浆渐多,呈阿米巴样运动,称大滋养体或阿米巴样体。,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疟原虫分解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成为疟色素,积蓄于细胞浆内,随着虫体发育,疟色素逐渐增多。裂殖体成熟后,被寄生红细胞破裂,裂殖子和疟色素等内含物质进入血液,一部分裂殖子被巨噬细胞吞噬,一部分裂殖子再侵入健

6、康红细胞,开始新的一次发育,如此循环往复。,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完成每次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所需时间间日、恶性疟原虫均为48小时左右。每当裂子体破裂,裂子体进入新的红细胞,患者即产生一次临床发作。间日疟隔天发作一次,因恶性疟原虫发育常不同步,因此临床发作周期也不规律,多为每天发作。,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的发育,配子体形成:红细胞内疟原虫经过几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这是疟原虫有性生殖的开始。间日疟原虫配子体较早,在无性体出现后23天出现。恶性疟配子体是在内脏组织的小血管内发育,一般发病后512天成熟的配子体才

7、在周围血液内出现。,疟原虫寿命 人体免疫力对疟原虫的生存是有影响的,所以,这里说的疟原虫的寿命与指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的寿命;或者说是感染后的疟疾病程。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存活时间随虫种而异,一般认为,恶性疟原虫的寿命平均为1年,少数可达3年;间日疟原虫通常为2年,有的可长达5年或10年;三日疟原虫一般为3年,个别甚至长达50年。,生活史小结,雌按蚊肝细胞红细胞(小滋养大滋养体裂殖体小滋养体再循环或配子体雌按蚊,流行病学,三个环节和两个因素 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两个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形、温度、湿度、雨量等) 社会因素(如社会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 化教育、人群活动等) 流行因

8、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加快或减慢传播速度,构成不同的流行形式。,一、传染源,现症病人和带虫者,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体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 现症病人是指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疟原虫血症者。带虫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出疟原虫。 在疟疾传播过程中,传染源具有传染性的时间(配子体存在的时间)和感染的持续时间(疟原虫寿命)有重要意义。,二-1、传播途径,1、蚊传疟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疟疾是重要蚊媒传染病,雌性按蚊是传播人疟的唯一媒介。在全世界已知的400余种按蚊中,可成为疟疾主要媒介的约35种。已知我国有按蚊56种,其中证明5种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即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

9、大劣按蚊和日月潭按蚊。,二-2、传播途径,2、输血疟疾:一些低疟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此种感染者无红细胞外期,受染后潜伏期短,抗红细胞内期药物疗效好,与蚊叮咬感染有所不同。 3、胎传疟疾:带虫或患疟的孕妇疟原虫可通过有损伤的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通过羊水、产道损伤进入有损伤的胎儿体内,引起早产、流产、死产或新生儿疟疾。,三-1、易感人群,人体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故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高疟区初生儿可自母体经胎盘获得抗体IgG,3个月后抗体消失而易感,两岁以内发病率较高,此后由于自然感染后免疫力

10、的增长,故感染轻、发病少;一般高疟区25岁以上的居民,均对疟疾有一定免疫力(获得性免疫)。,三-2、易感人群,人群发病率因流行程度及机体状况而不同。高疟区,成人发病率较低,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婴儿血中胎儿血红蛋白不适于疟原虫发育,故先天疟疾和婴儿疟疾少见。 天然免疫:某些先天性因素,如地中海贫血、卵形红细胞血症、G6P脱氢酶缺乏者等对疟原虫有抗性。血型因素,东非人为Duffy血型,西非人则多为FyFy型,Duffy血型抗原为间日疟原虫的入侵受体,所以西非黑人对间日疟不易感,而东非间日疟一直流行。此外营养好的儿童发生重症疟疾者较瘦弱者多。,四、流行特征,疟疾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区

11、 与传播媒介的生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是重要蚊媒传染病 有107个国家和地区,约32亿人口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 每年有3亿5亿疟疾病例 100多万人死于恶性疟, 90%在非洲,我国几种主要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中华按蚊:分布最广,除新疆、青海外,全国均有。是大陆大部分平原区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此蚊种传播的疟疾约占总发病数的80以上,我省为单一中华按蚊地区,中华按蚊遍布全省,是我省疟疾传播的唯一媒介。 嗜人按蚊:是我国北纬2534之间低山和丘陵地区疟疾的重要媒介,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四川、贵州、安徽、湖北、河南及江苏等省。,我国几种主要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微小按蚊:主要分布于我国北纬33以南的山丘区

12、,尤以北纬25以南更为普遍。是我国北纬25以南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如海南、云南、广东及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 大劣按蚊:是我国海南岛山林及其山麓地区疟疾的主要媒介。 日月潭按蚊:是我国北纬25以南地区疟疾的次要媒介,它与微小按蚊常同域分布。,按蚊成蚊与库蚊、伊蚊的区别,按蚊成蚊与库蚊、伊蚊的区别,按蚊 库蚊 伊蚊 体色: 大多灰色 大多棕黄色 多黑有白斑 活动: 多在夜间 多在夜间 多在白天,按蚊成蚊与库蚊、伊蚊的区别,按蚊 库蚊 伊蚊 静态:体与停落面 体与停落面 体与停落面 成角度 平行 平行,五-2流行因素,2、社会因素 人类社会活动(战争、灾荒等) 生产建设 生活的风俗习惯 经济文

13、化水平等 这些社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疟疾的流行相关。,全球的疟疾形势,疟疾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疟疾、艾滋病、结核)之一,也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五-1、流行因素,1、自然因素 地形:按蚊孳生地,媒介种类及其种群数量。 气温:疟原虫在蚊体内孢子增殖期的长短,间日疟在1630,恶性疟 和三日疟在1830之间在10以下幼虫停止发育,2530最适宜幼虫发育。全球气候变暖,可通过加速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延长传播季节,增加疟疾传播,也可使目前气候还不适于疟疾流行的地方出现疟疾流行。 湿度:60%85为最为适宜。 雨量:雨量对疟疾流行的影响错综复杂。,全

14、球的疟疾形势,流行较重的国家大多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占世界疟疾病例的80左右。其次是亚洲,如阿富汗、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国家。 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医疗服务、自然因素、抗疟药抗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疟疾形势还在继续恶化,流行程度有增无减。,非洲的疟疾形势,在地理上习惯分非洲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非洲共有53个国家,受疟疾威胁的国家达50个; 撒哈拉以南地区每年的疟疾发病数约占全球发病总数的60%; 恶性疟发病数约占全球恶性疟发病总数的75%; 疟疾死亡病例数约占全球死亡病例总数的80%以上;多数为不足5岁的儿童。,非洲的疟疾形势,疟疾之所以在非洲肆虐,首先

15、是因为自然环境有利于疟疾传播,有温暖潮湿的气候、大片热带森林和水体等; 其次是缺乏控制传染病的技术和资金。许多非洲国家,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恶劣,加上缺乏资金投入,常用的控制方法,如清除蚊虫孳生地、杀虫剂灭蚊、药物预防和治疗等,难以普及。,非洲的疟疾形势,在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五个国家,疟疾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或基本消除。这些国家以间日疟为主,传疟按蚊得到较好控制。目前,这些国家已开展疟疾监测工作,致力于防止传染源和按蚊输入(特别是埃及南部)。,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1,疟原虫红细胞破裂裂殖子、代谢产物致热源刺激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 寒战、高热、大汗的典型

16、发作 裂殖子部分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消灭,部分侵入新红细胞,导致周期性发作、带疟原虫者。 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疟原虫的种类密切相关:恶性疟原虫侵犯任何阶段红细胞、繁殖周期短、密度高,故贫血等临床症状较其他3种重。,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2,恶性疟原虫致红细胞粘附成团,使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使脑、肺、肾受损 大量红细胞裂解,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黑尿热),三、临床表现,疟疾临床上以间歇热、发作期与潜隐期交替、继发贫血和肝脾肿大为特点。疟疾发作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3个连续阶段。 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发冷、发热、出汗)和间歇期四期。,潜伏期:间日疟的潜伏期可有短长差别,短者为1130天,长者为69个月,有报告超过1年者;恶性疟的潜伏期为1116天。 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疼、不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