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093938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阶段质量评估(三)相互作用A基础达标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在运动会上进行的跳高比赛中,小明越过横杆后落在海绵垫子上,下列关于小明和海绵垫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绵垫子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海绵垫子发生了弹性形变B海绵垫子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小明发生了弹性形变C小明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海绵垫子发生了弹性形变D小明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只受向下的重力,不受弹力作用 解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了弹性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从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甲物体受到弹力的作用,是因为乙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故小

2、明受到向上的弹力,海绵垫子受到向下的弹力,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B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是它们的合力C时间和速度都是标量D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解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力、位移和速度是矢量,时间、质量和路程是标量,以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时,只有两分力所夹的对角线才是它们的合力,所以选项A正确答案:A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B只有物体运动时,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C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大小跟物体重力成正比解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3、力总是成对出现的,选项A正确;滑动摩擦力Ff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f的大小与压力FN成正比;静摩擦力F静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静的大小在0F静Fmax之间,故选项B、C、D错误答案:A4一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双臂平行使身体悬空,当两手间的距离增大时,每只手所受的拉力FT以及它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T增大,F也增大BFT增大,F减小CFT增大,F不变DFT减小,F不变解析:运动员两只手受的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因此合力不变,当两只手间的距离增大时,两分力的夹角增大,在合力不变时,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答案:C5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F

4、1、F2和摩擦力三个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0 N,F240 N,且两个力的方向相反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和摩擦力的大小为()A100 N,40 NB40 N,60 NC40 N,0D0,40 N解析:当F1与F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可用一个60 N的水平推力替代这两个力,这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水平推力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撤去F1后,只剩下一个4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于物体上,这个推力一定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仍保持静止,合力等于零,静摩擦力大小等于这时的推力大小答案: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处于运动

5、状态C滑动摩擦力可能加快物体的运动D静摩擦力除最大值外,与压力无关解析:有摩擦力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但对地不一定是静止或运动的,选项A、B错误;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选项C正确;静摩擦力大小在未达到最大值前与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平衡,与压力无关,选项D正确答案:CD7.一根长为L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若在细绳的C处悬挂一重物,已知ACCB,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重物的重力,BC段先断B增加重物的重力,AC段先断C将A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D将A端往右移比往左移时绳子容易断解析:研究C点,C点受重物的拉力,其大小等于重物

6、的重力,即TG.将重物对C点的拉力分解为AC和BC两段绳的拉力,其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因为ACCB,所以FBCFAC.当增加重物的重力G时,按比例FBC增大得较多,所以BC段绳先断,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将A端往左移时,FBC与FAC两力夹角变大,合力T一定,则两分力FBC与FAC都增大将A端向右移时两分力夹角变小,两分力也变小,由此可知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AC8四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 N、3 N、4 N、6 N,则()A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最大值为15 NB四个力合力的最小值为2 NC四个力合力的最小值为0D四个力的合力不可能是10 N解析:当四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它们

7、的合力最大值为(2346) N15 N,因为Fm6 N(234)N,所以它们的合力最小值为0,所以选项A、C正确答案:AC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9(10分)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或结果补充完整:在“研究弹簧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取一待测弹簧,将弹簧自由悬挂测出其长度,在其下端竖直悬挂钩码,稳定后测出弹簧的长度,并记录_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步骤某同学在如图坐标中,根据外力F与弹簧形变x的数据标出了五个点且描绘出了相应的F x图象,根据图象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本实验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弹簧的原长、悬挂钩码后弹簧的长度和钩码个数(或钩码总质量、钩码总重

8、量);根据F x图线,Fkx,图线的斜率就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所以劲度系数k19 N/m.答案:钩码个数(或钩码总质量、钩码总重量)1910(10分)李明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

9、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如图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解析:(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即以F1、F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OF就表示合力F(标上箭头表明方向)(2)两分力可以同时大于合力,故A正确;结点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橡皮筋的拉力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而橡皮筋的拉力不是合力,故B错误;只有保证结点在同一位置才能说明作用效果相同,故C正确;若两个分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都不变,则合力必定变化,故D错误(3)作图法得到的F

10、必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单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一定与橡皮筋共线,故张华的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答案:(1)如图所示(2)A、C(3)张华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1.(15分)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细绳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求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水平细绳的拉力大小解析:小球所受重力mg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对斜面产生了压力和对水平绳产生了拉力如图,由三角形知识得F1F2mgtan 答案:mgtan 12.(25分)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 N时,质量为m10 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 N,求铁块

11、的质量M.(取g10 m/s2)解析:拉力F40 N时,滑动摩擦力Ff40 N,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FNmg100 N,由FfFN得,动摩擦因数0.4.当拉力F60 N时,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FN(10M)g10010M,摩擦力Ff60 N,由FfFN得600.4(10010M),解得M5 kg.答案:5 kgB能力提升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重力的作用C物体向上抛出时,它所受到的重力小于静止时所受的重力D物体落向地面

12、时,它所受到的重力大于静止时所受的重力解析: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而且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变的,故A正确答案:A2关于弹性形变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体积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铁丝用力弯曲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长度改变叫做弹性形变解析:物体发生形变后无外力作用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故C正确答案:C3.一个长度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轻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现将两个这样的轻弹簧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A

13、小球的质量为m,B小球的质量为2m,则两小球平衡时,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且轻弹簧都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A4LB5LC6LD7L解析:一根轻弹簧,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轻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即伸长L,劲度系数kmg/L.若两个小球如题图所示悬挂,则下面的轻弹簧伸长2L,上面的轻弹簧受力3mg,伸长3L,则轻弹簧的总长为LL2L3L7L,故选项D正确答案:D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依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

14、的是甲、乙、丙B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是甲、丙、丁C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是乙、丙、丁D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是甲、乙、丁解析:在甲、丙、丁三图中的AB杆都产生的是拉力可用轻绳代替,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图中的BC杆只有丙可以用轻绳代替,故选项C、D错误答案:B5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体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轻绳和桌面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轻绳和桌面解析:以物体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轻绳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施力物体分别是轻绳和桌面,所以只有B正确答案:B6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的方向垂直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解析: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有四个: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相对滑动,四者缺一不可由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